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龍鳳豬的小二鳳(小修)(2 / 2)

專業對口懂不懂!

“詩作得太好,說進老程心坎裡了!程咬金猛嚎;陛下㈧㈧[,讓老程打西域吧!

臣要立功,立功!!”

我程咬金要進淩煙閣!

李世民沒搭理他,認真地望著後唐詩人李賀寫下的‘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搖搖頭不滿道:“詩名不配如此激越頓挫的詩,可惜李賀不是朕貞觀唐人,否則定要見他!”

身為男兒,自當以建功立業為首!

此詩寫得真是豪邁淋漓啊!

【因盛唐武德充沛,唐朝詩人左觀又看下,把大漢代為大唐,如詩仙李太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乾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天幕猶嫌不夠,調出另首詩繼續道:【邊塞詩句成就最突出是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麵如割。

……】

劉徹雙眸放光:胡無人,漢道昌,這個喜歡!快給朕抄下來,朕要日日看!

霍去病瞪大了眼:舅舅,他在說你耶!

衛青抿嘴微笑:去病,他也在說你啊!

劉邦:還有乃公,那是乃公的‘大風歌’。

劉徹&衛青&霍去病:大唐,你這個朋友朕\我們交定了!

劉邦挑眼:大唐頗有遊俠之風!乃公喜歡!

詩仙!

唐玄宗以前的唐王君臣驚喜:咱們大唐竟然出了個詩仙?

太有出息了!

咱大唐是華夏史上最出息的崽!咱們就是文治武功俱全啊!

(得意)

上一個被稱為仙的還是韓信兵仙,如今他們也擁有一個‘仙’?

詩仙之詩果然豪邁!

李太白給大唐掙了臉麵啊!

大才子,該賞!

天幕快快快,快展示些李太白詩句,朕/我們要看!

漢武唐宗都在秀,隻有秦皇在挨揍!

天幕在激情昂說,殿內一派寂靜無聲…

群臣悲憤:他們輸了啊!

天幕說大秦無文化土壤,但是…應該還是有的吧?

秦始皇麵無表情地想道:難道大秦的‘無衣’不算?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老!豈曰無衣?

簡單明了朗朗上口,難道不很好?

【所以唐高宗封禪,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真實寫照!

㈣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東自高麗西至波斯(原國王及貴族),及北至印度烏長地區的王公貴族,一並隨駕至泰山,在山下排幾百裡共觀大唐皇帝封禪儀式!

什麼叫做萬國,哦不對】

天幕立馬改了口:【什麼叫做泱泱大國,什麼叫做天朝上國,這就叫天朝上國!】

兒砸!耶耶為你自豪!

看到天幕封禪壯闊威嚴的影像,李世民心緒激動又忐忑,聽天幕所言,唐高宗亦是漢宣帝那樣的蒼龍種,是他那個兒子?

青雀?還是去歲剛出生的雉奴?

抑或未來觀音婢的孩子?

天幕你不是很大膽,連秦皇漢武都敢說鬨,怎麼不說名諱呢?

隻是承乾…他目色微紅,他那麼好的承乾怎麼就失了太子之位呢?

想到扶蘇劉據下場,他心就開始疼,他的承乾啊!

正難過時,就聽到天幕語氣遺憾道:【可惜啊!】

可惜什麼?

眾臣的心瞬間提起,難道封禪發生意外了?

李世民更是攥緊了手:他兒砸怎麼了?

難道他兒子封禪太累生病了?

天幕語氣悠悠:【自宋朝皇帝封禪後,泰山格局瞬間下降,像稀世珍寶突然變成沙礫禿石,不值錢了!】

趙匡胤看到天幕展出的圖像:身價驟降,泰山委屈幾字,心中血氣翻滾,目眥儘裂,他大宋做了什麼?

引得後人數次嘲諷,連諡號都不願提起,直接以宋朝皇帝代之?

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他的質問太過震撼,竟然真的化為彈幕,被天幕解答:【宋朝皇帝封禪前,在泰山封禪的皇帝有五位,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

頭個封禪的秦始皇:朕大一統華夏,行車同文書同軌之創舉;

挺胸而來的劉徹:朕的功績都懶說,看看朕的諡號!

天選之子劉秀:朕存在感很低,但是朕真的有實力封禪。

愛好迷拳蹤的李隆基:朕將大唐疆域快恢複到高宗版圖了!朕也有各種改革除利弊,這封禪,朕當得!

秦皇&漢武&光武&高宗&玄宗轉頭問宋朝皇帝:你有什麼功績向天神打述職報告?

【以上皇帝功績實打實,個個都是天涼王破的霸總,結果混來了一個坑蒙拐騙的皇帝封禪,好不容易打贏勝仗,卻倒貼錢給敗戰國,怎麼不拉低泰山格調呢?】

‘砰’趙匡胤直直地往後倒,驚得殿內一陣驚慌。

到底是大宋哪個皇帝?竟然敢以此封禪?

才從泰山封禪完的趙恒胸口翻滾,嘴角溢出鮮紅血跡,後人!朕要誅殺你九族!

天降神跡於朕

,趙氏先祖托夢於朕◥_[(,朕怎麼就不能封禪泰山?

