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劉徹盯著那一排排字跡,眼皮猛跳,過了半晌才沉沉歎氣:“要是能把黃瓠子的河水送給後人便好了。”
後朝缺水他大漢不缺啊!
要是能把黃瓠子河水送給後朝,他大漢節省多少錢財?
聽著陛下偉大暢想,衛青隻覺得腦袋瓜疼:先是想把匈奴人跟宋人調換,現在竟然要把水送給後朝。
陛下,你是何時出現這種症狀的?
得治!
【攔河大壩:數座大壩、水庫在黃河河道上節節矗立;
那時的修壩思想很簡單:你黃河不是含沙量大嗎?那我就多修攔河大壩把天下黃河一壺收!(節節蓄水,分段攔沙)
光收沙不夠,還得建起大
大小小的灌溉工程,保證農業豐收!
黃河流域水資源本就匱乏,隻有十份水的黃河,這座攔河大壩拿一份,其它大壩拿一份,灌溉工程抽幾分,輪到下遊瞬間傻眼:水呢?
▇南漳的作品《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我那麼大份水呢?
往上一查,好家夥,各種引水工程,陽光蒸發、攔河大壩直接將黃河二分之一的水量耗儘】
明
朱元璋咂咂嘴,點評道:“兩村為了水源都要跟那家夥拚命,這麼長條河水量又少,上頭百姓怎麼不會使勁用?”
要怎麼解決此類搶水問題?
他沉默半晌搖搖頭無解。
黃河太長管得了頭管不了腚。
總不能派軍隊守著黃河吧?
【豈止是二分之一的水量,1983年國家統計沿河用水量,一看,好家夥!
用水量達696億立方米!
黃河最高自然水流量多少?
580億立方米。
黃河冷笑:我下遊斷流還不夠,還要倒欠你們人類111億立方米是吧?】
民間
臨窗的紈絝子弟突然伸出頭大喊:“不對,1972年斷流,那黃河自流量是313億立方米,黃河倒欠你們兩條河還不夠!”
樓下行人斥責:“說些什麼胡話?”
紈絝子弟冷冷地瞥過他:“河裡無水跟我有何關係?”
斷了水他也不會沒水喝,反倒是天上女子講些有的沒的,聒噪得很!
【水蒸散發提高:修建大壩蓄水攔沙,沙攔住了但水量聚集也讓水汽蒸發(蒸散發)變大。
同時兩岸植被得到恢複,但是水消耗量(蒸發量)亦是增加。
很矛盾是吧?
在水循環中,蒸散發+陸地水儲量=地表水循環過程(關鍵部分)
全球約有60%~65%的地表降水以蒸散發的方式返到大氣中,再補充到河道地下水裡。
我們想要水土保持,偏偏蒸散發與用水氣候疊在一起讓下遊斷水。
追溯到底除了黃土高原缺水及綜合性問題複雜外,其治理及用水未達到科學生態平衡;
如果控製蒸散發?如何更科學地植樹造林及分配黃河沿岸用水?
以上僅僅是要考慮到的小部分問題】
唐
李白再次聽到熟悉的話,腦海中裡麵浮現: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唉”他放下酒杯,無奈地搖搖頭:“我想高歌將進酒,為何我腦海全是蒸氣、大氣?
水循環什麼的一點與詩句一點都不符合啊!
【我們遇見前所未有的挫折,但並不表我們要放棄治水!
建國之初我們雄心壯誌要全局整治黃河流域,放話要‘利必儘興、害必根除。’
現在我們還要全局整治黃河流域嗎?
要!
為百年計不使子孫如我們這般煩惱,必須狠治黃河流域!
還要利必儘興、害必根除嗎?
我們得承認:黃河之患在我們手上不能根除,但我們要將它治到人與自然平衡!
從90年代起,我們放棄在攔沙蓄水追求,不再盲目修築超級水壩工程,將工程化整為零,把清淤和防沙作為工作重點。
發動人力物力對黃河流域的河道、乾渠要進行大規模修整排淤,連同支渠、鬥渠、毛渠直至農戶節溝,都要進行清理疏通。
風在吼,水在叫,華夏人民在咆哮:水河不能衝刷淤泥,那我們就人力排!
排完再擼起袖子修小浪底水利工程】
【小浪底工程建在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穀出口,它是決定黃河治理成敗的關鍵節點。
它與黃河流域上的龍羊峽—劉家峽—萬家寨—二門峽進行黃河河水聯調,形成乾流、支流水庫聯防態勢。
按照2006年頒發的黃河水量調度條例,統一對黃河進行水量調度,不止黃河中下遊因搶水而盲目浪費水力,也讓黃河從1999年後從未出現斷流】
明
等等,朱元璋豁然起身死死地盯著水量調度條例,你們真分配好了?
