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一早,家裡發好了麵,就要蒸喜饃饃了。
蒸饃饃是家裡女人的事兒。
薑大幾個粗手大腳的也插不上手,就被老娘指派去院子裡乾粗活兒。
過年了,家裡缸裡的水要挑滿,院子裡的白菜小蔥也要蓋好......家裡的粗活乾完了。
男爺們兒又刮胡子換衣裳,帶著家裡攢下的各種票去置辦年貨。
過年用的窗花剪好了不用買,春聯年畫得買,點心零嘴多少也得買些,老薑家孩子多,過年的鞭炮要有,不用太多,就是過年聽聽響兒熱鬨一下。
黑娃兒幾個見親爸叔伯拾掇乾淨體麵,早就蹲在院子裡等一塊去縣城了。
尤其是二丫和三丫,自從薑三回來了,父女仨的感情高歌猛進,這會兒身材高大的薑遠江,一手護著在自個兒脖子上騎大馬的小閨女三丫,一手抱著大閨女二丫,正跟閨女們親親密密說著悄悄話,仨人兒好得跟一個人一樣,吳鳳這個當媽的都插不進去。
前頭吳鳳還想把倆閨女抱回屋呢,倆小丫頭小腦袋搖成撥浪鼓,說啥也要跟爸爸在一塊兒。
黑娃兒也帶著大丫,蛋娃兒眼巴巴看著自家親爹。
沈荷見了,就笑嗬嗬的,“行啊,大過年的讓黑娃兒幾個都跟著去縣城看看,也能多長點兒見識。”
薑大幾個忙點頭。
陳秀英妯娌仨就捂著嘴笑,自家幾個小臭娃可算是如願了。
果然,奶奶發話了,黑娃幾個樂上了天,各自牽著老爸的手,一蹦三跳地爬上了門外的毛驢車。
沒錯,這又是從二大爺家借來的毛驢車。
不過,這回兒,薑二沒用自個兒釀的小酒賄賂二大爺,因為他的小酒兒也沒剩多少了,再送就沒有了TvT。
二大爺老兩口沒兒子,腿腳又不好,從村裡到縣城來回小百裡山路,奔波勞累的,老兩口實在吃不消,遂主動把自家的毛驢車貢獻出來,讓薑大兄弟幾個順便幫著采買些過年的年貨。
薑大幾人欣然同意。
等幾個小豆丁都爬上了車,薑大騎上自行車載著大丫在前頭開路,薑二就“得得得”趕著毛驢載著一群人,在後頭跟著出了村。
家裡搗亂的小豆丁們走人了。
沈荷就麻利帶著兒媳婦們洗手揉麵,開始蒸喜饃饃。
老薑家用來蒸饃饃的麵粉是用自家種的小麥磨成的,雖沒有縣城賣的白麵精白,卻帶著純然的麥香。
蒸饅頭的發麵裡,陳秀英還揉進一小塊豬油,這樣蒸出來的饃饃香甜鬆軟,更好吃。
在大溪村,過年蒸的喜饃饃越大越喜慶,不僅要大,喜饃饃更要好看漂亮。
大年初一,家裡的喜饃饃可是要端出來請鄉鄰們品嘗的,是以家裡蒸的饅頭一定要好看還要好吃,這樣才有麵子,鄉鄰們吃的饃饃越好吃,講出來的吉祥話就越多,越吉利,家裡來年生活就會吉祥開泰。
老薑家就沈老太和陳秀英蒸出來的花饃饃最好看體麵。
今年,還是陳秀英跟家婆一塊兒蒸饃饃。
許春秀和吳鳳就負責打下手。
陳秀英那是天生的手巧,沈荷有沈老太的記憶,揉起饅頭來也算是得心應手。
麵團揉搓光滑,用擀麵杖兩麵壓一下,揉成擠壓好的長劑擀成圓形的麵餅,用刀子對角切十字刀,留出中間,把對麵的麵皮捏合,四角中間加一顆紅棗,麵團繞著紅棗盤起來,這樣漂亮的花饃饃就做好了。
莊戶人家蒸饃饃圖的就是耐看好吃,沈荷和陳秀英的手都快,蒸了一鍋棗花饃饃,並蒸了一鍋桃心饃饃,等到上了鍋,想著熱騰騰的饅頭出鍋該多白胖喜慶,許春秀彆提多羨慕了,就央求家婆教她蒸喜饃饃。
吳鳳也想跟著學,沈荷笑眯眯應下,說等下次蒸饅頭就教。
這會兒該準備剁餡兒包餃子了。
大溪村的習俗,過年的頭幾天村人是不能開火的。
是以要在二十九這天蒸好饅頭,包好餃子,放在缸裡凍著。
臘月三十就是除夕,要忙著準備年夜飯,這都是有數兒的。
許春秀幾個自然是知道的,忙點頭應了,把麵板搬到院子裡,婆媳幾個叮叮當當的切白菜剁肉,許春秀大著肚子,就在一邊兒剝蔥,準備包餃子過年。
沈荷把泡好的山蘑菇木耳拿出來,讓大媳婦剁碎了,加在餡裡加味兒。
婆媳幾個忙的熱火朝天。
門外的響起了毛驢車的“得得得”聲,還有家裡幾個小豆丁歡快活波的小奶音。
“二蛋兒!我家買炮仗啦!”
“三娃兒,你瞅瞅我爸給買的小畫本!”
“棉花,我也有好看的頭花了!”
“粉嫩嫩的多好看啊!”
“嗯!”
“我家的年畫也好看。”
彆說,自然是薑大兄弟帶著家裡的小豆丁回來了。
這會兒小娃兒們見了小夥伴,正叉著小腰跟夥伴們炫耀。
“臭小子,就知道顯擺。”
薑大把黑外兒幾個從驢車上抱下來,笑罵道。
後頭的大丫姐妹仨不樂意了,三丫嘟著小嘴兒道,“大伯,我們不是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