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正文中多有塗改,黑一塊白一塊,但看在但杜宇的眼中,卻是那樣的精簡,乾練,乾淨利索。
正文中,除了有限的動作和場景描述外,就是大段的台詞,沒有半點廢話。
他很快便生出了和鄭正秋一樣的疑問,不明白為什麼要寫這麼多台詞。
從激動的鄭正秋口中得知了費南關於有聲電影的設想,他也流露出了和鄭正秋一樣的激動神色。
很快,他的神色變得有些狂熱,因為他忽然想到了另一個方麵。
如果電影能夠出聲的話,那麼恐怕將會出現另一個恐怖的宣傳渠道!
要知道,新民報館最大的收入來源,除了訂報刊的直接收入外,就是報紙上廣告位的出租了。
《解放畫報》的銷量並不算大,但廣告位的價格也都在三五塊到幾十塊不等,就這樣,廣告位還是供不應求。
沒辦法,現在隻有一種宣傳渠道,那就是報紙。
報紙的發行量是有限的,因為社會中識文斷字的人本就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根本不會看報。
電影也是一樣,觀眾普遍不喜歡在畫麵中加入文字,因為許多能掏得起錢看電影的人也並不識字,他們隻看畫麵。
可如果弄出來有聲電影就不一樣了,如果畫麵裡的人物能夠說出話來,那可太厲害了。
哪怕隻讓那電影裡的人說一句“解放畫報好”,恐怕他們的《解放畫報》就得賣脫銷!
如果真是那樣,電影的宣傳能力就太恐怖了。
報紙的覆蓋麵就那麼大,願意訂報,有能力訂報的人就那麼多,而且都是社會中的精英。
但即便如此,喃京政府對於報紙的管控也是相當嚴格,因為這是思想唯一的大範圍傳播的途徑,而且影響的都是社會中的關鍵人群。
而電影和報紙不一樣,電影在當下還屬於一種奢侈的娛樂產品,大部分人都是把它當做西洋戲,看個熱鬨,所以美國卓先生的戲才賣得那麼好。
政府也動過電影的想法,袁大頭時期也拍過一些影像資料,但都沒什麼人看。
如果有聲電影真的奏效,那這恐怕會發展成一種恐怖的宣傳利器呀!
不得不說,但杜宇的思想非常超前,要知道,就連國內第一家廣播電台,此時都尚未在尚海建立,有聲電影的出現,將會是尚海人民第一次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聽到來自機械發出的聲音。
“費先生,您帶這份劇本過來,是想發表?還是……”
但杜宇有些不敢問。
他看得出這份劇本的分量,也很想從費南口中聽到可以把它拍成電影的消息。
但他也同樣很清楚,當下以華人為主體的電影基本上沒什麼市場,亞細亞影戲公司也是因此而倒閉的。
從劇本中可以看出,如果想投資拍攝這部電影,花費一定不菲,光是膠卷就會是個天文數字。
有這麼多錢,恐怕沒有多少人會選擇投資拍攝一部電影。
現在的市場上不缺電影,觀眾也都認可國外的電影,沒必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可如果不拍出來,就真可惜了這麼好的劇本了。
但杜宇的心情有些忐忑,求助也似的看了鄭正秋一眼。
鄭正秋和他是一樣的想法,看到他的眼色,不由得開始盤算起來,自己能弄到多少現大洋?
費南淡然笑了笑,直截了當的說:“兩位,我這次來,就是打算將這部劇本拍成電影。”
“我知道兩位是最專業的電影人,我想請二位籌備劇組,儘快將這部電影拍出來。”
“投資方麵不用擔心,全部由我負責,初期投資一萬塊,不夠再加。”
“不知道二位意向如何?”
但杜宇和鄭正秋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激動和興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