百姓商賈他們遵守嗎?
越聽後人講述,越覺得大明那都不好,恨不得親自去後世仔仔細細地了解清楚。
他還記得天幕表上說了,大明處於寒冷期,冷天要凍死人呐!
現在他們有蜂窩煤可取暖,那莊稼呢?
莊稼怎麼辦?
他臉色躊躇:派人出海找玉米?
【經過多年實踐努力,我們對黃河水利工程從蓄水攔沙轉變為‘上攔下排,兩岸分滯’進行治理,簡單講:廚師想要做盤好菜,有烹、調、煎、炸等手法。
而我們則總結出黃河治理在於‘攔、調、放、排、挖’綜合處理水方法;
小浪底則屬於前四項集一身的水利工程,不僅能調度水流還能人工調水調沙!
調水調沙如同洗衣機運行,人工製造洪水推動水流衝刷河道,讓水中沙質不墊沉於河底,從而減少河床淤泥衝開河道的目的。
如2004前汛前對黃河進行曆時25天調水調沙,直接對黃河下遊主河槽進行全線衝刷,將6071萬噸泥沙衝入海中,待汛期一到黃河水流向流,一路無淤泥相阻順利注入大海】
民間.宋
真好啊!
蘇軾聽著天幕講每年調水調沙,衝刷下遊河道2億噸-4.02億噸的泥沙時,忍不住提筆記下調水調沙四字。
他大宋能做到這四字,是不是就海晏河清了?
蘇軾眸色透出渴望,後人用二十年時間,就把含沙量下降超過八成,這是何等偉業?
【現在我們敢拍著胸脯說:
我們今後很難遇上清朝(道光時期)那類千年一遇的大洪水!
因為我們有植被控水、有大壩束水調沙,水利工程和自然之力會讓預計洪峰降水量與實際降水量出現偏差。
2021年黃河進入超長秋汛期,持續四十多天秋汛,小浪底配合中下遊水庫調沙放水,最終安然無恙!
這就是我們治河的成果!
我們改善了黃河‘水少沙多,水沙時空分布不均衡’的自然狀態,暫時實現了‘水與沙量的平衡’】
天幕放出一段小浪底調沙的影像,把黃河衝沙萬象展現在天下人麵前,轟轟轟萬馬奔騰,濺起陣陣黃煙。
這就是黃河衝沙?
劉恒下意識地抬臂遮臉,怕自己卷入黃沙巨流中。
半息後才發現黃沙並未自天而降,隻是看向唬人罷了。
聽了許久的治河道理,許多人第一次看到黃河泥沙威力。
有人訥訥道:“這根本不是河,而是泥塘!”
【而黃土高原又該如何進一步治理呢?
我們放棄建大型水庫,改為生態環境整治,黃河環境脆弱,我們就重塑生態環境!
唐克麗院士提出退耕還林控製水土流失,並定下退耕上限坡度標準和黃土高原治理方案;
退耕還林方法看上去可行性極大,但人口和糧食該怎麼辦?
黃河要治,國人不能缺了耕地,發現黃土高原再次出現矛盾,該怎麼辦?
朱顯謨院士在此基礎上又提出的黃土高原‘28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塬,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元
郭守敬訥訥地念著把降水就地入滲攔蓄?
後人想把水量投入地下河中,然後投取地下河水?
如何抽取他不知,但他看懂了第二條:把糧食種在高原兩溝間的川道和塬上,他低頭思忖如何種時,同僚問他:“後人是建淤泥壩來種糧?”
郭守敬點點頭,這倒是個好方法,溝間種糧,溝道和溝岔裡種果林,既能給農人增豐,又能保持水土不失。
同僚眺望天幕,對最後一句非常好奇:“後人為何在坡地上草灌?”
不等郭守敬解釋,旁人忍不住道:“沒聽見仙跡講土中黏粉皆失,泥土化沙哪能種樹?”
草灌能存已是邀天之幸,你當後人不想種樹嗎?
他大元對黃河沙泥亦有分類法,隻是不如後世詳細徹底。
但後人治河的淤泥壩他們可以借鑒使用,成本低操作簡單還能增加耕種田地。
【此法能成嗎?
耕地涉及國本,稍有不慎會不會又是一出‘二門峽工程’?】
天幕的話讓人提起心,即便明白後朝農業必然無恙,還是忍不住擔心。
那是國本,是糧食啊!
所幸天幕給了他們定心丸:【以目前黃土高原的整治效果來看,我們打贏了這場水土保持仗!
為了勝、仗我們把治理黃土高原的工作做到更加細致科學:
將灌區渠係進行改造:把黃河配套的引水灌溉係統,改為節水配套工程。
改變農人改變傳統灌溉方
式,為其推廣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措施,力保每滴水都不浪費,讓水土保持量大於蒸發量,全麵節水保水】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什麼叫噴灌、微灌?