簽訂‘澶淵之盟’能保大宋百年平安,避免百姓遭受戰火,爾等知什麼?

殿內有大臣憤憤不平:李唐上下無君臣之倫、無華夷之彆,讓有夷狄武藝禍害華夏,後人竟如此追捧,兼職夷蠻!

太祖重拾華夏山河,以唐為鑒,采取守內虛外、崇文抑武,以至誠待夷狄。

陛下體恤民情,廢除斷手足酷刑,引進占城稻、天竺稻讓百姓有農可依,你後人竟不讚大宋仁君,還汙蔑陛下,簡直不知所謂,罪該當誅!

“閉嘴!”向來脾氣好的趙恒忍不住大吼,捂著胸口往後倒!

天要絕他大宋。

天幕對自己造成的狀況一無所知,微微停頓補充道:【大唐對世界幾百年的經營,讓東亞諸國對華夏有著非一般的認同力!

大宋與安南建交時,安糾正大宋對他的稱呼:不要寫安南國王,我是安南都護府都督。

嗯,這個安南都護府就是唐朝設立。

可惜到元時,安南都護府就消失不見,而是安南國】

朱棣聽到安南二字,眉頭狠狠皺起,上旬他才將世南改為交趾,經天幕點撥才發現自己想法有誤。

在他看來,安南自來是華夏故土,安信王之孫陳天平求助宗國,他出兵征討不法之徒何錯之有?

但忘了交趾人脫離中原長達四百餘年,早已重回夷族風俗,如今按天幕所言,想要重新化為大明疆土,須得重走漢唐同化曆程?

他叉腰踱步,腦海不斷思索:大唐將原國主降為臣,統帥原安南臣民,他把安南當地豪強壓為不入流官員.

看來得提安南豪強地位,再派重臣節製,再遣將軍駐之,在遷內陸百姓移至安南.

【像唐受到曆朝對西域經營的遺澤,大宋也受到過大唐遺澤,有機會重返世界巔峰。

黑汗王朝以聖戰為名,出軍征伐西域於闐國,也就是唐朝於闐總督府。

於闐除了獲得高昌回鶻、歸義軍、甘州回鶻救援外,還向宋朝求救…】

天幕長長歎息:【但大宋邊疆就在河北,又怎麼會理遠在西域的闐國求救呢?】

李世民等人麵麵相覷:難道大宋終其一朝都沒能一統?

先前天幕屢屢提及大宋,還以為是大一統王朝,結果…是南北朝?

程咬金轉動腦袋瓜:難道他們南下衍生霸權?

那黑汗王朝聽起來還有幾分兵力,中原又有他國阻擋,所以開辟了新地?

可也不對啊他們跟安南國都平等建交,總不能東出東海尋得方丈仙山吧?

他抓了抓頭,後世真難懂!

【於是大唐遺澤落入遼西兩國,黑汗王朝攻擊高昌時,遼國率三萬帳攻擊黑汗王朝,保住高昌。

歸義軍是唐朝名將張議潮建立的地方政權,與西夏力爭西域時,曾兩次向大宋進貢,希望能夾擊西夏。

最後

天幕語氣敷衍:【最後歸義軍投降西夏,唐朝最後痕跡就此覆滅】

陳雪不想講大宋,因為太壞心情,但她還是堅強地念完最後一段:【秉著遠交近攻的外交原則,黑汗王朝遣派使者交好大宋,與大宋舅甥相稱】

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唐王:朕的大唐.

【這稱呼取自回鶻,唐統領四夷後,回鶻以外甥姿態迎娶大唐公主,稱唐王為舅舅,百年都在唐指定的區域,即原高昌地區生活。

後來回鶻無禮大唐,率部三十萬分路南侵大唐,結果被唐武宗殺成驚弓之鳥,以至分崩離析就此滅國。

自此西域諸國徹底認同華夏政權,即便唐亡後,西域仍稱中原為舅舅。

所以黑汗王朝也沿曆代傳統,稱大宋為‘東方日出處大世界田地主漢家阿舅大官家’】

天幕補了一句:【連個小可汗都混不上,就地主舅舅】

‘砰’才睜眼的趙匡胤又直直地往後倒,再次驚得殿內一陣驚慌。

東方很好...大世界很好.但田地主?

秦始皇擰起眉:大宋、西夏、遼國?

華夏被三國分瓜?

從天幕態度看西夏及遼國兩名,似乎不是中原政權?

他疑惑漸起,大宋除了倒貼外,還做了什麼?

漢&唐

衛青等人大惑不解:你大宋獲得天可汗的機會都沒有,竟然敢厚顏看不上他大漢?

疑惑、不解!

你這樣的咱大漢能一拳打三個!

同樣與漢家有著相同不解的大唐,依然愕然:他們以為大宋武德特強,才會傲視他大唐,結果就這?

很難評,李世民和群臣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麼。

朱元璋伸了個腦袋:嗨,這才那跟那,秦皇漢武,你們格局小了啊!

天幕把話題轉回:【在七世紀,世界帝國有好幾方,但能跟巨唐唐並稱的隻有阿拉伯帝國。

但是最讓巨唐厭煩的不是阿拉伯帝國,而是跟他同年誕生的鄰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