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重利。
美方之前一直在對華國產品做一係列檢查,他們確認這些質量沒問題,甚至與國際最新產品對比。有所精進,且華方不知是使用什麼工藝,報價方麵很合理,美方並不能在同等價位內掌握此技術。
因此,美方終於有企業突破美控製與封鎖,來華國考察,實際是想要從中獲得更多利益,與美關係正微妙的歐洲各國更好突破一些。
若是增加更多經濟上的往來,那麼華國美國之間的間諜反間諜之鬥爭,會漸漸趨於平衡。
以華國工業為首的國企代表綠葉、私營企業代表沈氏集團當然是率先肩負起這個重任的,剩下其他省其他企業也在一點點跟進。
沈鏡川今日與美國供應商談的即是一個2.8億美元的小單子,關於汽車工業基礎製造的小零件,這算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個小開回。
也是華國汽車行業打破國際市場的一個小開端。
沈鏡川很慎重地對待這兩個新客戶,唇槍舌戰在所難免,他身邊的兩個外語翻譯都近乎同傳同音,沈氏與綠葉最近都明顯感受到企業的翻譯需求擴大,渴求各種人才。
每日收到的訂單都在千萬至億元之間,沈氏集團的總產值因此而快速上升,一個漸漸趨向完整工業鏈的企業,也隻有華國才能這麼乾。
沈鏡川忙並快樂著。
**
與沈鏡川孟祥他們不同,葉曦與她的團隊已不適合暴露在外國的視野下麵,主要是她身上背負的發明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
國內她已拿到幾個官方重要獎項。
國外的工業方麵的權威獎,比如德國的IF,美國的IDEA等,據說也有意向把獎發放給她,對葉曦來講,不可帶領即是一件麻煩事。
哪怕那些有助於國防重要科技的都一個個隱藏了,葉曦民用方麵的科技發明也相當亮眼,她已不需要即時的名氣,更希望普通與自由,有些公布不及於一時,以後有時間。
所以——
與葉曦碰麵的是國內國企或相關部門。
今日最高溫達35°以上,空氣乾燥炙熱,葉曦把沈氏的幾個重要工廠全部巡邏完,回到同工業區綠葉的行政樓,額間已是密密排排的小汗珠。
真夠熱的。
她喝了半杯常溫酸梅汁,然後在丁華的引導下,來到一間特殊會議室。
“葉曦同誌上午好。”
“領導們上午好。”葉曦規規矩矩鞠個躬,畢竟在坐基本都是她的長輩。
今日上午十點出現的都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門、國家商務部、國家能源委員會等的大佬們。
比起嘰裡呱啦的外語,國內聚集的會議更有人情味兒,大佬們也很有情調,會議室不是常規的桌子,而是類似於茶室的一種。
劉副局從家裡帶來一套茶具,煮開水,燙過了茶壺、茶杯,拿出珍藏多年的上好碧螺春,當下衝泡起來,室內都是茶香。
葉曦接過薄如壁紙的白瓷茶杯:
……
她是很不懂這種中老年生活,也不會品茶,還不如喝咖啡或牛奶或檸檬水,勉強喝一杯後,在一堆長輩的惋惜下,換了新鮮西瓜汁。
會議開始。
這次集合的目標是討論國內重工輕工產品的價格開放問題,葉曦隻是做一個旁觀參考人員,適當時候提供新技術。
舉個例子,比如鋼絞線,在國際上一噸可能折算在3500元,而在國內買一噸大概在5000元左右,肯定比國內貴。
再比如汽車等。
這不是坑人,
而是一種國家經濟政策的宏觀把控。
而當工業技術漸漸走上正軌後,從長遠的發展利益來看,適當調整部分工業產品的價格,使之與國際接軌,是一個必要性選擇。
同時,這裡麵還涉及華國創新或更新換代產品的對外定價問題。
“……基礎鋼鐵方麵的產品若是做個整體的價格調整,重工業影響其他工業,再影響其他經濟,整個市場的整體物價會受到影響,還有國內生產總值Gdp……”
這些問題是大佬們之前討論過的,此時再拿出來,主要是針對國內企業的政策,同時,確認國內某些領域技術基本被掌控。
葉曦發表的意見並不多。
作為一個高新技術的發明創造者,她在一點點旁觀國家的強大,肉眼可見自己的重生,對於這個國家的正麵影響,內心的成就感與愉悅感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
因而她並不反感參加這種會議。
國際科技一點點追趕上來,葉曦的科研項目目標也在漸漸做調整,以真正創新未來為主,提高完整現有科技強國為輔。
華國工業不是一直在美歐身後追逐,也該走在世界前麵,創造獨有的價值。
會議結束後,直白拒絕與大佬們的常規午餐喝酒慶祝聚會,葉曦回到辦公室,拿出一本世博會記錄的筆記本,拿出來翻看。
手機響了。
“劉姨做的帝王蟹,吃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