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三十九章(1 / 2)

革漢帝業 禦風流 4650 字 3個月前

《革漢帝業》全本免費閱讀 []

秦遊地位能這麼超然,是因為被偷師的他迅速調整戰略方針,深度挖掘項目潛力,綜合自身優勢,找到差異化路線,並allin投入。

說人話就是他換了個全新賽道,而且裁判和參賽員都是他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秦遊拉開自己箱籠的第三層,裡麵並不像方甲那樣塞得滿滿當當的貨物,而是被分為了數個長條形的小隔間,每個小隔間中都放著一些長短一致的竹片。

不過與市麵上常見的竹簡相比,這些竹片要稍寬一些,一端有著明顯的土黃色。

秦遊按照自己腦中所排列的編號,找出三根竹簡,麵向將他團團圍住的幾位老婦人,一一分發過去:“這是楚媼的,這是辛媼的,這是王媼的。”末了又對那個沒有分到竹簡的老婦人歉然一笑:“此次入城,沒有尋到楊媼您家仲郎,所以並無信簡帶回,望乞見諒。”

那被稱作楊媼的老婦人滿不在乎地擺擺手笑道:“沒事沒事,遊你不必為此自責。我家仲郎打小就是個東遊西蕩的不安分性子,下次再送便是,隻是還要勞煩你再跑上一趟。”

在這個交通不便,什麼都慢的時代,人一旦離開自小生長的鄉裡外出闖蕩,經年累月的沒有消息是常事。

即便這幾位老婦人的兒子隻是去了縣中謀生,相距不過百裡。可如果沒有秦遊出現,想要收到消息也要以三個月為基礎周期。

畢竟靠譜且經濟條件能夠負擔的傳訊人不是那麼好找的。

而情感交流,信息傳遞是人類剛需,恰巧商賈在誕生之初就有促進交流感溝通的作用。

所以在秦遊窺見這個商機之後,就投入了全部精力,這是他邁出的第一步。

隻需一個五銖錢,就可以讓他幫忙帶三次信,包竹片包書寫筆墨的那種。

城鄉差距自古皆然,對於能夠能夠在縣中討飯食吃的人,一枚錢並算不得什麼,尤其是建立在往來一次傳訊需要花費的高昂時間成本上。

更何況秦遊還包竹片包書寫,即便鄉中的家人看不懂書寫在上的文字,但好歹是一種精神寄托。

所以秦遊這項生意的擴展速度很快,東鄉凡是他用腳步丈量過的亭,隻要家中有在縣中謀生計的,皆在他這購買了專用竹片。

而他所付出的,不過是初期在鄉中推廣竹片,然後去尋收信人說明此事,約定接受信件的地點時間。

到現在已經固定為每旬到城中補充貨物時,把所寫的竹片交給二舅店中的小夥計保管。如果有人遲遲沒來店中取竹片,那小夥計就會幫忙把竹片送到家中去。

當然,如果需要送信上門的次數多了,就要收送信上門的價格了。

算是郵遞的超簡化版。

秦遊二舅許芝初時隻是想幫幫這個命運多舛的小外甥,不過順手的事情。結果到後來發現,這法子簡直是個天才創舉。

東鄉是成固縣的大鄉,有著十三個亭,大小七十四個裡。即便每個裡隻有一戶人向秦遊購買了傳訊服務,每旬也隻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使用這項服務,那店中也會多上至少二十人的進店量。

許芝主營的是雜貨生意,顧客群體麵向各個階層,長久且穩定的進店量,不啻於行走的五銖錢。

畢竟來都來了是刻進華夏人血脈中的東西,更何況店還是同為西鄉的鄉人開的,不好好看看再買點什麼回去總覺得渾身不得勁。

即便不買,看看也是好的嘛。而眾所周知,隻看看不買是最大的謊言,尤其是對他們這種兜裡有點閒錢的人來說。

所以在秦遊第二次將信簡帶回去時,覺察到店中銷售額有了明顯增長的許芝就將店中一個還在學規矩本事的小學徒交給了他差遣,並爽快表示無論他以後收來多少信簡,都可以往他這投,寫信簡的事宜也可以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