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宋朝7(1 / 2)

【如果真滿意這場城下之約,那也不會在王欽若幾句挑撥中疏遠準,以澶淵之盟為恥辱。

曆代都視城下之盟為恥辱,這樣的恥辱劉邦受過,李世民也受過,不同的是劉邦無奈選擇相信後人智慧,李世民是知恥而後親自洗刷恥辱。

宋真宗也有洗刷恥辱的選擇:

1.攻打幽雲十六州;

2.相信後人智慧;

他選擇哪個?】

武則天挪了挪身姿問上官婉兒:“你說他會選哪個?”

上官婉兒掩嘴輕笑:“陛下取笑臣呢,先前講漢武帝時後人就提及過這位宋真宗。”

他肯定是選擇封禪以示天命。

聽到她的解釋,武則天嘴畔輕笑目光卻是微沉:她一生曆經兩次封禪,第一次隨先帝以亞獻身份在泰山封禪。

第二次...武則天輕笑,曆來封禪以泰山為首,他偏偏把封禪改為嵩山,以此昭告天下:天命已改,武周代唐。

她撫著發鬢漫想:宋真宗選擇封禪倒是個好主意,隻要後人爭氣奪回幽雲十六州,此次封禪便是名正言順。

不過...武則天以手支顎,鳳眸微眯:宋後人無能,把封禪化為恥辱。

天幕不知古時君臣皆推出宋後續,仍在有氣無力講述:

【他選擇三,向天貸款借點威嚴,給世人展示展示什麼叫做正統。

這種行為叫做——封禪。

為何選擇封禪?

還是那句話,宋在後周政權上立國,沒有蕩新階級重塑製度的能力,是典型的先天不足王朝。

澶淵之盟一結,相當於宋正式公開承認幽雲十六州屬遼,從此在理法上宋不能以幽雲十六州為借口出兵。

偏偏奪回幽雲十六州是宋兩代帝王心願,屬於祖宗家法又是舉國上下心係所在。

古人雲: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宋真宗承認天有二日,不但有違宋立國之本,也引發大義問題:遼有正統資格,那宋遼誰更具天命?

是遼還是宋?】

被戳破心事的趙恒臉色鐵青,無數次想將天幕推出斬之,卻又無可奈何,隻好咬牙繼續聽著:

【自古證明天命最快的是什麼?

封禪,封禪是什麼?

它是帝王‘受命易姓’用盛大典禮來祀天地,樹立王朝執政合法性的必要手段,跟將軍勒石燕然,文官刻碑立傳一樣,都是向天下展耀自己文治武功的行為。

換到天子身上就是皇帝做得出色了,去向上天做工作報告,講講自己的豐功偉績】

天幕語氣帶出嫌棄:【偏偏宋真宗的功績差那麼一點。

為了補齊這點宋朝祥瑞紛紛出土:

陛下好消息,今有‘天書’出土,天佑我宋!

明兒又是陛下好消息,地方百姓有‘祥瑞上獻’,天佑我宋!

....

一連串祥瑞下來,玉皇大

帝改名為趙玄朗,N多年前跟宋帝是一家,百家姓上趙字排第一,彰顯趙家乃天命所歸...

麵對這些祥瑞,宋真宗的態度則是:謙讓拒絕——厚賜遣返——婉拒——答應;

整個過程跟我們過年要壓歲錢一樣,嘴上說著不要,實際上口袋張得老大:快點把紅包放進來呀!】

“哈哈哈”無事一身輕的唐君臣看著天幕動圖笑得不行,程咬金甚至活學活用,把手伸到秦瓊跟前:“哎呀老秦彆拉我,我不到你府上吃飯,真的彆拉我。”

李世民受不了他這般耍寶,忍不住捧腹大笑:“你什麼時候學後人那般戲謔了?”

