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會兒,樓欣月就慶幸她們花了大半積蓄,買下這個院子,並且好生裝修了一番。
冬天必備的壁爐和燒熱水用的鐵爐子那是都弄好了,讓這個冬天不至於那麼難過。
拿到了劍寒雪山的稿費,樓欣月算了算手上的銀子,再加上鋪子每日的盈利,也就不那麼著急地寫新話本了。
而是讓楊老漢看鋪子,拉上樓賽郎去逛街買買買了。
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了。
樓家兩姐妹在老家也沒有什麼特彆親近的親戚了,倒是不需要準備節禮送回村子。
但樓賽郎拜了劉師傅為師,這時代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劉師傅是女子,那就是終身為母了,雖然為母什麼的,是有點誇張了,但過年這樣的大節,該送節禮還是得送的,還得等在沒下雪之前托人捎回去。
至於本城的,王記那邊要送一份,長興鏢局的分舵那邊得送一份,這些倒是不用著急,慢慢買就是。
姐倆先是在成衣坊裡,一人買了件毛皮披風。
這兩件都是銀鼠皮的,皮毛順滑又輕便保暖,價錢也不太貴,不像貂皮和狐皮,那就是古代高奢,身份與財力的象征。
除了給自己姐倆買了披風外,還給劉師傅買了件棗紅的銀鼠皮褂子。
又去鞋坊裡訂了一雙小羊皮靴,一雙牛皮靴。
羊皮是樓欣月的,那牛皮就是樓賽郎的。
接著就去了翠光樓。
樓賽郎在翠光樓裡打工小半年,對於翠光樓已經很是熟悉,哪一處櫃台賣的首飾最經濟實惠,那是清楚得很,因此直奔主題,來到烏木銀飾處。
姐倆各挑了一件飾品。
樓賽郎給劉師傅挑了把小銀梳。
樓欣月則是家裡的兩個小丫頭買了兩對一模一樣的銀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