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董仲舒費力地聽著天幕講述,他構建的天人感應中,凡人君為政有失,會使天地陰陽失調、五行失序,上天定以災禍譴告。
他提倡天人感應是為了讓人君內視反聽,正確判斷是非,達到‘知天’目的。
他聽天幕講述半晌,又覺得他天人感應並無錯,曆朝更迭幾乎應對了天象大變。
由此可見國家好壞能對應天象,隻是...想到天幕展出的數字比較,喬木乃天象關鍵之處。
但...他要怎麼重新構架儒家理念?
什麼理念能讓陛下信服,讓天下人信服?
頭禿!
【小冰期形成原因還在進一步研究中,目前還沒有完全定論,天文學家表示:小冰期與太陽活動有關。
從元中期起太陽活動兩度變弱,太陽黑子數值變低,地球接受的輻射減少全球氣候降低,進入小冰期時期。
地質學家表示:小冰期由赤道附近的印尼亞薩馬拉斯火山爆發開始。
1257年(宋理宗寶祐五年)薩馬拉斯火山爆發出曆史最危險級彆,直接改變夏季氣候,變得異常冰冷,使全球洪水不斷。
同時受爆發遺留物硫黃影響,次年歐洲冬季溫度升高,霜凍僅有兩天,而華夏氣溫下降0.7℃到1℃,西湖罕見結冰。
自薩馬拉斯火山爆發起,全球火山就不斷爆發】
天幕很利索地貼出一排排證據:
5級火山爆發(相當於8.7級):
弘治十三年北美洲聖海倫斯火山爆發;
崇禎十四年印尼阿武火山爆發;
7級火山爆發(相當於9.8級地震,8級火山爆發可形成陸地):
萬曆一十八年秘魯埃納普蒂納火山爆發;
萬曆三十八年:希臘的錫拉島火山爆發;
清嘉慶一十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這年全球是無夏之年);
...
看著天幕上一排排冰冷的數字
,康熙驚怒交加,原來山水間代代相傳的歌謠是真的?
相傳長白山山神不喜長年寒冷,偷日火使長白山噴出無數紅漿,企圖改天換日,結果惹來神怒降罰,將長白山削減...(五代十國時期長白山爆發事件)
他深吸口氣勉強穩住心神,現在不是分辨傳說的時候,而是...嘉慶一十年,嘉慶是第幾個大清皇帝來著?
【火山爆發是持續災難,爆發時間從數十日至幾年都有。
但火山噴發與小冰期有何關聯我們未知,已知的是火山頻繁爆發,的確助長了小冰期降溫。
這次降溫不單單是華夏遭殃,而是全球性降溫,元朝十年九荒,百年餘年裡有87年都有饑荒記載,大範圍饑荒9年,中範圍饑荒20年,小範圍饑荒58年】
忽必烈:...大元那麼多災荒他怎麼不知道?
長生天,你胡言亂語!
天幕似乎不願把話題講得太沉重,把話一轉說起元朝酒令:
【經年災荒讓元朝成為曆史上禁酒最頻繁的王朝,曆代元帝幾乎都下過禁酒令,就是為了緩解糧食短缺問題。
我們現在看元那裡有災,直接看元禁酒之地,哪省解開酒令就表明當地災情已過,民眾已安頓好生活。
所以元人自己寫詩:‘河南禁酒河陽飲,醉醒相看總有情’的局麵】
房進貼心地放了一小段動畫,給大夥醒醒腦子:
河南擬人咽著口水看河陽擬人咕嚕咕嚕大口喝酒,想要上前品嘗卻被‘禁酒令’三字擋住。
河陽擬人醉眼蒙矓的想邀請河南同飲,又被‘禁酒令’三字擋住。
看得真正的河南人:...河陽不是河南屬地嗎?
一地不同令,元朝禁酒令禁得這麼細致?
【而歐洲呢?
元惠宗元年起,西班牙、葡萄牙饑荒輪番上演。
同時黑死病又肆虐歐洲,5年內歐洲人口銳減2500萬。
到明朝時歐洲更是高達十餘次大型饑荒,造成原因就是火山噴發及小冰期】
天幕輕歎:【非常慶幸接元的是明,慶幸華夏出現猛人朱元璋,自南向北大一統華夏,否則在小冰期籠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會因救災不及時而喪命。
因明清時期不僅有小冰期,更有火山噴發帶來的地殼運動——地震
天幕貼出一張受災數據,看得明清兩朝帝王瞬間變了神色:
明朝水災1034次、地震1159次、旱災728次、雹災243次、蟲災197次....
清朝水災1581次、旱災652次、地震605次、蟲災257次、雹災...
李世民神色劇變:怎麼可能?按後人之意明清豈不是年年遭災?
他下意識地捂住胸口:天佑大唐,天佑朕!
上千次災患啊!
房玄齡等人深吸口氣,試著推測明清災患:“天幕並未標明災難大小,若全是大災怕是....明清
定然撐不了百年國祚。”
所以後人有誇張之語!
