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2 / 2)

李斯應聲,天幕講劉邦嘗投信陵君時眾人便心驚,知漢替本朝,但後人說史不可能事無巨細,隻評人物,不解戰事,不知泱泱大秦如何覆滅。

王上求賢,但天幕所提幾人,張良既是韓國公子,亡國後一心報複以致博浪沙刺殺,必深恨秦;蕭何作為沛縣小吏與劉邦關係緊密,如今得窺天機,二人自有計較,但韓信所求的是“信”,尚可爭取。

左丞相趨步而退,要麼秦得良將,漢失驕臣,要麼……不取便殺。

·

二世每日醉生夢死,隻把天幕當個稀罕玩意兒看,並無聽史的興趣,李斯多次求見不得允,怒極,甩袖而去。

趙高正收拾細軟。

【行路難,難於山,險於水。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伴君如伴虎,同事們一個從來都站在安全線以外,一個稍微掙紮了幾下謹小慎微繼續活,但韓信被“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舉動感動,他相信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死報答,而劉邦呢?

他會遮住所思小意殷切,會寬仁待之,登壇拜將,但劍斬白蛇有瀝瀝血,妖血溫熱,劍鋒卻是冷的。

韓信伐齊,寫信給劉邦,表示齊地太混亂了,我怕管不住,想當個代理齊王,這樣說話比較有用。這個時候劉邦正被項羽堵在滎陽,一看信大怒,直接罵出口說我在這裡等你救呢,你擱那兒想自立為王?

張良陳平一人踩了劉邦一腳,沛公很快醒悟過來,繼續大罵,大丈夫定諸侯,要做就做真齊王,要個代理的假齊王乾什麼!給韓信封了齊王,讓他派人去打項羽。

對韓信來說這個事情很好理解,就是這裡太亂了覺得自己管不住,那我當個代理王,有名頭這塊地方就聽話了,沒什麼彎彎繞繞的。他自以為和劉邦相知,君臣不疑,主公都這樣信任我了,登壇拜將,讓我掌了這麼多兵,以前那些暖心舉動還能有假?

當然有假,對劉邦來說,韓信的舉動和要挾沒什麼區彆,就差明著說你不給我封齊王我就不來救你了,此刻的怒火會被理智按下去,但心火不熄。

後麵項羽派人勸,手下派人勸,韓信都沒聽,又重複了一遍“漢王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蒯徹引經據典又勸,韓信表示你說得有道理,但我不聽,功績如此,漢王不會奪去。但猶豫間他並沒有出兵,楚擊漢軍,大破之。

沛公忍著澎湃怒意為韓信劃了封地,垓下敗楚,項羽自刎,“高祖襲奪齊王軍”,立刻便收走他的兵權,改封其為楚王。

劉邦這個人,壯闊一麵如鷹,遨遊四海高歌飲,嬉笑怒罵俱天然,他以這樣的麵孔吸引來臣子;冷戾一麵又似蛇,斬白蛇後,便絞纏於眾卿脖頸之上了。

鶴高飛遠去,鹿溫馴相伴,虎自以為猛禽。

韓信依然抱著他純白的政治理想,以為能一世不相負。

漢六年,有上書曰韓信謀反,劉邦偽遊雲夢,預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