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個時辰後,樓欣月手裡,已經多了本書冊。
這本書冊倒不是很厚,估摸著也就不到八萬字的樣子。
作者的名字是艮嶽山人,而不是散人。
這讓樓欣月想起了現代的那些擦邊碰瓷的地攤小說。
什麼XX新著,什麼古尤著的。
這讓好多人一不留神就上當了。
往往看了十幾頁了才反應過來這是上當受騙了。
曹記書鋪的夥計兩眼緊盯著樓欣月,“買不買?不買可是不能翻看的!”
“如今這新出的話本正巧在打折,隻要一百文,一百文買本書,又吃不了虧,上不了當!”
樓欣月想了想,就當真付了一百文。
拿著這本山寨話本回到住處,樓欣月給自己泡了杯清茶,提醒自己沒必要無端動氣,這才慢悠悠地翻開了書。
她看第一頁的時候就忍不住皺了眉,看到第二頁的時候,倒是鬆了口長氣。
等再看到第十頁,就忍不住笑了。
這個話本,應該不是那小龔先生的手筆。
畢竟,她看過那兩本,雖然百分之九十的部分還是她的原稿,但經過老龔先生和小龔先生的修改和潤色,行文倒是更加的流暢,言語也更加的自然。
看到山寨不要緊,山寨不是她熟知的人,倒是讓她感覺還好一點。
而這個話本裡的故事,正是古代那些酸臭文人最喜歡的內容。
那股子歪歪的味兒,幾乎都能從書裡頭飄出來了。
其實樓欣月小時候,剛接觸各種小說的時候,最先看的,就是這種視角的故事。
比如一個民工,沒錢沒學曆脾氣還臭,隻有長相算是中上等,然後就有好幾個家境好的姑娘倒貼,甭管她家裡條件有多好,她自己長相有多漂亮……就死心踏地地非要嫁民工不可,嫁了民工的還要被民工家暴,沒嫁成民工的還心心念念好些年呢。
這種故事的內核顯然荒謬又可笑,但因為作者文筆好,有名氣,又結合了大時代背景,讓還沒有判斷能力的小姑娘們,不知不覺地也被洗了腦,竟然真的覺得民工就是她們理想的意中人了。
當然了,這些小姑娘們,在有了更多的學識和閱曆之後,回過頭來再看這些東西,隻會感覺到更加厭惡。
但不管怎麼說,人家作者的文筆過硬,情節內核雖然荒謬但寫得表麵上也能自洽,拋開其中歪歪的成分,還是有價值的。
用一個粗俗的比喻來說,就是一塊巧克力上頭沾了灰塵。
可這本呢?
文筆稀爛,邏輯感人。
就是一塊粑粑上沾了灰塵。
不過這樣倒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