笑罷他上身微微後躺,讓笑成結的腸肚能舒展舒展,宋真宗謙讓是為展君王禮儀,誰知卻被後人貶得一無是處。

還好...李世民輕輕歎口氣,還好後人未說後唐混亂,否則他會被人踩得毫無尊嚴。

同時他又遺憾後人為何不提後唐,若能多言後唐利弊,他大唐亦能及時矯正重歸正途。

既想知道後唐種種,又怕聽見後唐種種,一時間他心緒複雜,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宋朝的行為就跟今天某些明星,演技不行水軍湊,水軍不行獎項來說話。

隨意得獎的結果就是——這獎項不值錢了!】

趙恒忍不住噴出一口鮮血,手指著天幕直直地倒了下去:

【華夏曆史上共有七位帝王封禪過,六位帝王封禪泰山,武則大帝封禪嵩山。

而宋真宗之後呢?

明大臣上奏請朱元璋封禪,朱元璋兩字:斬之。

誰提議斬誰!

明大臣再上奏請朱棣封禪,朱棣倒給出原因:不敢稱太平,不封禪!

上個不封禪的人是誰?

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理由也是國未安定封禪奢侈浪費,所以不封禪。

看到沒,朱棣對標的是唐太宗而不是宋真宗,既然這獎項已成水貨,那封不封還有意思嗎?

宋真宗之後封禪還有重量的話,‘十全老人’乾隆會錯過誇耀自己功績的機會?

這就跟王甫封冠軍侯後,後人再不桂冠軍侯之名,無他,嫌棄而已】

朱棣鬆口氣:謝天謝地朕自有堅持沒去封禪,否則...朕跟宋真宗歸在一處,實在丟臉。

而冠軍侯本人霍去病卻是當頭一擊:什麼,冠軍侯竟被人嫌棄?

心中湧起幾許委屈,忍不住看向陛下,劉徹接到自己愛臣目光,非常坦蕩地一攤手:“要不待你軍功有成,朕另外封號?

霍去病搖頭:不要,那王甫封冠軍侯跟他有什麼關係?他的冠軍侯好聽,不好聽的是後世冠軍侯。

劉徹&衛青:....

【更重要的是宋真宗封禪也不是一帆風順,他準備東行封禪時,遼特意遣人南下,想要以此為要挾要宋每年再額外多給錢幣。

若不給...】

天幕語氣很玩味:【封禪時遼軍來個邊境三日

遊,那宋真宗封禪舉動不就成了笑話?

宋真宗問宰相王旦咋辦?

畢竟他為封禪還賜了壺美珠賄賂他,如果不行封禪,那壺美珠不就白給了?

不管咋樣收了錢就得辦事,你說吧王旦咋辦?

王旦給的解決方案很簡單:遼要微小之物,咱他給就是,給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受到輕視。

於是宋給予6萬物資於遼,並表明這些物資會從明年歲幣中扣除,得到錢財的遼深感慚愧】

司馬光冷哼:“後人講述實在太過偏見。”

王子明(王旦)未能阻真宗天書之事,是他有負宰相之過。

但他掌權十八載知人善用,為真宗致太平者,是當世全德元老,豈能光撿汙垢之說?

蘇軾倒是看得開:“後人這般倒讓我理解幾分唐人之感。”

見溫公(司馬光)疑惑,蘇軾解釋道:“平時我等皆說本朝遠盛漢唐,如今神跡降臨諸朝共觀...”

剩下的話他未說儘,天幕數次講說宋人評唐之語,若他是唐人聽後定會不滿,如同現在溫公這般,對天幕反駁卻又無用。

司馬光臉色漲紅,猛地一甩官袖氣道:“天幕以後人眼光看我宋,定是哪哪不滿,氣煞我也。”

在他們眼中太祖太宗真宗皆為聖王,在後人眼中卻是不值得一提,想到此他就替官家感到委屈。

天幕語氣疑惑:【慚愧?

宋朝什麼時候修得阿Q法了?學會自我精神勝利了?

且不提遼有沒有感到慚愧,次年宋交付歲幣時,宋是10萬兩銀加20萬絹一分不少啊。

難怪遼看到宋有錢人做派,吵著鬨著要提高歲幣。

我要是一國之主,我隔壁鄰國是大宋,我做夢也會笑醒了好嗎?

