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1 / 2)

[]

貞觀年間。

李世民與眾臣論政剛畢,便聽宮人來報,天幕又有異動。

天幕於三月前忽然現世,懸浮空中,顯現圖畫,另有一女子解說文字,口音與唐人差異極大,但凝神細聽,卻奇異般都能領會。

如此神妙,令許多人焚香祝禱,以為是神諭降世,然而那女子開口,講解的卻是商周時青銅器物,朝中雖也有臣子喜愛金石美器,但有興味者終究寥寥。

過了幾日又講,賞的是文人書畫,再過幾日論起民間飲食,諸如此類無所不談,卻都淺嘗輒止,名曰“摸索流量方向”。

話題雜亂,但眾臣還是從過往天幕中摸索出脈絡: 天幕中女子應是後世子孫,行說書人之事,不知為何投映到本朝。

既是後人,不是仙神鬼怪,說的又都是些閒談野趣,那便沒什麼要緊,權當茶餘飯後消遣,聽個新鮮。

雖然剛見過的閻立本畫作轉眼便被投放在天幕上鑒賞有些令人堂皇,但前些天提到的所謂“低成本小吃”還是不錯的。帝王令宮人做來嘗試,確認其成本低廉、滋味香美後,替換一二原料,使之更合唐人口味,將方子抄錄給各州縣,宣揚給不曾注意到當日天幕的百姓。

於民有益,便值得花費精力細思。眾人行至殿外,如前幾次一樣看向蒼穹。

【換了幾種風格最後還是決定講曆史,固定下賬號方向比較合適。長視頻平台嘛,有乾貨有故事的曆史向比較撐得起時長。】

皇後掩口而笑:“這女郎又要嘗試講史了?不知會不會談到陛下您。”

長孫無忌信口接過妹妹的話:“先瞧她這次能談上幾天,年輕女郎性子不定也是有的。陛下神武,哪怕後人不提及,也可想見身後名如何光華。”

尚年幼的李治抬頭看了眼搶父親話頭的舅舅,並未吭聲。

【說曆史繞不開幾位千古一帝,但敘述者太多,讚頌和質疑都浩如煙海,難以辨清。

功過紙上書,空談沒什麼實感。

在講他們之前,我們先聊一聊其他,論一些功過成敗,看千年歲月亙古長河,多少遺恨與故事留在史書之上,時代洪流裡頑固的東西如何消散,新的存在又如何再來,等論儘這些,再去看青史之下,何為千古,何至不朽。

那麼第一期,我們就從很多朋友至今分不清的廟號諡號年號說起吧。】

李斯頓首而拜:“千古一帝,必是吾皇。”

嬴政把玩著璽印,分毫不疑。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