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羅問?(1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11961 字 11個月前

台上的領導們講完話,差不多就是午餐時間了。

吳傑學校裡的食堂可是重中之重,他當然知道要把身體天賦兌現出來,最主要就是“吃”、“練”、“醫”。

首先要吃得好,才有能量去應付高強度的訓練。

連吃牛肉長大的和吃豬肉長大的人體質上都有差距,更彆說吃牛肉和吃粗糧長大的人會有多大區彆了。

所以為了讓球員們吃好,他直接將自己學校的夥食提高到了國家隊水準——早上包子、麵包、麵條、玉米、番薯、牛奶、雞蛋、鹹鴨蛋、水果全部足量供應。中午和晚上牛肉類、雞肉類、魚肉都要有至少一道菜,保證中午和晚上每一餐都至少是四葷四素的搭配,外帶三四種麵食和數種水果。

這樣的夥食足以應付高強度的訓練了,當然訓練量上來後就難免不受傷,哪怕大傷沒有,小傷也少不了。

這時候“運動醫療”和“運動康複”的水平就決定了運動員受傷後的恢複速度,以及會不會影響運動能力,這些也是訓練效率的保證。

吳傑在這方麵一直很苦惱,因為中國的運動醫學直到二十一世紀都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倒不是說水平有多麼差,而是各個體育部門似乎與真正權威的醫院不處在同一時空。

這裡當然少不了各部門為了成績壓迫運動員進行保守治療,原本位麵的那些冒號怎麼會管你帶傷上陣會不會影響運動生涯,輕傷不下火線才是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反正你廢了也與冒號無關。

所以一旦球員受傷,冒號們首先就不願意讓名醫來診斷。

這與幾十年後的建國同誌討厭醫學專家提建議一樣,如果動不動就全國封閉幾個月,美利還怎麼堅得起來?

運動員們不願意讓江湖遊醫般的各種隊醫治療,同樣也不信任國內的權威醫院,嚴重的傷勢基本都是去國外做手術和康複。

但事實上國內還是有一些運動醫學權威的醫院和醫生,他們的設備和手術水平並不差。

當然治療水平不算差,但是康複水平就差得多了。

這才是將來中國運動員傾向於去國外治療的原因,因為大部分運動損傷做手術隻是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的“運動康複”對於運動員來說才是重點。

普通人可以不太在意這個過程,手術成功就意味著運動能力可以至少恢複七八成,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對於一名現役的運動員來說,如果損失了兩三成運動能力絕對是個災難。

然而作為運動醫學裡的重要一環,“運動康複”一直是國內運動醫學裡最薄弱的部分。

一直到2025年,國內大部分傷筋動骨的運動損傷,做完手術或治療後還會建議長期臥床修養。

但對於運動員來說,術前就必須進行康複運動,防止肌肉不夠強壯影響手術效果;術後也必須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科學的康複運動,儘可能把核心肌群的力量鍛煉恢複,加速康複的速度。

這個過程對於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但對於醫療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會使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受到損傷。

吳傑派人去皇馬、拜仁、尤文圖斯去學習的就是這方麵的康複經驗,而不是怎麼做手術治療。

但這個年代歐洲豪門的運動康複水平也很一般,所以他必須資助國內的骨科學生前往國外學習,特彆是讚助一些精英去美國、日本、德國學習全套的運動醫學。

這些人學成歸來後,他就會和工具人們出資在國內開設專業的“運動醫學院”,並且引進一流的設備讓中國的運動醫療和運動康複水平早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現在他隻能與北醫三院的運動醫學科合作,通過讚助讓他們購買一些醫療設備,但主要還是靠卡片來幫助恢複。

至於中醫的骨傷科,他真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分辨不出哪個有真材實料,哪個是江湖騙子。

接下來,學校和訓練營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吳傑當然不會去給這些年輕球員當教練,他最多是偶爾出現提點兩句,煲點雞湯給大家鼓鼓勁。

陳浩南和林耀東卻是自告奮勇,這兩人堅決要求在這個夏天充當訓練營的教練,幫助他去培養中國足球的下一代。

這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陳浩南指點最多的就是劉佳霖,林耀東則恨不得去當張敏敏的私人教練。

“我說你明明是個守門員,難道不應該去指導鐘紅蓮和高紅嗎?”

吳傑對林耀東這種毫不掩飾的態度很鄙視,你這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誰說我沒指點她們?但你知道我可是上演過‘連過十人’的天才,指導一個女足前鋒難道不是綽綽有餘嗎?”

“你那次突破明明有一次撞牆配合,根本就不是連過十人好嘛!”