這哪是敵國啊,這分明就是財神爺嘛,難怪財神爺趙公明姓趙不信秦呢,想要錢了,直接擺三炷香插到宋真宗跟前:求財求財求財!】

雖然長生天嘴上不擾人,但忽必烈卻聽得非常仔細,聽到重要處甚至親手記下。

自他即位後就曾考慮如何取士,在他看來孔子之學虛名無實,於國不利。

恰逢許衡求見,見後他確認儒學無治之術,經天幕講述後更是確認:學儒的文官多不通世務,難成治之才!

【至於宋臣會不會阻撓,給錢的主意不就是他們出的嗎?

他們那麼善解人意怎麼會阻撓呢?

嘖嘖,給錢割地不就是宋文人的拿手好戲嗎?

反正不是自家的,崽賣爺田不心疼】

秦始皇以為天幕要說宋文人種種,沒想到他話一轉,倒誇起宋真宗來:

【其實宋真宗並非沒有功績,在封禪前可以說是有所作為,如消除地方割據隱患,為官員增加俸祿,善納諫言等等。

特彆是推動占城稻、綠豆種植,其中最重要的是占城稻,早熟耐旱不擇地而生,更重要的是產量遠高於其它稻種。

宋朝百姓沒大規模餓死,占城稻當屬首功】

早熟又耐旱高產還不挑地?

十一字精準地打在宋以前的君臣心上,連呼吸都重了幾分。

李世民騰身而起,急不可待地跨步到天幕跟前:“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劉徹:“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秦始皇:“請問神跡占城稻在何處?”

一句句急切的話彙聚成彈幕劃過田羽跟前:占城稻曆史?

田羽一愣,他怎麼知道占城稻曆史?

咋回事?總有這些莫名其妙的詢問?

他心中不耐但還是利索地點開百度,隨口道:【占城稻是占城人培育的良種啊!

此稻在安南、占城、柬埔寨,哦也就是真臘都有,屬於印支半島稻種】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望著天幕上圈出來的印支半島,心中思緒漫開:海外有良種,那是否還有其他良物呢?

劉徹想起張騫帶回的各色作物,心中決定待樓船可遠行時,單獨遣隻船隊收羅海外作物。

不管有沒有用,先拿回再說!

天幕沉沉歎氣:【但是這些政績都抵不上澶淵之盟後的荒唐。

如果說白登山之圍、渭水之盟都是以錢財換時間,以圖來日壯大反擊。

那麼澶淵之盟就是給宋君臣的一顆定心丸。

這顆定心丸讓宋君臣好像找到一條安生大道,隻要花錢就能解決江山安危問題】

看著天幕上一行碩大的墨字:‘錢算什麼,掏的又不是老爺的錢,拿去!’

秦始皇無奈地搖搖頭,後人真的是....全方位嘲諷宋朝君臣啊!

他正想著宋製,殿下李斯出眾直言:宋不能除舊布新,是缺法家啊。

說著兩眼期盼地望向秦始皇,眼中不斷傳遞:陛下陛下你看,這就是重用儒家的結果,儒治國真不行,還是得看法家!

當年商君變法時難道沒有舊弊嗎?

有,但商君還是變法成功,可見百家之中唯法有此魄力。

秦始皇看著不斷展示自己很重要的李斯:....

【向天貸款後宋真宗君臣沒有進行軍製、製度深化改革,而是今塑像去金一萬兩,明建宮二千六百座,所耗花費多少?

哎呀,這些都是微末之物,證明朕是君權神授,就說明大宋‘鎮服四海,誇示外國’啊!

與宋統治相比,把積蓄揮霍殆儘,又有什麼關係呢?】

天幕精準吐槽一句;【宋真宗一朝君臣如跳大神的鄉下騙子,朝廷有病不醫治,反倒手拉手呱唧呱唧求仙問道。

這簡直比秦皇漢帝還可怕,至少秦漢兩朝沒留下史書評語‘一國君臣如病狂。’

也怪不得群臣給宋真宗選諡號時,最先把‘玄’字作為第一選擇。

上一個得玄之人是誰?

唐玄宗】

秦始皇&劉徹:…你不愛我了

後人。

李隆基狂怒:天幕你禮貌嗎?你禮貌嗎?

