明太祖:朕曾立過鐵碑禁內臣乾預朝政,如何又出一王振?</p>
這行字不隻朱棣看到了,各朝各代好多人也都看到了。</p>
彆的朝代倒也罷了,明朝臣民好多都痛哭失聲。</p>
許多人跪倒在地:“太祖顯靈,求太祖收了那王振吧。”</p>
“求太祖顯靈。”</p>
“太監誤國,太祖啊,您老人家要是不收那閹人,就把我們帶走吧。”</p>
朱祁鎮看到這行字,嚇的打了好幾個哆嗦,他看向王振:“先生,這該如何是好?”</p>
無憂當然也看到了這行字。</p>
今天朱元璋出奇的打賞了很大一筆,煙花炸了好幾回,他的評論自然就置頂了,而且字體加大,加了彩色,想看不到都難。</p>
無憂咳了一聲:“嗯,既然有人問了,那咱們就先解釋一下,明太祖當年是立了鐵碑,隻是那王振膽大包天,叫人偷走了鐵碑。”</p>
一句話,朱元璋差點氣炸了。</p>
既然講到這裡,無憂就插了一些題外話。</p>
“明英宗這次出征,無疑是加速了明朝滅亡的步伐,給大明埋下了黨爭的隱患,也使得後來出了很多專權的太監。”</p>
“怎麼說呢,朱元璋吸取曆朝曆代外戚專權的教訓,選後選妃都隻在小官或者平民家中,不叫權臣之女入宮,他就想著吧皇後和妃嬪家中父兄都不出色,官位微小,要不都隻是老百姓,那就不會有外戚作妖,可是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好有壞的,他隻看到了外戚專權,卻看不到強大的外戚能夠輔佐君王,穩定朝政,也能夠幫忙對付朝臣,他這麼一弄,雖防止了外戚之禍,卻也使得帝王沒有親近人可以依靠,使得朝中大臣權力沒有束縛……”</p>
“其實朱棣還有朱瞻基也都曾因此事憂慮過,他們的方法是扶植勳貴力量,使得朝是文官集團、武官集團和開國勳貴這三方互相拉扯監督,成為穩定的三角關係,好保證朝堂平穩。”</p>
“其實他們想的方法還是不錯的,奈何時也命也,想法是好的,可惜有個不肖子孫,這位明英宗出征帶了那麼多朝臣,好多有能力的朝臣都被他送了命,就比如英國公張輔……很多有能力的勳貴都在此次戰爭中沒了,後來武將的權力也被大大的削弱,這就使得文官集團無人對抗,他後來的帝王沒有辦法,隻能任用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p>
還沒有出征的英國公張輔聽到這話心中一驚,他在考慮怎麼不被牽連送命,怎麼逃避隨著朱祁鎮禦駕親征。</p>
思前想後,張輔看著天幕下了決心。</p>
他決定要聯合一些朝臣廢了朱祁鎮,重立新帝。</p>
至於要立哪位為帝,這個還是看看仙子是怎麼說的,但是起碼得先把朱祁鎮給廢了,省的他帶著大家送死。</p>
張輔想,仙子都講到這裡了,想必願意跟著他一起乾事的大臣不會少。</p>
尤其是成國公還有那幾位尚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