【這是史學家根據各類省方誌、縣方誌,及部分文人文集、史料等資料統計出來的數據,可看出明清時期災害頻繁程度前所未有。
我國曆史上地質災害最厲害的是:夏末、商初、周初、兩漢、西晉、元初、明清、民國,加上現在共9個時段。
從數據上看以水災、旱災、地震為三大災害;清則是水災、旱災及疫病為三大災害,無論何種災害,其地震次數皆高於曆朝總和】
天幕頓了頓繼續道:【眾所周知全球岩石共有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及南極洲板塊。
除太平洋板塊全部浸於海洋外,其它板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各板塊交界處正是地殼活動帶,每當地殼運動時板塊交界處容易出現擠壓、斷裂等現象,即火山噴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華夏大陸是南北板塊拚合而起,所以山東、安徽、河南、陝西、甘肅、四川等地區都是地震帶,而明清進入地震高發期】
天幕貼心地貼出輿圖,看得明人幾乎暈死過去,怎麼大明全是地震。
百姓捂臉泣嚎:小者地裂大崩城,死者無算十三生,去年冰雹打禾嫁,雹大如魔人已驚...我欲叩天淚沾纓。
【明代是地殼運動高發期,就連不是地震帶上的上海浙江,也發生超過20次地震,最高一次在嘉靖一年浙江定海5.5級地震。
到清朝時地震雖有減緩,但地震發生位置卻超出我們認知,如不處於地震帶上的湖北,也發生過多起地震,幸運的是湖北震多,但破壞性比其他震源帶小】
天幕雖然疑惑,但沒有深講,而是把大型地震標出:
明憲宗成化三年四川鹽源6.5級、弘治十三年昆明東南宜良6.8級地震。
萬曆元年甘肅岷縣6.8級地震;
武宗正德九年雲南大理6.5級地震;次年雲南鶴慶7級地震,雲南大理6級地震;
萬曆三十一年福建漳州、泉州一帶8級地震;
順治十一年六月八日甘肅天水8級大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山東郯城8.5級大地震,波及半個華夏疆域。
康熙十八年七月一十八日河北三河、平穀8級大地震;
康熙三十四年....
朱元璋深吸口氣,按下顫抖的手沉聲下旨:“傳旨天下,朕一統華夏使天降福澤,特為大明預知災患時日,此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說罷又悄然吩咐錦衣衛幾句,才看向天幕:後人,明如此多難,你為何要宣告得天下皆知?
他心中歎氣:罷了,好歹後人還誇了咱一句,就憑這句大明也倒不了。
明朝朱棣、朱瞻基等亦是如此,在皇帝強壓下,朝廷機器全部動起來,不斷遣人安撫民心,力使大明穩定。
清
玄燁&胤禛&弘曆等清朝帝王:
“來人傳朕命令,大清乃大一統王朝,神特賜福與大清,朝廷免稅一載,督使各府衙門安撫百姓,勿忘春耕。”
一條條皇令不斷下達,期望以免稅安撫民心,玄燁等人望向神跡的眼,不再是激動而是警惕。
【地震是世界上最可怕、破壞性最大的災害,世界上每年會發生約500萬次地震,大多地震感知並不強烈。
震感一旦強烈就意味破壞】
天幕語氣有些發沉:【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對地震了解僅限於課本、電影,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驚醒了我們,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可怕的災難】
曆代人張大了嘴看著天幕山搖地動,無數人驚惶失措,往外跑去,幾息後數丈高的樓轟然裂開化成廢墟...心軟的民眾捏緊拳頭大喊:“跑啊!地龍來了,快跑啊!”
看著山石滾滾往下落,即使知道後人聽不見,蘇軾還是忍不住大喊:“往右往右跑,避開石頭,避開石頭!”
蘇軾眼睜睜地看著天幕山崩地裂,天地被黃色塵土覆蓋,待塵煙散開時,已是滿目廢墟。
無數人在哭喊,用手挖掘掩埋在牆下的幸存者...
“是地龍...是地龍翻身!”中年人雙腳一軟跪倒在地號哭不止:“地龍翻身天降災禍,救救他們,救救我妻兒,救救我母親,誰來救救他們啊!”
旁人急忙扶起他:“你發癔症了?那是假的。”
中年人用力掙紮,額上青筋暴起:“不是假的,我妻兒被埋在屋下,放開我放開我,我要進去救他們。”
有老者見了搖搖頭:“可憐人呐。”
天幕影像仍在繼續,穿著綠衣服的軍人從萬米高空跳下,隻會爭分奪秒進入災區,無數民眾自發入災,醫生集結奔赴災區救人....乞丐捐錢,寺廟破戒...
國家不計一切代價救災,全國上下捐錢捐物,期望能幫到災區,但...地震帶來的傷痛永遠無法消除,明亮可愛的小書包永遠等不到它的主人,父母在廢墟中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夫妻分離,父母失蹤...
一幕幕影像看得人淚眼不止,無數人才知原來地震是這麼可怕,一瞬間就吞掉無數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