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龍鳳豬組合17(1 / 2)

【錢幣改革屢屢受挫,但是國家需要錢,他劉徹也需要錢,怎麼辦?

他有SSR卡——桑弘羊啊!

在元鼎二年時,桑弘羊就開始對國家施行均輸法。

均輸法跟大流士政策略有相似,但對貨物利用率更為高效,在不加成本的基礎上,通過貨物流通,達到為國家增加利潤的目的;

在全國設均輸官,將當地原本要送到京城的貢物,如吳越的竹、蜀中的布、荊揚的皮、革等,都到運到價高者地方賣掉,把所得錢財送回朝廷。

簡單講就是‘西漢版的物流買賣’。

這番操作下來,大漢國庫壓力大緩,甚至漢武帝還能連續三年出兵,將羌、兩粵、番禺給痛揍一頓】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宴上年輕的郎官上,SSR卡?

上個卡還是衛青與霍去病,而眼前僅傳過以‘心算聞名’的青年,竟能媲美衛霍?

主父偃心裡酸澀,陛下手下的能人太多,他要如何才能保持‘有用’?

而劉徹驚訝地看了眼沉默的桑弘羊,心底讚美自己:不愧是朕,就是厲害!乃大漢伯樂也!

心情甚好的他笑問:“感覺如何?”

桑弘羊回過神,麵上壓製不住激動,說話時微微發抖:“全賴陛下提拔!”

他想再講些什麼,卻說不出口,隻能深深躬拜:“臣能與陛下共舉千年不世之功,是臣幸事也!”

在重農抑商的大環境下,他商人子能受到陛下重用,難道不是他的幸運嗎?

天下有多少人對這幸運求而不得?

秦始皇記完均輸法,環視完殿內後,突然意識到大秦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秦曆代重商抑農,與商計並不精通,而今朝廷掌六國資源,六國有重商之國,亦有重農國家。

僅靠統一文字、度量衡根據達不到整合六國目的。

要如何利用天下山川水澤,為朝廷為民謀利,是當務之急,但...朝中似乎並無精通此道的臣子。

秦始皇修長的食指緩緩敲過案麵:他缺一個大秦桑弘羊!

黝黑的眼眸掃過殿內眾臣:諸子百家誰對經濟最通曉?

“李斯”秦始皇抬眸對逮著半截麵具的人道:“傳詔,尋計然學派傳人,以賢禮迎之。”

李斯頓了頓,拱手領命“唯!”

而其他百家博士臉色有些微沉,競爭對手又多一家。

幾息後又恢複自然,計然學說,他們並不懼之,一則各家都吸收過其他學派學說,每家都曾涉獵經濟篇相關。

二則計然學派不是顯學,以往六國朝廷中並無計然傳人,想必早就斷絕了學說,不存世間。

正安心時,就聽得有人突然進諫:“陛下,秦有計然傳人。”

什麼?

眾博士聞言一驚,怎麼可能?

舉目望向進諫的人,竟然是廷尉李

斯?

李斯沒理會身上視線,慢慢地將憶起的畫麵道出:“綱成君當是計然傳人,臣昔年在其宅中見過《計然子》著著。”

即便不是計然傳人,也定然精通計然之道。

秦始皇一愣,他的綱成君?蔡澤?

蔡澤曆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三朝,在鯨吞六國時,曾為他出使燕國,使太子丹來秦為質。

兩月前因病辭呈,他特賜綱成君以全君臣之誼,沒想到他竟然是計然傳人。

當年點他勸範雎月滿則虧之說,名傳天下,被曾大父拜為相國,向東滅周。

月滿則虧…秦始皇一頓,心底升起幾分黯然,對方稱病是假,急流勇退是真。

難道朕如此不可信?

他黝黑的眸子地掃過李斯,沉聲道:“你對計然之道知多少?▽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計然家又叫輕重家,是朱陶公範蠡的先生計然所創。

其核心主張是:國家應該發展經濟,用物流為輔助,達到農業商業俱利,從而使國家富裕。

具體經濟措施為:使貨物流通全國,帶動各方行業的同時,一定要仰平物價。

同時要輕百姓賦稅,修建各方水渠,使農業振興。

他跟純粹商人重利不同,行的是商農並重,或是說商業輔助農業,使國家富裕強大。

秦始聽罷一挑眉尾:難道桑弘羊是計然傳人?

