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
用過早飯,送走了樓賽郎。
樓欣月把自己那一套東西搬出來,開始辛勤乾活。
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寫了三本書稿,都是專為說書定製的。
前兩本已經給了龔先生,變現十兩銀子,還有一套龔先生送的上好墨錠,足夠她用上兩年的了。
後一本的字數,比前兩本還長一些,當然了,內容也會更新奇。
隻等龔先生這兩本新書都說完,熱度稍退了,她再拿出來不遲。
畢竟,龔先生隻有一個,說完一本也得兩三個月,因此到年前,她就算寫再多,也沒法子變現,所以這一塊,她就暫停了。
為了生存,為了將來定居棲雲城的大計,她想了好多掙錢的法子。
最後還是賣繡樣最為靠譜。
但賣繡樣也還是有個上限,維持姐妹倆的生計倒是綽綽有餘了,可離掙夠一百兩銀子奔往棲雲城還遠著呐!
所以樓欣月準備搞一把大點的。
中秋節、重陽節都已經過了,再往後可不就是過年了麼?
樓欣月準備搞一把自己的小文創。
托龔先生的福,現在整個長興縣城裡,甭管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誰要是不知道戰神歸鄉,貨郎重生,那簡直就是睜眼的瞎子,白長耳朵的聾子!
聽二妹樓賽郎說,就連鏢局裡,那些掏錢送來學點拳腳功夫的小子們都比從前多了。
而且這幫有錢人家的小子,從前好多都是偷奸耍滑,能混就混的。
如今為了能變成心目中的戰神將軍,練功都比以前上心多了!
當然了,這幫小子能堅持多久,那就不好說了。
既然氣氛已經烘托到這兒了,她不趁機創收,豈不是白瞎了這大好的時機?
她打算畫兩種小掛曆去賣。
其實要是不考慮成本和實力,在長興城,最理想的文創,還是畫連環畫小人書。
這種連環畫小人書,在樓欣月老媽小的時候,非常的流行來著。
她老媽家裡算是小康人家,也疼孩子,買的時候那都是一套一套的買。
什麼四大名著,古典雜劇,通俗演義,武俠小說,整了滿滿一個箱子。
這整箱子小人書,在樓欣月小的時候,就由外婆交給了她,成了她的寶藏收藏了。
這些小人書的畫工大部分都十分精美,有的甚至還是名家畫作。
可不是樓欣月小時候那些個市麵上流行的醜怪兒童畫書能比的。
但樓欣月畫一些Q版簡筆畫還行,讓她畫出一整本小人書來,那可就太為難自己的腦細胞了。
而且就算畫出來,也得能印刷出來才能盈利。
她打聽過,長興城這個小縣城,倒也是有個小印坊的。
但這小印坊規模很小,就是個家庭小作坊,不能做活字印刷,隻能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