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龍鳳豬組合13(2 / 2)

當他看到天幕上一串串戰爭數額時,隻覺心痛難忍,百姓身上又要加賦多少負擔?

正當汲黯準備進諫勸解時,還年輕的霍去病突然插話:“陛下,先去聽陛下與舅舅交談,對付匈奴實行換馬不換人,一人帶兩匹馬快速突襲,馬累了就換一匹。

咱們大漢馬匹夠嗎?”

劉徹上升的怒氣值被打斷,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少不了你的馬!”

得到回答的霍去病也不懼他火氣,挺直了身笑嘻嘻地拱手道:“謝陛下!”

說完起身掃過天幕,兩眼湛湛地看著舅舅:這就是他來來來的打法!

他抬起手,按在胸口,感受著胸腔的挑動。

是的,就是這樣,他喜歡這樣的打法,不用思慮太多,隻要作為利劍一往無前即可。

衛青見他灼灼發光的眸子,心中憂愁,此法雖好,但對身體太過損傷。

他有心壓製外甥,可是卻又說不出口。

唉,該怎麼勸他?

【因為有史書記載:衛青出兵前,受到漢武帝叮囑:李廣老了,又數奇,彆讓他對上單於,否則怕達不到戰略目標。

數奇:指命運不好,遇事多不利。

漠北一戰,若不是李廣多次上奏請戰,漢武帝不會讓他帶軍出征。

看看李廣在漢武朝參與的戰鬥:

元光二年,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伏馬邑攻匈奴,無果而返。

元光五年,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軍敗,被俘逃脫。

元狩二年,郎中令李廣皆出右北平,因公孫敖、張騫迷路失期,李廣率軍迎左賢王,斬匈奴三千,損失三千士卒。

元狩四年,隨衛青漠北決戰匈奴,迷路失期自殺】

未來的廷尉張湯皺起眉:按此履曆,李將軍的確達不到封侯條件。

漢家律法,對於將軍的軍功,並不單單看斬殺數。

二是要把殺敵數減去自身損失後,才能核算斬首功績,評定賞賜。

李廣損失三千斬首三千,功過相抵,怎麼可能封侯?

他身旁的汲黯卻突然想到,李將軍在做遼西郡守時,曾誘降羌人八百,待羌人入城後又反殺了他們。

再聯係到李將軍平時打仗的作風,不由苦笑:該不會李將軍出征從不帶匈奴導向吧?

有殺降先例在,哪個匈奴人敢給他帶路?

劉啟聽著李廣二字,嘴角一抽,吳楚反叛時,李廣跟周亞夫平叛七國之亂,獲得功勞甚重。

隻是可惜...劉啟冷冷笑出聲,空有武力沒腦子的蠢貨。

他仰頭起,眼底閃過暴虐,七國之亂時,為穩住梁王抗敵,以

皇太弟為餌,許千秋後傳位於他。

竟然敢接受梁王授印,朕還沒死呢,就這般急著侍奉梁王了?

若不是公孫昆邪哭求,根據不願讓李廣上任上郡太守。

即便大漢再差武將,他也不願要沒眼色,看不清政治的武將。

【基本上從元光到元狩四年前,漢武帝也算得上重視李廣,凡對匈奴的重大戰役,他都有參加。

但李廣在重視麵前打不出成績,抓不住機會啊!

反而讓人嘀咕:這人是不是命中帶衰,帶著大漢打不了勝仗。

李廣一心想封侯,不是因為他迷路,而是因為無戰功,封不了侯。

古時在不熟悉的地方打仗,迷路可是太常見了。

像亞曆山大大帝,在東征時,就因為迷路,差點困死在伊朗和阿富汗交界地。

黃金家族打西方時,因為迷路打到斡羅斯,打完發現:不好意思,打錯人了,於了又重新調轉方向前進·。

更彆提漢朝公孫敖等人,幾次大漠無功而返的旅遊事件。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衛青霍去病,能分辨匈奴位置,還能下達準確的命令追擊匈奴。

特彆是霍去病這個開掛的金手指,自帶人形導航,匈奴在哪他就出現在哪的BUG。

曆朝難得一見】

劉徹覺得委屈,他說李廣數奇難道有錯嗎?

他是天子當然沒錯,有錯的隻有李廣,再則朕一次次地給了你機會,你自己不爭氣怪朕何事?

不感激朕還敢怨恨朕?

死吧!!