正想著就聽見天幕語氣驚歎地講道:

【兩年後桑弘羊正式任大農中丞,建議漢武帝再次行第六次貨幣改革。

有SSR卡相助的漢武帝,終於實現良幣驅劣幣,將五銖錢穩穩地流通於市場上,被民間接納使用。

這個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的作法,是將天下鑄幣權、銅礦所有權,全部歸於朝廷。

再將鑄幣過程一分為三:

均輸官將銅材和□□運往京城;

鐘官負責鑄幣技術類工作;

辨銅官負責分辨銅種及錢色審查;

從源頭上掐斷民間私鑄貨幣,又提高偽造成本,將五銖錢重量定為35-4克,把鑄幣變為虧本買賣,使民間逐漸拋棄鑄錢營生。

成為良幣的五銖錢,成為每個朝代都抄的標準作業,流傳華夏近740年,直到唐朝改鑄開元通寶才將其替代】

劉桓麵色複雜地長歎:賈生(賈誼),你當年的政見,在朕孫兒手上實現了啊。

他從袖中取出絹帛,虛按在口鼻上捂住咳嗽聲,眸色淡淡地望向黝黑無光的宮壁,神情有幾分恍惚。

那時的賈生...他還記得當初他力陳大漢利弊時的神情。

神采自若、意氣風發...‘陛下,錢幣收回朝廷的好處有三...落在天下的惡處有七...’

在大漢山河前,賈生將民生分析得鞭辟入裡,可惜他不能采用,不僅不能用他還將鑄幣權下放。

漢家最大銅山在諸侯王手中,他怎麼要回?

劉桓再次用絹帛捂住咳嗽聲,胸口急速起伏,嘴唇微張,大口地喘著氣: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職責,他能做的就是將地基打好,讓後世子孫走得更順便遠。

為皇者,應對治下民生政治,有清晰的認識,遏製自己欲望,不做不該做之事。

?南漳的作品《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開元通寶?

聽到唐幣名稱.李世民心緒複雜,錢幣是耶耶武德四年下令所鑄。

設計通寶時,他與耶耶、隱太子聚在一起商討唐幣該如何定製,才能彰顯大唐氣魄的同時,又能取代漢五銖錢。

討論數次後,父子三人一致認為,錢幣是國家象征,也是天下人對大同世界的期望。

所以他們將錢變為通寶,想讓天下人知曉:他們手中的錢,不僅僅是錢,而是流通的寶貨。

為使大唐第一枚錢幣完美,他甚至拜訪書法名家歐陽詢,請他親手寫下‘開元通寶’四字。

期待著大唐的百姓,能生活在寶貨蜜糖之中。

而今...李世民憶起往日,心思恍惚,悔嗎?

不,他不悔,玄武門政變中,他亦是兵行險著,但凡有絲差錯,他的妻兒、臣子,已不複人生。

李世民掃過殿內,目光從複雜歸於平靜,既已做下,他不懼後人言。

【搞完貨幣的桑弘羊,在元鼎五年又上奏漢武帝:陛下啊,你先前搞的‘算緡’、‘告緡’政策該停下啦!

不停國家就沒啦!

漢武帝挺胸回答:我不】

劉邦看到天幕上圓滾滾的黑彘,得意洋洋地扭著屁股拒絕,差點一口水噴到蕭何臉上。

他嘴角抽了抽,十分不解:“徹兒難道自小身體不好?”

所以他爹才取了彘兒小名?

期望他能身體健康,性格勇猛?

如果真這樣,這曾孫所作所為還真對得起彘兒一命。

嗯!得真好!

劉啟:(瘋狂搖頭)我不是,我沒有,朕身為皇帝再怎麼也有文學素養,不會去取黑彘啊!

拉低朕格調啊!

【‘算緡令’是元狩四年,漢武帝把車船稅升級的詔令。

放高利貸、賣買商品的大宗貨物商人,抽稅兩千抽一百二十錢,稅率為6%;

手工業者、冶鐵業者、囤積貨物販賣相關者,抽稅四千抽一百二十錢,稅率為3%;

並規定凡隱瞞不報者,繳稅物品全部沒收(並不是沒收全部家財),罰到邊境服役一年!】

法家出身的張湯,對此令很是認同:“當今從商者數量增多,他們男不耕耘,女不蠶織。

卻能食粱肉著絲履,以利結交王侯,賄賂吏官,以勢吞並農人農田,損我大漢根基。

陛下對於不法商人,當行高祖政策:困之辱之!”

今律法貶低商人地位,推尊農人,可實際上生活卻是相反,商人不耕種便擁巨資,而農夫辛勤一歲卻不裹腹

貧。

長此以往定會影響國家經濟,動搖國家統治。

他的話得到其它同僚認同▅[]▅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重農輕商是大漢基本政策,豈能倒本末置?