說宋就說宋,彆扯我大唐,你口中的唐玄宗已死,現在站在你麵前的是唐明宗李隆基!

他的誌向天幕不知,還在不分對象插刀:【或許是臣子也跟著跳大神原因,所以在諡號上給了趙恒幾分臉麵,把玄換成了‘真’,即:為人好玄虛】

天幕無差彆對待讓宋朝君臣大怒,趙禎一掌拍在案上,眼底殺氣四溢:先皇親統戎師,憂勞萬務,對外讓中夏偃戈,西裔稱藩,對內讓疆畝耕耘,使丞民老幼得全其生,此乃聖舉,爾等後人即使不屑先皇也當敬先皇之德。”

呂夷簡更是直言:“我太祖、太宗真宗皆有堯舜之資,禹湯之智文武之德,爾等後人知什麼,就在此胡吠亂語,當誅當誅!?[]?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宋君臣怒氣化為彈幕飄過田羽眼前,可惜田羽懶得得,直接照念PPT:

【他們君臣跳大神的舉動徹底改變朝廷治國格局:

趙匡胤時期:抑武重文;

趙光義時期:文治靖國;

趙恒時期: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曆代中唯宋是純正文人治國,自宋真宗起宋廷幾乎不殺士大夫,多了不起的舉動】

天幕語氣幾乎嘲諷拉滿:【但對百姓則卻恢複了消失上千年的‘醢刑’:把人剁成肉醬;

同時杖死、腰斬、釘死、五馬分屍、淩遲處死等等刑罰一一上演,全麵展示什麼叫做小樣還有兩副麵孔】

聽到各類殘忍肉刑,劉恒忍不住皺眉:“宋士大夫忘記儒家善治百姓嗎?”

宋傳不過三代,就要靠重刑壓製百姓?

他臉色凝重,心中將漢與宋仔細比量一番,忽然發現宋治天下之法乃是讓百姓養天下士人,如此一來...劉恒將手中絹帕放進袖袍,嗤笑出聲:“難怪宋廷要用肉刑鎮壓百姓。”

百姓活不下去會做什麼?

劉氏天子再明白不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抱著與士大夫治天下治的家法到仁宗時,文武雙全的武幾乎被文壓製到底,變成了瘸腿朝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種栗。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唐朝想要萬戶侯要奔赴邊疆,而宋朝隻需讀書就能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並且為安天下士人心,宋廷會因地製宜進行錄取。

即西北諸子不擅長詩詞歌賦,那朝廷就給予特殊照顧,也就是‘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經學者’。

所以在宋朝隻要登上科舉梯,什麼都可以得到,畢竟宋朝講究的是為官三年後,按常例升遷一級,隻要不做錯事就能恩蔭家人,這樣爺蔭孫,子蔭門生親友,不出十年朝廷各個機構都有我的人,多好!】

再次聽到勸

學詩,各朝武將臉色非常難看,張遼等武人更是冷哼:“難怪後人要言宋瘸腿。”

武人以命相搏換得地位錢財,宋帝卻說什麼讀書應有儘有?

沒有武人打天下,你哪來的地結千鐘粟?

哪有地盤來造黃金屋?

曹操聽到張遼等人冷哼,大笑道:“操不是宋帝,此間更不是宋朝,無論是我魏還是蜀吳,我三家都是廉名者得升遷,有罪者降黜,無功過者留原職,定不會如宋那般混亂無紀。⑽_[]⑽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之所以要提到孫權劉備,是因此時麵對的是後世宋,在外敵跟前須得同心對敵,如此這般才能不使異心者另張旗幟,

聽到主公直言,張遼等人紛紛讚言:“那宋帝小兒怎能與主公相比?

主公辨彆賢愚,更以公平激勵人心,我等皆服主公!”

【路走的人多了,那這條路肯定是條安全的好路。

在光明的召喚下,宋參加科舉的士子逐年增加,到宋仁宗嘉祐時高達四十萬,能進京科考者高達數千人。

於是這嘉祐二年的進士科,直接卷出最耀眼的千年科舉榜單——龍虎榜】

天幕貼出榜單,曆代君臣舉目望去: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修堤愛好者,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蘇轍:同唐宋八大家之一,哥哥被貶弟弟撈,共同上演兄弟佳話;

二程:程顥、程頤皆為理學創始人,開創洛學;

張載: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先生;

章惇:神童之名.....

