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管事微微點頭,又問。
“這隻是一部上冊?可還有中下兩冊?”
光看這部書稿的內容,他就已經在心裡首肯了。
在這個時代,除非正經的著作,比如詩文集,會署自己的真名,像那些話本故事之類,不過是旁門小道,可不就都要用個化名?
比如某位先生寫的話本在城裡大受歡迎了。
也不是沒有人為了多掙些銀子,冒某位先生的大名寫話本。
但那些看話本的讀者們,又不是傻子。
除非冒名所作,能仿個八,九不離十,不然長年看書的讀者們,隻要看上個兩三頁,就能覺出不對來。
既然都不對味兒,誰會花銀子買呢?
書坊掙不到錢,也就不會去做這些魚目混珠的蠢事。
當然了,也不排除那冒名的家夥,寫話本的水準也相當高,寫出來的東西幾可亂真……讀者們看了,分辨不出來真偽,確實也會買賬。
可既然人家有如此能耐,又怎麼可能隻為了多幾兩銀子,就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說,王管事倒是不擔心眼前這個年輕姑娘,會哄騙於他。
他更關心的,反而是這部書稿有沒有中下冊。
樓欣月微微一笑。
“中冊已經寫了一半,下冊待中冊寫完,也能在兩個月內完成。”
雖然中冊早就寫完了,但她總不能當麵大喇喇地說,因為跟對方是頭一回合作,先拿本上冊試試水,看看對方的人品如何?
要是感覺不靠譜,那後兩冊自然也就不會拿出來了嘛。
王管事略微思忖了幾息的工夫。
“既然中下兩冊還沒完成,那這上冊,為免風險,就不能印得太多。”
“我們王記書坊,一般印話本的數目共有三檔。”
“分彆是兩百本,千本和萬本。”
“若是隻印兩百本的話,這價錢上麼,就要少一些……是二十兩。”
其實若真是艮嶽散人親筆,而且上中下三冊俱全的話,依著艮嶽散人在棲雲城裡的名氣,在那些更大的書坊,沒準能開到最高二百兩銀子呢。
他這麼說,其實也是想留些討價還價的餘地。
樓欣月點點頭,“我懂,這上冊,便由貴坊作主印多少本好了。”
“但等到中冊和下冊寫好,上冊自然也會加印,那到時就將加印的那些,再補上相應的稿費,王管事覺得可行?”
王管事略想了想,就點頭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