丞相公孫弘亦道:“臣認同禦史大夫之言,神跡已預警五年後水災波及巨大,所耗費錢財甚多,我等當提前應對。”

關中是大漢最要緊的基本盤,隻要關中不失,大漢就不懼各方諸侯謀反。

想起天幕言陛下遷徙百姓七十萬餘,公孫弘心底發沉,七十萬餘人遷徒朔方?

有文景兩代累計的積蓄也不夠啊!

當下大賈商生活奢侈到有‘素封’之稱,有無秩俸之祿,卻有爵邑收入,對漢家風氣造成極大破壞。

人人都從商,誰來耕種戍守?

聽完丞相諫言,劉徹以指敲打案麵,默然沉思:對付賈商不難,難的是背後勢力。

今漢匈之間,漢家隻勝一場,現在打壓巨賈...怕是達不到打壓的目的。

隻是…他雙眼微眯,難道要提前發動戰爭刷積威望?

“張湯”劉徹環視群臣,直起身慢慢道:“你與桑弘羊製定收稅範圍。”

兩人立即明白,陛下是想小範圍針對商人,當下拱手道:“唯”

那該怎麼劃定其範圍呢?

張湯和桑弘羊對視一眼立馬明白對方意思:在天幕講述的算緡令上,進行增減即可?

他倆不知道的是,曆史上算緡錢詔令,本就是他倆的諫言。

兜兜轉轉,沒想到變成自己抄自己作業。

嗯,真香!

【為何元狩四年要升級改革?

因為賈商巨富炫富炫到漢武帝頭上!

當時漢武麵臨的對外局勢:匈奴大勝,要賞錢;

對內:要安置受災民眾七十萬人,要花錢。

漢武帝在為錢發愁時,大漢賈商在做什麼?

在拚命地讓受災百姓成為奴隸,大肆兼並土地的同時,又高價拋售糧食,趁著國家危難之際,大賺特賺。

其聲勢大到郡國封君見了他們,都要對伏低做小,以示尊敬。

在朝廷看來,這些巨賈上瞞天下,下欺黎民;身懷巨資卻於國無用,漢武帝能忍?】

天幕上突然展出一張圖片,一張是漢武帝使勁翻自己錢袋子,結果倒了半天沒見到一塊銅板,哭唧唧地抱著空蕩蕩的錢袋子痛哭出聲。

另一張是大腹便便的富人賈商,正聚眾狂歡,背後是看不見儘頭的金銀糧食,麵前堆滿了美酒綾羅,主打一個紙醉金迷,揮金如土。

劉徹嘴角抽了抽,全然拒絕委屈哭泣的形象,他是大漢天子,再怎麼也不會這樣。

汙蔑!汙蔑!

後世劉氏子孫對他的汙蔑!

他合上眼,心裡默念:不氣不氣,氣也無用!

朕是大漢天子,當有容人之量...才怪!

根本就容不下去!

秦始皇瞅著天幕漢武帝模樣,突然撲哧笑出聲,先前講秦時,他被迫各種窘迫,如見天幕換個對象迫害。

他覺得真有趣!

站在前頭的扶蘇,小心翼翼地抬起眼偷瞄了陛下一眼。

嗯?陛下嘴角在往上勾耶?

他疑惑地望向天幕,不明白陛下為何發笑,那些富賈如此可惡難道不該生氣嗎?

大秦不也有烏氏倮等大賈商?

【所以缺錢的漢武帝,將目光放到渾身閃著金錢的商賈身上。

還非常微妙地擴大了收稅對象。

隻要是從事商業謀利者,都要向官府報告家產多少,政府根據財產進行征稅(房產稅)。

從事商業謀利者?又無明顯商人身份,是誰呢?

賈商背後,或者是賈商合作的人。

如某個有大片田地的豪強,他家種橘子賣與賈商。

賈商收購到各地售賣,朝廷能征收有市籍商人關稅,但收不到豪強身上。

因豪強不是市籍商人,朝廷不能向他們收稅,賣出的錢財皆為利潤。

但房產稅令下達後,豪強亦在征收範圍內,誰讓你從事貨物買賣了?

從事買賣就得上報財產繳稅!】

秦始皇臉色惆悵,這就是長壽的好處嗎?

改革錢幣、對外征戰、對內收稅...漢武帝精力之甚讓人欽慕。

慕了慕了!

不知他平時是如何養生?

想學!

【但漢武帝的房產稅,重點打擊對象還是高利貸和冶鐵業商人。

漢朝的高利貸商人,勢力非常囂張,囂張到什麼程度?