曾布:…

榜單一出剛剛還盛怒的宋殿紛紛瞄向天幕,期望自己在榜。

文人相輕,能上千年科舉榜豈不說明自己乃文治之典範?

一時間遺憾者有之,興奮者有之,除了...除了蘇軾。

蘇軾不可置信地看著天幕:什麼叫做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他為官那裡錯了?這麼惹人嫌?

陷入自我懷疑的蘇軾轉向弟弟:弟啊,你咋看?

蘇轍臉色僵硬:兩眼看,我想知道弟弟我要怎麼撈你?

不對,這撈字怎麼怪怪的?

【這一屆進士科百花齊放,有改革者亦有文學大師也有官員支柱者,堪稱仁宗朝大臣精華所在。

宋朝取士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網羅人才,而是為把天下讀書人綁在宋朝這艘大船上。

為了多取士,宋廷多次開‘特科’、‘恩科’給予士子機會,有士子長得黜落,憤怒之下轉投西夏,率軍重創母國。

從此宋廷吸取教訓,能進殿試就不黜落人才,誓要與天下士人共建美好大宋】

趙匡胤神色麻木:到底是那落榜士子厲害,還是宋軍備不行隨意被人廝打?

天幕語氣糾結:【在宋朝高中進士是榮耀,榮耀到殿試後就授官,但這樣的官員腹中有才,但對地方行政的能力而言...往往如

空中樓閣。

唐進士要先入幕僚實習,使其具備基層實操經驗。

而宋代選出的官員誇誇其談者甚多∞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實踐能力匱乏。

能力匱乏又不辨品德,宋朝官吏怎麼不貪汙腐敗呢?】

天幕話題一躍:【更何況科舉取士多,卻多不過恩萌人數。

宋朝與曆代相比,推出了一項特殊的推恩蔭補製度,簡稱恩蔭。

跟唐朝恩蔭嫡子製不同,宋朝恩蔭要求要廣泛得多。

趙匡胤時期:根據不同職位,如六品或五品以上,並連任兩屆後,便可以獲得恩蔭資格。

趙光義時期:放寬恩蔭範圍,如追封父祖妻子,恩及子弟、親族、門生等;

並且每次恩蔭人數職位各不同,掌握中樞的宰輔大臣,可以恩蔭門客、門生等,每次可多達十人。

像三公、宰相之子,可以恩蔭充任中央六部各寺丞;使相、參知政事、樞密使之子,恩蔭可以擔任太祝或奉禮郎】

嘶~劉邦倒吸口冷氣,宋朝大氣!

他為集權日夜耗費心神,而宋朝皇帝竟然把各衙役主事職位給了出去。

真是…劉邦摸了摸自個胡須,半響找不出詞來形容宋朝作為。

當過亭長的他太知道這些主事代表什麼:看看他漢家丞相蕭何最初乾什麼的?

沛縣主吏掾!

敬伯(曹參)呢?

沛縣獄掾!

當年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吏鼓動沛縣起義,最後又助他拿下天下。

在各地郡縣裡,能最快最容易辦成事的,不是郡守縣令,而是各色小吏!

劉邦抄起酒杯喝了口酒,對呂後感歎道:“宋皇帝心真大,竟然直接給官員培育門客的機會。”

呂後翻白眼:什麼門客?後世不興那叫法。

【趙恒時期:恩蔭名目泛濫如洪水,每年皇帝誕辰開恩蔭一次,每三年逢郊祀時一次,官員告老得恩蔭一次;官員去世時上遺表一次;

其餘承天節、南郊祭祀恩蔭則看宋皇帝是否開恩蔭資格。

總體來講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就出現奇葩現象:在繈褓裡嬰兒已列簪紳之列,還未成婚的男子就有蔭子資格。

科舉+恩蔭和其他入仕途徑,讓宋從中樞機構到州縣幕職的大小官位,都變成了文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