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氏汽車公司正在開會。
與葉曦他們的鬱悶相比,沈氏的核心員工們一點悲意都沒有,反而對網絡上轟轟烈烈的新聞,有一點點激動。
輿論熱度是一把雙刃劍。
他們品牌的車輛與變速箱零件已經跟隨葉曦的熱度,深入人心。
這即是商人。
汽車行業利潤很大,投資在天才發明家葉曦身上的錢真的隻是九牛一毛,對於沈鏡川來講,她的優秀值得這些投資。
單憑她這項技術,給沈氏在汽車行業每年會帶來的巨額效益,什麼修路、修實驗室、實驗設備……一切都是小事情。
“沈總,網絡輿論反轉水軍已經被好,什麼時候開始?”
“再燃三日。”
“好的。”
“葉小姐那邊——”
“這事我已經提前電話跟她講過。”
……
媒體見麵會之前,沈鏡川提前給葉曦一個電話,對可能會身處輿論中心的她表示歉意,表明新聞在三日後,整個網絡輿論一定反轉。
葉曦回道:
“喔。”
其實這對她來講,也並不是一件壞事情,若是輿論真的反轉,對她接下來50多種新材料找企業合作下家,十分有利。
可以坐等上門。
但對於商人借用自己熱度這件事,葉曦問道:
“沈總,我可以再申請一套生產變速箱的基礎設備嗎?”
沈鏡川:
“可以。”
她似乎認真起來。
**
三日後,同樣一則無腦吹新聞標題,混在一堆熱點新聞再中被推送在各媒體新聞的角落裡。
《震驚!葉曦在國內汽車行業的巨大貢獻》——誇大貢獻的文章標題,感人肺腑的文章內容表達愛國與堅持的傳統美德。
眾網友:
……看戲,吃瓜。
黑子們:
……嘲她或企業。
然後,這篇文卻是沈氏集團企業請來的水軍,同樣震驚款,但卻不一樣的內容操作。
嘲諷葉曦與國有汽車行業的網友們,終於發現這一次有點怪。
一開始,新聞把華國汽車行業如何如何差講一遍,根沒有自己的汽車,深情並茂的描述,十分符合網友們的口味。
緊接著,講華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曆史,講華國汽車行業的悲哀、華國幾代人的努力、華國汽車行業的發展過程,那些研發人員的努力,第一輛國有整裝車出現,科研工作者喜悅。
是的,一輛普普通通的車而已,甚至於零件出自國外,科研工作者們驚喜但昏厥。
真是聞著傷心,聽者流淚。
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零件上麵都沾染著科學家的鮮血,他們有什麼資格去全網嘲諷那麼努力的國有品牌呢?
眾網友們:
……感動了。
緊接著,新增把日企對於華國幾次汽車零件行業的帶有“侮辱”性的事件描繪出來,尤其是三大行業之一的變速箱領域。
眾網友們:
……憤怒了。
但是,國家不得不借用他們的零件,國有品牌汽車是真的很沒有用,應該被群嘲,讓人打臉,自己還要嬉皮笑臉討好彆人。
眾網友們:
……悲哀了。
最後的一段激情澎湃,但是國有企業在努力,總有那麼那麼多的科學家不甘心被國外企業利用,他們在以龜速的緩慢發現,比如國內最新出現的6AT變速箱。
期間有非常快速地三句話提及沈氏品牌的汽車,以及強調此次的創新成果對於國有品牌汽車行業的影響,而把葉曦的科研成果當作點睛之筆。
隨後是繼續回憶曆史。
當初手動變速箱被掌握,有人笑話老人機。4at變速箱出來,有人笑話老人機。6at變速箱出來,也有人笑話老人機。
眾網友們:
……愧疚了。
但是研發人員與國內企業沒有被這些笑話打敗。
他們接受一切笑話,在荊棘與噓聲中一點點成長,哪怕每一小步的前進,也看不到鮮花,聽不到掌聲,他們的腰板是直的。
哪怕自己的心血被人嘲諷,但他們選擇前行。
希望在某一天,未來真的有鮮花與掌聲迎接著他們,不帶有憤怒的,不帶有被被施舍的,而是真真正正因為純粹的成功。
網友們:
……沉默了。
他們很多人一開始都乾了這件事,把新聞轉發或者通知朋友們一起看。
而類似此類打感情牌的沈氏水軍幕後操作的文章,悄然無聲出現在各種地方,除去間接宣傳車與變速箱品牌的,內容都是寫實的,一點不吹牛,也更能讓人觸動。
看到的葉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