漢景帝七國之亂時,周亞夫為平叛主將卻無錢打仗,隻好向京城高利貸商人借貸。

誰料賈商不看好朝廷能勝,紛紛拒絕放貸給他。

最終隻有無鹽氏向周亞夫放貸,軍隊才得以開拔。

算緡令針對賈商嗎?

針對!

同樣也針對連商人背後的豪強!】

瞅著天幕上展出的滑稽圖片,上麵還寫著‘是男人就要一網打儘’,他連生氣的心都提不起了。

劉徹再次合上眼,不停地念叨:朕是大漢天子,大漢天子,朕有容忍之量,不與後世小兒計較...

不計較才怪!

給朕取名、拿他打趣...

後世皇帝怎麼回事?

劉徹憤怒地暗拍大腿:就不能管管嗎?

嘴上說朕功績,行為上怎麼沒見著爾等尊重朕呢?

【而漢朝賈商自由幾十載,突然被告知要向朝廷繳稅?

他們願意嗎?

肯定不願,我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憑什麼要給你?

並且古時沒有‘合理避稅’之說,但凡朝廷對商賈動手,賈商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曆過幾輪打壓後,賈商自然學會官商勾結,

分成與官吏,將官員徹底拉入自己陣營,對抗皇權。

如明朝官員俸祿太低,當賈商以利誘之時,兩者自會結成聯盟,以權謀私大開方便之門】

█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朱元璋臉色憋得通紅,他定的俸祿很低嗎?

不高,但也不低夠吃啊!

一個縣令每歲俸祿90石(10800斤),每日兩斤糧食怎麼就不能生活了?

朱標欲言又止,又欲言又止:爹啊!每歲夠的俸祿僅夠縣令自己開銷啊,他還有妻兒要養,且車馬費、轎夫費、奴仆費等等。

並且爹你將官員的職田也給廢掉,這下他們連額外補貼都沒有,隻能去貪了啊!

親爹你看不看看刑部的人皮燈籠有多少呢?

明知貪汙會被扒皮,他們仍要收銀子,是為什麼啊?

每逢聽到有官員貪汙,朱標很想對陛下提為官員漲俸,但他不能...朱標苦笑,他爹已經認定朝廷給予的俸祿不低,是那群官員享受奢侈,才使錢不夠用。

每次他剛開口,就被罵了回來,沒想到今日天幕竟然提到大明俸祿...

期待爹能聽進去吧!

天幕語氣突然溢出幾分自豪:

【而現代利用合理避稅,使國家與企業人民之間,有緩衝帶可以調整。

並且地方政府還能利用合理避稅,對外招商引資,解決當地經濟就業等社會問題。

畢竟大企業繳納稅種高達400項,個人所得稅最高45%,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繳納相當錢財時都會感到心疼。

所以國家為保證稅收,同時也為刺激消費市場,政府同意企業和個人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如消費買豪車、捐款等合法行為,來進行合理避稅。

讓企業繳稅的同時,又能返還一定稅額,使他們有更多資金去進行擴張或是企業升級,而國家既能保證稅收,又能擴大稅收,還能調整社會財富均衡。

這也是‘你可以合理避稅,但是你不能逃稅’的由來】

緩衝帶?

劉徹神色一動,但對此仍抱有疑慮,後世政策並不全然適合當下。

當今巨賈囂張無法,即使他設緩衝帶,那些人會認為朝廷可欺。

他掃過臉色凝重的桑弘羊,並未開口相問,無論臣下計謀好壞,做主的是他,若他要對付賈商。

劉徹支起手略略思索,輕輕地勾起嘴角:他還是會頒布算緡令,與匈奴相樣道理,不將這些人打怕了,他出發的詔令,誰會聽?

不過...他雙眼微眯,望著天幕上的‘緩衝帶’三字,待賈商豪強都懼服朝廷後,此計倒可一用。

唉...劉徹換隻手撐起下頜,他還是認為一次性將賈商斬儘好,朝廷不僅有錢,還能收回土地授田給無地百姓。

涸澤而漁的道理,他還是明白,若賈商乖乖伏首,朝廷便設緩衝帶,若不懂眼色...劉徹眼中迸出殺意,朕不介意讓廷尉為君專設律法殺之。

不過...後世稅收這般高,後人繳稅能願意?

另外那他是不是該給賈商多增加幾樣?

李世民對數次出現的大明,升起幾分好奇心:“明朝居然窮到發不起俸祿?”

第一次大開眼界的群臣:我等不知啊,官員俸祿低到無法生活,那還當什麼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