想起匈奴廣袤的國土,秦始皇隻覺頭疼,大秦立國根基便是在西戎手中搶奪,在秦德公前,曆代先君都主動與戎夷交戰。

而自大秦將目光轉向東方後,麵對義渠等戎夷部落,都是由攻轉守,以抵擋殺擊為主。

而今到了他一代,又要開始主動攻擊匈奴。

他揉了揉額頭,罷了,待天幕結束回史閣看看先祖手冊,期望他們能給子孫留點有用的東西。

朱棣盯著大明月輿圖,暗自琢磨:先帝時兵力以長槍為主,他在滁州馬場上建立騎兵,隻是...

他擰緊了眉:隻一處馬場不夠啊,朱棣指尖滑過輿圖,最後定到江淮地區,不若在這幾處建立馬場,讓太仆寺負責?

聽見‘黃金家族’四字,朱棣一愣,黃金家族是誰?

難道是大元?

【李廣打不了勝仗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打仗方式,不適合漢武帝時期的大型團戰模式。

漢家自高帝起,對匈奴便處於防禦態度,對將軍的要求就是:守住邊境,不讓匈奴進城,就是名好將軍。

看看與李廣同期的‘不敗將軍’程不識對他的評價:

李廣治兵簡便易行,然而敵人如果突然進犯他,他就無法阻擋了。

因為無軍紀,他的士卒倒安逸快樂,因此甘願為他

拚死。

所以李廣走的‘羊群效應’路子,匈奴當前,他用自身膽氣帶動兵卒打仗,對於文景兩朝的環境來說,他就是個合格的將軍。

到了漢武帝時,國家戰場擴大,需要的不是防守將軍,而是有統戰意識,能將大軍整合並分析、判斷敵人蹤跡的將軍。

李廣鬆懈的風格放到一萬騎中,他有統戰能力嗎?

不能,如果說衛青、霍去病走的是‘多人戰鬥路線’,那李廣就是領著兵‘一個人在戰鬥’,他的個人騎射長處,彌補不了統戰的短處。

在戰場擴大的草原上,想要繼續‘亂拳打死老師傅’,怎麼可能乾得掉匈奴人?】

趙匡胤點點頭,非常認同天幕所言:當今用兵,當以正兵以對,但越大型的戰鬥對統帥的要求越高,正所謂可握則握,可施則施,千變萬化,使敵莫知。

他身旁的趙光義聽罷,感歎道:“哥,你倒說得輕巧,隻當一點,遇見敵人時,進攻或者撤退,其平衡把握何其難也?”

史上多少將領,僅憑‘可握則握’一條,便能拉開無數條鴻溝,否則能進唐朝武廟的,怎麼才有七十二人?

能入選武廟的人,無不是會判形勢、斷局勢,使謀略、布計之人。

乃世間傑出之人!

前些年哥進武成王廟觀幸,認為白起殺降,無武德之風,不配享廟,讓人移去。

還引得官員一片爭論。

那他呢?趙光義摸了摸自己臉蛋,白起都不配享配武廟,那他要怎麼立功?

古人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後立言。

他能立什麼?

【因太史公將李廣經曆寫得夠精彩,再加之一句文人自哀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唐詩,讓李廣受到許多矚目。

又因他跟衛青、霍去病兩個開掛的人放在一起比較,更顯得他可笑無能,到了現代,還有了個外號‘迷路候’。

但李廣對當時的漢朝百姓、士兵而言,他儘到了自己作為守將的責任,保衛大漢邊境不被匈奴掠擾。

因此他死後,百姓、部下傷心大哭,他是個殺匈奴的大英雄,對部下而言,亦是身先士卒的將軍。

他隻是舊時代的英雄,而不是新時代的適應者】

又是唐朝?

秦始皇心一動,李世民的唐朝怎麼回事?

是要將曆朝曆代寫個乾淨嗎?

他身上還有唐人潑的‘孟薑女’汙水呢!

可惜...他搖搖頭,遺憾不能麵見唐太宗李世民,否則他定要好聲與他說道說道(按著鹿盧劍的手)

而秦殿中的王翦心中卻五味雜陳,馬上建功,是將軍畢生的追求,為了理想他們馬革裹屍是他們最崇高的命運。

可後人卻用遺憾的語氣,說李廣是舊時代的英雄,語氣溫和甚至帶有憐惜,可同為將領,他並不喜歡這樣的評價,為將者,要的是馬上橫刀縱天下,而不是歎息似的遺憾。

王翦微微合上眼,嘴角溢出絲絲苦笑:他日陛下打匈奴時,他是不是也被新時代所拋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