吳傑對他更鄙視了,林耀東那次長途奔襲最多算是連過6人。

但再鄙視他也阻擋不了林耀東泡妞的決心,儘管才15歲的年齡很容易讓林耀東成為嚴打的對象。

這邊足球學校和夏季訓練營的事情都已經進入正軌,吳傑這個校董既然不需要親力親為,自然可以忙其它事情去了。

比如去香港和日本錄製唱片就是日程裡的重要項目,然後還要關心一下足球以外工具人們。

6月中旬,沈浪在“東京遊泳邀請賽”上再度四破亞洲記錄。

這一次連奪四枚金牌終於讓沈浪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這不光是因為他在泳池裡的表現出色,主要還是因為《足球小將》在日本發行了。

這本漫畫已經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發行,甚至連美洲和歐洲都有出版社前來洽談合作。

日本算是上市較晚的地區,但上市後受到的歡迎程度很快就超過了亞洲其它國家,隻用了兩個月就在本土上升到周榜前三的位置。

這自然是因為中國足球近一個世紀對日本的碾壓,使得日本人對於中國足球有一種天然的崇拜!

吳傑等人最近幾年的橫空出世,甚至還有南朝鮮最近幾年對於日本足球的壓製,又極大助長了這種膜拜。

最近兩年,日本球迷在與南朝鮮球迷吵架的時候,一落下風就必然會把中國足球拿出來打擊南朝鮮。

這聽起來很無厘頭,中國足球再牛逼,又與你日本人有什麼關係呢?

但是日本球迷可不這麼看,首先是中日兩國最近正處於蜜月期,但是中韓關係卻很差,日韓關係同樣很差,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認為中國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吳傑又在日本為不少國民企業進行代言和廣告拍攝,包括每次參加節目時都會發出一些糖衣炮彈,然後說一些讓類似“我喜歡中國,這裡的XX怎麼怎麼樣”的客套話。

他的這類說辭每一次都能讓日本人**不斷,再加上他在日本持續大賣的日文專輯,時間一長自然就被日本球迷認為是半個自己人了。

這也使得日本人慢慢成為了中國足球的最狂熱追捧者,但其實與原本位麵也沒什麼不同,頂多是膜拜的程度有一些區彆罷了。

原本位麵的日本在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初期,對於中國足球同樣很追捧。

那會但凡是有點名氣的中國球員來到日本聯賽踢球都會被當成寶貝,甚至很多不那麼出名的中國球員到了日本後都能得到明星級的待遇。

這與幾十年後NBA的阿貓阿狗來到CBA都能被當成核心差不多,那個時期的中國球星牛逼到哪怕都是28歲以後才能去日本養老,日本球隊依然恨不得上去捶胸搓背,拎包擦鞋。

當然這是他的漫畫受到歡迎的原因,沈浪自己受到歡迎還與他英俊的外貌有關係,大量吃瓜女的關注同樣讓他的人氣迅速走高。

這次比賽結束後有不少日本企業向他拋出了廣告合約,以及代言合同。

沈浪自然不會簽長期的代言合同,但時效不超過半年的電視廣告,他還是接了不少。

至於長年限的代言,當然要等奧運會之後再接。

他現在雖然隔幾個月就破一次亞洲記錄,距離世界紀錄也越來越近,但畢竟還沒有拿到世錦賽和奧運會的金牌,也沒有真正打破世界紀錄,這時的身價還遠遠沒有達到他應得的位置。

秦劍那邊稍稍有點麻煩,他現在在陝西拳擊協會進行訓練,但由於中國拳擊協會還沒有正式成立,這會體部就:是否要參加年底在漢城舉行的“奧運會亞洲拳擊項目資格賽”仍舊沒有定論。

最近的消息是體委打算在8月份先在北舉行一次業餘拳擊選拔賽,選出各個量級的代表參加12月的奧運資格賽。

秦劍自然會代表陝西出戰,不僅因為他是拳擊世家出身,更是因為他最近進步的速度非常快。

三個月前他在陝西就沒有任何同級彆的對手了,甚至有望得到一個直接參加奧運會資格賽的名額,因為有不少老一輩拳擊家在看過他的表現後,都認為他足以代表中國出戰75-81公斤級的比賽。

魯達這邊則是在6月份率領“中國U19男籃”拿到了“世界青年男籃錦標賽”的冠軍,這其實就是U19的世界男籃錦標賽。

吳傑表示他都懶得去看這個比賽,儘管這是一項世界級賽事,獎勵比亞運會都要高。

但是魯達打起這個年齡段的比賽簡直就像二年級的詹姆斯去打U19一樣,基本就是一路碾壓吊打小朋友,他還不如多關注一下魯達這個混蛋四處借錢舉辦的籃球訓練營。

魯達不光是借錢舉辦籃球訓練營,他還借錢開辦了籃球學校,最操蛋的是就開在他的隔壁。

吳傑也不知道是不是政府的規劃,魯達同樣批下來一塊25公頃的地皮。

這個麵積要比他的足球學校小了很多,但不是因為魯達的牌麵低,而是籃球學校實在用不了多少地盤。

魯達哪怕建造30個NBA標準的室內場地,外帶5個能容納200人的宿舍樓和一個氣派的功能大樓,並且在周圍建造足夠多的綠化帶和停車場,最多也就是用掉15公頃的地皮,剩下的10公頃足夠在將來打造一座NBA頂級規模的籃球館了。

至於10公頃夠不夠用?

這個當然沒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