後人你詳細說說,咱們沙地能用得上!
【大麵積建造淤地壩:淤泥壩可以防止地質崩塌,農耕區用淤地壩保土又造田,還能兼顧環保和經濟效益。
可謂是基建成本低,既能讓農人有田可耕,保證糧食豐收,也能達到涵養水源,防沙保土的目的。
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在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起人工護林,簡稱‘二北護林’。
整個工程曆時73年,要造林5.35億畝,要將森林覆蓋率將由1979年的5.05%提到14.95%。
……
從前是沙進人退,現在是人進沙退,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黃河九曲泥沙的河道,在我們手中終於呈現‘俟河之清’】
天幕感歎:【這是黃河第44次變清,前43次皆是大自然的偉力,而這次是我們的努力才讓母親河重生!】
天幕貼出一段影像,有黑白有色彩,曆代看著竺可楨牽著驢在黃沙中行走;
聽到朱顯謨擲地有聲:“黃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望著垂垂老矣的黃秉維,在病床上無法說話,顫著手寫下“楊勤業同誌請來一談??[]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的便條…
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各單位出力,更多的是一張張平凡不過的臉。
會舞著鋤頭挖掘土地,栽培種樹…
畫麵一轉,熟悉的水壩再次出現。
有士子認出驚呼:“小浪底怎麼變清了?”
天幕上的小浪底推動清水,如同卷起千堆雪,白雲飛騰仙氣渺渺。
真美啊!
王安石哆嗦著嘴唇,淚水刷的一下流了出來:“他們的黃河清有平,真好啊!”
他從未見過如此清透的黃河!
王安石扯起衣袖匆匆往臉上一抹,哽咽著說出那句期盼已久的話:“黃河清聖人出!”
看到了嗎?黃河能治,能治啊!
【黃河現在雖清,但黃土高原根本問題還是未解決。
即便有小浪底調水調沙,但黃河灘中有許多水利工程。
泥水在工程之間小範圍流動,堆積河底不斷抬高河槽,使河灘形成橫河、斜河、滾河,不僅威脅堤壩,也讓其它支流無法與之彙合,增加黃河水量;
而且進入21世紀後,黃河天然年徑流量在持續衰減,從580億立方米降到459億立方米,未來治理黃河形勢仍非常嚴峻。
如何增加黃河降水量、如何清沙成了現在及未來的重要解決問題,但最直接的改善還是優化水資源分配及繼續植樹造林】
漢
劉邦聽了半晌琢磨道:“後人是在說築建的大壩成了他們的拖累?”
蕭何默默點頭:“觀那大壩建造,想要拆除怕是艱難
。”
對如何拆劉邦並不在意,實在不行後人還有炸藥嘛?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轟的一聲水壩就不見了。
他在意的是黃河無論怎麼整治,永遠都有大患。
張良看了他一眼,突然道:“陛下怎麼知道黃河水患根治是最好呢?”
萬物有陰陽,天有黑白,氣有清濁,說不得根治後對後人反而不利。
劉邦一頓,隨即笑道:“子房說得是,乃公想岔了。”
【中國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最多的國家,世界上最大麵積人工林‘塞罕壩林場’,140萬畝由幾代人接力創造的奇跡;
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地80%已被治理;
中國第七大沙漠成為國際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
我們的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已造出3014萬頃,相當於二個江蘇省麵積,植林造林係統性工程靠國家隊,但河水流碧水,赤地變青山我們還是能出一份力!
在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植樹,無法植樹可以捐款支援植被前線,實在不行咱們還能網上收能量種樹,蚊子再小也是肉!】
天幕顯出一樁樁環境改善成果圖,但都沒有黃河水清來得震撼,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如何讓黃河水清。
隻有部分認真看著天幕,王守仁看著原本沙丘之地變綠林,望著布衣郭成旺全家治沙改善4.5萬畝沙地…
他靜靜道:“郭成旺先生已通達心理,發明本心,我等當以先生稱之。”
【傳說大禹治水把山川分九州,再根據山川地勢進行疏導治水,曆經十二年重整大地水係,讓洪水馴服地往東流去,從此蒼生築室而居,過上安穩日子!
而我們目前討論的就是重定天下水係!】
秦
好大的口氣!
秦始皇眉毛微挑,原以為後人統治黃河流域已是驚偉業,沒想到他們還想重定天下水係!
不過…大禹治水何時成了傳說?
【南水北調是圖書管理員在視察黃河時提出的方案,分東、中、西二條線路,目前已完成中線一期工程。
相比已開工的南水北調工程,我們更關注的是另一項更加宏大的水利設想——紅旗河工程!】
南水北調被天幕匆匆掠過,讓人遺憾不已,但眾人好奇之心卻被勾了起來。
紛紛堅耳朵聽天幕講述。
【紅旗河工程是南水北調衍生出的思想計劃。
此工程目前是水科院、高校等院士的課題研究,並未上升到國家戰略位置,簡單講紅旗河工程就是藏水入疆!
