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是。
葉曦看得有點眼紅。
從簡至繁的張春陽與譚曉豔:
……曉領導你該知道我們有多麼愛你!也該能想到為什麼有些基礎的操作,我們出現失誤的頻率那麼高,因為從智能化到操作化轉變,畢竟中科院的實驗環境更強一些。
湯教授此刻正在講解:“我們實驗室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科技問題……重點研究解決煤轉化核心技術,總有固定在編人員23人,在編客座研究人員6人,包括123項目首席科學家……”
介紹把科研環境與成果轉化成數據,唐領導他們聽得一目了然,然後也能從中找到可以誇獎的理由,或者怎麼提問不引起尷尬。
期間,葉曦也有詢問的機會。
她自然一點都不放過:
“湯教授,請問那個完整的煤質分析評價係統的創建……”
湯教授自然禮貌性回答。
兩人很流暢地一問一答。
但聽得雲裡來霧裡去的唐領導與華主任:……每個字都能聽懂,但合在一起根本聽不懂,請問葉曦你敢問一些簡單問題嗎?
領導們也找不到合適的話語接話。
幾次過後,華主任重重咳嗽兩聲:
“既然葉曦老師對於能源係這麼有興趣,下周你可以隨時來能源局觀摩一下,屆時跟各位教授們再仔細探討。”
否則繼續下去,他怕領導們發飆,也怕整個參觀時間弄到晚上去。
於是乎,
葉曦滿意了。
有華主任這麼一句話,整個參觀的時間完全沒有白費,太值得。
領導們的參觀繼續。
接下來是包教授的展示時間:“……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在煤基相關研究技術方麵…在煤領域已獲專利50餘項,技術推廣18家企業…”
還有童教授:
“……曙光學者8人…鋰電池……”
葉曦對這些科研成果也很感興趣,但剛想看到具體與過程,而不是讓他們活在教授們口裡的數據化中。
對能源係的參觀終於結束。
間隙間,在大家都休息的時候,華主任有小聲含糊地問葉曦一個問題:“能源係非國家實驗室,隻是國家重點項目研究機構,你有自信你的實驗室能夠超過他們嗎?”
葉曦回之自信笑容,以及堅定不移地點頭,既然做出承諾,自然一直走下去。
華主任沉思。
這女學生真“大言不慚”。
該死的,
偏偏他對於她的描述計劃有些心動。
**
走出能源大樓。
首先,拍照。
唐領導側身笑咪咪道:“咱們再去葉曦小同誌的實驗室轉一轉,聽說你最近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蹦出來。”
他可沒有忘記,
他們來北理大學的目的是葉曦。
葉曦誠實回道:“實驗室剛成立不久,畢竟簡陋,研煤方麵的實驗室暫時不對外開放,可能沒有什麼好參觀的。”
領導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學士,手下兩個沒有名稱的材料係博士,關於能源研究方麵隻有最近的一項研究,雖然解決了十多年存在的問題。
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
“哈哈哈,葉曦小同誌謙虛,咱們隨便看看。”
唐領導一發話,自然很多人或明或暗讚成,於是他們向北走向離學校建築群越來越遠的地方,然後開始爬坡——即低海拔的小山。
道路未修不平整,樹蔭很多,爬山很累易出汗,且在綠蔭還有鳥雀飛過,或者幾隻野貓高傲地有過,坡頂即是破舊的樓房。
對比剛才的參觀,
他們像是回到舊年代。
唐領導的首句誇讚:
“環境真不錯,是個好地方。”
這裡指的是自然環境。
葉曦聽著很多人的誇獎聲,抽一抽嘴角,北理大學綠化做得不錯,除去教學樓裡,每個角落都有樹,彆以為有樹蔭即是人間仙境。
官場客套話,
果然跟國外詢問天氣一樣尋常。
當真——
你就輸了。
她突然難得心生好奇,等一下領導們能夠對舊樓誇獎什麼?她要怎樣才能讓這些領導能夠心甘情願支持她的實驗室建立?
當他們終於到舊樓時,張春陽與譚曉豔已經提前收到葉曦的信息,此刻把手裡的實驗放下,來門口立著迎接領導的視察。
葉曦永遠低估自己團隊的“優點”。
唐領導熱情地跟張譚二人握手,稱讚第二句道:
“兩位同誌精神滿滿,真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