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棲雲城,長福坊。
春寒料峭,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子,敲開了一間小院的大門。
“這裡可是龔先生的家?”
開門的年輕婦人麵上帶笑,點點頭。
“正是。”
“這是有人托我送給龔先生的!”
小子將懷裡抱著的一個小包裹往婦人麵前一送,見她接下來,就腳下一轉跑走了。
這婦人正是小龔先生的媳婦姚氏。
這些日子以來,小龔先生因說了兩部書,大受歡迎,不但那些茶館和酒樓的掌櫃的將小龔先生視為座上賓,竟然還有幾個茶客,覺得那故事實在是太合心意,愛屋及烏,時不常地就要送些東西給小龔家。
當然了,那些東西也不是什麼貴重之物,大部分都是一些土產或者書信字畫之類。
姚氏起初收到還有些憂心,不過見得多了倒也習慣了。
因此見著了這個包裹,她還以為也跟之前的那些一樣,都是聽故事聽得喜歡的茶客們送來的禮,倒也沒太當回事。
她拎著包裹關好了門,隨手將這隻小包裹擺在了廳裡的五鬥櫥上頭。
金哥兒扔下手裡的啟蒙書,蹦跳著下了椅子,邁著小腿兒幾步就奔了過來。
“阿娘,是誰?可送來了什麼好吃的?”
自從他爹說書說得火了,他家裡三不五時地就能吃到肉。
今年過年,金哥就做了兩身新襖子,還打了個更大的銀項圈呢!
尤其是還有不認識的客人,總是給他家裡送些好吃的。
有時候是兩份點心,有時候是一包果子。
他現下走出門去玩,就是全巷子裡最拉風的小哥兒。
看著金哥兒就去扯那小包裹,姚氏拍了下他的手。
“彆亂動,裡頭應是沒有點心和果子,等你爹回來了再看!”
這小包裹,拎起來輕飄飄的,外頭繩結打得緊,裡頭的東西應該不足兩斤。
金哥兒遺憾地縮了手,在他阿娘的催促下又接著去看書。
不過還是時不時地要往門口處瞄上幾眼。
好容易眼看著到了正午,小龔先生精神熠熠地回到家中。
以往這個時候,都是說過一回書回來吃飯,正是腹中空空,饑腸轆轆,恨不得回來就有的填肚子。
可如今,甭管他去到哪家鋪子,那上好的點心和茶水都早就備得整齊了。
壓根就不可能餓著!
“阿爹!有包裹!快看看是什麼?”
金哥兒飛撲過來,催著小龔先生去拆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