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劫(1 / 2)

蛤士蟆是產自大陸東北長白山中的中國林蛙的彆稱,因為比較耐寒,所以也叫雪蛤。

水八珍中的蛤士蟆指的是蛤士蟆油,取材自雌蛙的輸卵管,經過乾曬之後取出,需要使用時再進行泡發。

這些知識都是費南前幾天增加的知識屬性值所提供的。

“蛤士蟆油柔潤綿軟,有一種特殊的風味,但因為取材林蛙品種的不同,製作工藝的區彆,蛤士蟆油的質量也因此有著優劣之分。”

費南一邊解釋著,一邊往案旁走去,拿過泡發的蛤士蟆來看了下,說:“這種蛤油是乾製的,顏色略暗,泡發後,會有蛤腥味,需要將黑筋、血液、內臟挑出,才能有效去除。”

“但即便這樣,蛤腥味也會有一定的殘留,如果用量少的話,倒是可以被其他食材的鮮味蓋過,但廖師傅你多放了一片,導致蛤腥味略有凸顯,所以我說你多放了半成。”

廖傑驚訝的看著費南,半晌才感歎:“這都被你嘗出來了,你這條舌頭是怎麼長得?”

頓了下,他才點頭說:“的確,這種蛤油不是極品,確實有一點蛤腥味,油香味也比較淡,我就多放了一點,沒想到一下就被你發現了。”

“咦?不應該啊?”

歐兆豐疑惑上前,仔細翻看著泡發的蛤士蟆:“我明明買的是極品蛤士蟆啊?怎麼會這樣?”

費南解釋:“極品的蛤油是取材自雪蛤,而且是鮮製的,顏色應該是淡淡的奶黃色,雜質極少。這種蛤油顏色發暗,夾雜著血絲和雜質,顯然是乾製的,屬於次等貨。”

“乾製?鮮製?”

歐兆豐問:“有什麼區彆?”

“乾製就是將雪蛤晾曬成雪蛤乾,然後再把蛤油剝出來。這種油叫塊油,或者連體油。”

“這種蛤油在晾曬的過程中,雪蛤的內臟會有一定程度的腐爛,所以會帶有蛤腥味。”

“而且晾乾後再剝,蛤油中夾雜的雜質是難以去掉的,隻能泡發後進行後處理。”

“但後處理也很難完全去除雜質,總會有些許殘留,那些殘留物就是蛤腥味的來源。”

“而通過鮮製去除的蛤油,這種情況會好得多。”

“鮮製就是將林蛙宰殺後,直接取出蛤油,去除雜質,然後晾曬乾製。”

“因為清洗後為了擠出水分,蛤油會被捏成條狀,所以這種蛤油也叫線油。”

“線油的雜質含量少,蛤腥味輕,屬於極品,自然價格也會更貴些。”

費南說罷,看了歐兆豐一眼,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靠!王八蛋!居然敢以次充好!”

歐兆豐臉上有些掛不住,忍不住罵了句。

身為一個廚師,居然被人在食材上騙了,換誰也會生氣。

龍昆保出言安慰說:“歐師傅,蛤士蟆在北方菜中用得多,而且這種食材,出了原產地,品質參差不齊,還是很正常的,也許是你價格壓得有點低了也說不定呢?”

“是呀!”

廖傑也開口說:“極品雪蛤油產量很少的,湘港離東北那麼遠,很難弄得到極品貨,我當年在廣東的時候,用的也都是這種次一等的蛤油。”

聽他們這麼說,歐兆豐的麵色也緩和了些。

他們說的也都是實話,南方菜中雖然也有蛙類的菜肴,但通常都是吃蛙肉,的確比較少用到蛤油,更不用說是雪蛤了。

這種食材的使用的確是他的一個短板,讓他在費南幾人的麵前漏了怯。

他雖然麵子上過不去,但也沒什麼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