我們要把世界第二流動沙漠塔克拉瑪乾改為綠洲!】
???
後人彆說大話,沙漠吃水不生水,根本不可能變綠洲!
【靠什麼來補充水源?
靠世界第二大冰川聚集地——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是亞洲七大河發源地,亦是黃河長江發源地。
在紅旗河工程設想中
,我們以中國水塔雅魯藏布江為起點,聯通目前尚未完全開發的怒江、瀾滄江做河水供水源。
接著串聯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白龍河渭河,最後穿過黃河,經河走廊進入藏到塔木裡盆地。
此工程相當於圍繞青藏高原半周,經數江發力供水,咱們每年能調動600億-1000億立方米水量,既能讓新疆不再荒涼乾旱,也能增大黃河水量,增加下遊淤泥衝刷能力】
唐
對於後人的設想,李世民被震驚得回不過神。
先前南天門計劃離他們太過遙遠,隻是聽聽就罷,但紅旗計劃不同。
農業、水係,那樣不與他們息息相關?
李世民望著水係圖,胸腔跳動得非常劇烈,他忍不住往前走出半步,伸手想要觸碰這份宏偉計劃。
“陛下…”
房玄齡等人激動不已,即使這份設想對大唐太過遙遠,但並不妨礙他們心生向往。
如果水係真成,那華夏大地處處都是五穀豐登,祥瑞顯世。
多好的計劃啊!
所有人心中都在感歎,後人將它實現那刻,天下便是真正的大同世界吧?
【在此線基礎上,根據地勢又延伸出二條支流:
1.甘肅-穿過六盤水-陝西連接延河,滋潤黃河以南大部分區域;
2.內蒙古-穿陰山-正鑲白旗;
3.甘肅玉門-新疆哈哈盆地;
二條水係貫穿後,其水係蜘蛛網能網蓋到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及吐魯番盆,解決國家近四分之一旱地。
這就成了藏水入疆、藏水入蒙新大西線綜合性基礎工程,這個工程是理論上可以讓黃河水清的方案。
為了加大水量供應,有水利專家建議在雅鹿藏布江的支流帕隆藏布、易貢藏布上建設2-4個超級大水庫,使中國水塔全力供水,讓水庫年輸水能力達到1000億立方米】
民間
隨著天幕講述,所有百姓都沸騰起來,水,到處都是水。
有了這二條水渠他們就不怕地旱了。
就算洪水來他們也不怕,後人不是會控水嗎?
水大控小,水少開大多好?
越想越興奮的百姓們指著輿圖興致勃勃地討論:“你們說後人修水會不會修到咱們這?⑷_[]⑷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哎喲,真羨慕以後的家夥,不愁吃穿朝廷還把水給送上門。”
“但…修水要服役吧?”
“你沒看到仙跡上的器具嗎?後人都能上天還怕修渠道?”
“哎喲,後世家夥可是泡在蜜罐裡。”
至於天幕說的紅旗河工程是設想,老百姓表示:不聽不聽,後人敢想就一定能修成!
【設想都很好,但是各江汛期不同該如何執行調水方案?
按照王浩院士及相關課題組建議:全年12個月連續調水。
這個建議完全不可靠!
按全年平
均值,枯水期的調水量將占江河的七成,江河流域生態環境和生活、生產區還要不要活了?
並且紅旗河中下遊冬天會有冰凍,期,根本調不了。
Θ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漢武看我校曆史作業評選》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Θ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第二個方案:3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進行調水,避開結冰期。
有可行性,但不多。
調水流域春旱季節需要用水怎麼辦?
水給其他地方那我自己咋辦?】
劉徹抽了抽嘴角:後人彆忘了黃河斷流教訓。
彆亂來!
【第二個方案:汛期的3~4個月調水。
水多的時候我調水,水少時不與調水流域爭利,而且還能減少發生洪水災害的可能。
豈不很好?
可行性很大,但是修建特大型大壩非常費錢,不符合工程目的】
劉滿頭問號:你說了半天一個可行方案都沒有啊?
你這計劃不能動工?
他想看成果。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蒸散發值、土質結構、氣候變化、國際形勢等等;
每一樣問題裡又有若乾細節及實際問題。
又如水係穿數江會不會影響到長江?不能因救黃河而毀長江吧?
這項工程設想已經研討二十餘年,未來能不能實現我們不知道,但未來的事誰說得清楚呢?
要知道二峽大壩計劃也討論了二十餘年呢!
如果這個計劃真的能實施,那真的就是傳說中的重定水係,利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