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貴妃的麻煩(2 / 2)

【可以賣幾十兩銀子一副的琉璃、玻璃、水晶手串,12.8元、25.8元、38.8元各種便宜的買買買,加購物車!】

霜降後的柿餅,甜美可口,咬一口,就像是蜜糖一樣。

這對於小孩子來說,簡直是無法抵擋的美味。

尤其是族長是打著請村裡幼童吃柿餅的幌子,叫他們來學習的。

族裡曬穀場上,滿院子曬的香甜的柿餅。

蘇槿一邊加購物車,一邊和二丫在吭哧吭哧地吃柿餅,不知不覺就吃多了。

柿餅偏涼性,不可多食,否則……

蘇槿和二丫一人占據了一個坑位,滿臉悲愴。

唯一讓她欣慰的是,她再也不用擔心需要用“乾屎橛”或是土坷垃了!

她用上了草紙,哈哈哈!

*

多虧了在淘寶賣家視頻裡看到的各類造紙過程視頻和買到的《天工開物》等造紙書籍,告知她聰明的娘親後,順利地造出了各種紙。

大張的紙自然是供給書院和書鋪賣。

那些邊角料的紙,被婦人們拿去或是讓幼童們拿去,跟貨郎換針線頭腦或是麥芽糖。

如此,隨著造紙越多,邊角料的紙也就越來越被縣城大戶們買到,作為草紙使用了。

蘇氏見生意不錯,乾脆專門做了些便宜的竹麻紙和草紙,批發給那些路過的貨郎,販賣給縣裡的高門富戶了。

什麼?京城不讓平頭百姓用紙如廁?有損斯文?

法不責眾哪!

“再說了,今年荒年糧食不足,聖上還不讓販酒喝酒呢,可那些富戶們誰家裡不釀酒存酒?”

特意跑來收紙張的貨郎們倒有自己的道理。

“對了,你們還有自釀的葡萄酒、楊桃(野生獼猴桃)酒、紅刺泡子(樹莓)酒嗎?咱也高價來收啊。”

釀果酒也是蘇槿讓蘇氏告知村裡婦人的法子。

山裡有很多野葡萄和野果子,加上點蜂蜜、少量糖和糧食酒,便可釀製出獨特風味的蜂蜜果酒來,賣價極高。

蕭家村因為蘇氏一家,造紙和釀酒各種法子,各家生活富裕了不少。

以前大多數人家粗糧尚且無法果腹,如今頓頓吃細糧和吃上肉的人家,也有不少

故而,如今的蘇氏和蘇壹在村民和流民中很是有威望。

那三四十個流民更是紛紛投在了蘇氏一家,唯蘇壹和蘇氏一家為馬首是瞻。

蘇壹和蘇氏本就是各自暗衛隊裡的首領,頗有組織才能。

篩選了流民中的十幾個少年青年,隻說讓他們去縣城和周邊村落鎮上送紙,又讓他們接濟些乞丐流民。

實則,是讓他們送紙和接濟流民的時候,無意中感慨猜測“窮苦人家的不少男童無故失蹤,是否被天家供奉的國師給拿去祭祀了”。

這傳來傳去,最後竟變成了皇帝身邊的貴妃是吸血的九尾狐狸,如那褒姒、妲己一般是破國殃民的妖怪了!

因朔州、湖州、楓州一帶因也多有入籍的男童失蹤,藩王們在其中推波助瀾,因饑荒而起的各地“清君側”起義就更加厲害了!

*

“你乾的好事!”

皇宮裡,皇上將雲鶴衛發來的密報,一把甩在貴妃的臉上。

“讓各地差役帶走流民中的五歲男童,惹來各地起義愈演愈烈,眼下各路起義‘清君側’,紛紛要殺掉你這個妖妃了!你待如何?!”

“若能為陛下死,妾死而無憾。隻恨妾這法子太蠢,未能為陛下分憂,尋到‘那位’。”

貴妃也不大聲爭辯,隻輕柔地訴說,哀哀地流淚,端是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陛下是慈父心腸,妾隻怕‘那位’卻不懂陛下苦心……萬一‘那位’被西南兵士或是勳貴暗地撫養……”

呸,什麼慈父心腸。

貴妃心下冷笑。

不過是當日一時心軟,舍不得立下殺了太子,讓太子逃亡了,後來又反悔讓暗衛殺掉太子。

皇帝看到了“太子”的屍首,但大約不知為何,知道那屍首是替身,還在派雲鶴衛尋找真太子。

顯然,貴妃的話說到了皇帝的心坎了。

易地而處,若是他被先帝派人追殺流落民間,自然對先帝會有敵意。尤其是太子還那般聰慧,再被有心人撫養長大……

相比之下,還是蠢一些又萬事“為他著想”的貴妃,更加讓人放心。

果然,皇上聽了貴妃“自責”的話語,反而軟下聲來安慰她。

“愛妃你呀,我知你對朕一片赤誠,隻是法子蠢笨了些。”

“那上百個各地的五歲男童,你且交予我。西南十萬大軍,那裡朕早有布置,若是昱兒……他去了西南……”

貴妃氣得暗自銀牙咬碎,她費儘心思找到的上百個與太子麵容骨架有些微相似的男童,竟是便宜了皇帝!

若說這其中沒有雲鶴衛和淑妃的手筆,她是半個字也不信的。

但她隻是哀哀地抬起頭,柔柔弱弱地說道。

“能為陛下分憂,是妾的榮幸。隻妾太過蠢笨……”

皇上聽後更加愉悅,連連承諾會保住貴妃的性命,安慰她各地起義不成氣候。

秋收在即,等糧食充足了,漕糧運往各地糧倉,百姓們吃上飽飯了,各地起義自然迎刃而解。

貴妃得了皇帝要保住她性命的消息,並不欣喜。

皇上雖是暗地裡補貼她不少金銀珠寶,卻到底禁了她的足,奪了她從皇後手上搶來的六宮掌權,暫交給淑妃。

“不這樣小懲大誡,朕無法向前朝交代。你堂兄那裡,也要持續受禦史台抨擊了。”

宮權沒了,哪裡是小懲大誡?分明就是要她的半條命!

貴妃冷眼看了眼皇後坤寧宮方向。又看向淑妃永福宮的方向,心中忌憚憤恨不已。

回宮禁足後,貴妃讓親信向宮外傳信。

“好叫堂兄知曉,恐朔州、湖州、楓州、荊州一帶官員,雖都出自寒門,說是堂兄的人,卻可能有人已經暗地裡投了淑妃世家一係!”

否則,以那些知府人精,哪裡會這點暗地裡擺平五歲流民男童失蹤的本事都沒有……

還有,這宮中她消息還是過於閉塞,她竟不知皇帝今日會奪她宮權,明明皇帝身邊傳來消息,隻是說想要斥責她一番罷了。

她必須培養起得力的宮女太監,否則也不會像今天這樣被動,白白被淑妃算計了。

貴妃冷下臉,幽幽地對身旁戰戰兢兢的貼身親信宮女太監道。

“告知堂兄,不拘於什麼法子,幫我培養幾個武藝、讀書極好的太監。”

她並不知道,她前世頂頂忠誠、叱吒後宮的“九千歲”蕭淵,此時正在向被她追殺的真太子宋昱求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