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狙神?(1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7105 字 11個月前

,最快更新大國體育最新章節!

吳傑在北京待了一個禮拜,主要是處理與工具人們的投資事宜。

他現在有不少產業,比如聯合基金、聯合投資、優衣庫、保護傘外貿、保護傘唱片、保護傘影視、保護傘經紀公司等等。

這些子公司看起來散亂龐雜,但母公司其實都是“聯合集團”,這才是吳傑創建的真正母巢。

此外他的“聯合投資”還投資了大量企業,光是美國矽穀裡就有甲骨文、動視、康柏這三家未來的巨頭。

國內這邊,魯達的“黑山集團”有他的投資;陳浩南的“統一集團”有他的投資;林耀東的“耀東集團”雖然沒有直接投資,但兩個重要的子公司“光圈科技”和“聯想公司”都有他的持股。

現在羅勝洋和羅勝楠在國內要創立影視公司同樣有他的投資,否則戰狼要明年才能經商,他們兩兄妹這會上哪弄錢去白手起家。

當然他對工具人的投資不會太多,基本隻持有20左右的股份,但也足見吳傑的母巢已經掌握了多少未來價值千億的大公司。

吳傑處理完國內的事情後,終於來到日本與球隊彙合。

他的母巢雖然掌握了未來,但這個未來還需要繼續創造才能實現,特彆是係統使用的點數必須在競技場上獲得,所以他和工具人再富有也還是要努力在體育領域奮鬥。

這次拜仁在豐田杯上的對手是來自巴西的格雷米奧俱樂部,原本位麵上這支巴西俱樂部擊敗了漢堡奪得了豐田杯冠軍。

這樣的球隊當然不會弱,但是麵對擁有吳傑的拜仁,他們還是太缺少打國際比賽的經驗。

拜仁這個賽季確實弱了許多,但那些能擊敗他們,或是逼平他們的球隊,無不是德甲或歐戰上的老對手。

這些被拜仁壓製了三年之久的球隊,基本都連續輸給拜仁至少五六場比賽了,再怎麼樣也該總結出一些有用的對策了。

但這些南美球隊還不了解拜仁,反過來拜仁卻連打了三年豐田杯,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的球隊都打過了,他們對於南美球隊的風格打法非常熟悉。

最終憑借著更出色的紀律性和防守反擊打法,利用吳傑和魯梅尼格打進的兩粒進球,拜仁成功在東京連續四年捧起了“豐田杯”的冠軍。

這個冠軍也讓拜仁在輿論上好過許多,“豐田杯”畢竟是現階段俱樂部領域的世界冠軍,對手也確實都是上賽季的南美洲第一球隊。

這樣一場勝利足以證明拜仁的統治力即便下降了,他們依然是全世界最頂尖的俱樂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這場比賽的舉辦日期是12月21號。

拜仁這次沒有同意在新年前比賽的日程,連拿三屆豐田杯冠軍的拜仁球員不想再錯過聖誕節了。

今年就算日本方麵以高獎金作為誘惑,拜仁球員依舊不願意用聖誕節作為犧牲。

但這主要還是拜仁球員摸透了日本人的脾性,他們知道就算不答應在新年前比賽,日本方麵該給的獎金還是一毛錢不會少。

日方若真是因此而減少獎金,那拜仁球員根本就不會來比賽了。

德國人確實是摸清了日本人的心理,拜仁球員這次不僅拒絕在賽程上妥協,他們在來到日本後還坐地起價,提出了不少過分的要求,比如要求日方報銷家屬一同前來的旅行費用,甚至要求給球員,包括教練組成員,每人一萬美元的家庭購物補助。

日方雖然對這些要求無比憤怒,但麵對不給補助就拒絕比賽的拜仁,最後還是一一滿足了條件。

吳傑覺得這與三十年後的中國有些類似,那時歐美各類明星到了中國就是大爺般的存在,即便再無理取鬨,提出再苛刻的條件,這邊都必須想儘辦法答應,全力以赴的滿足。

拜仁球員前兩年來日本時,麵對賽前賽後的商務活動還很敬業,對於日方的各類安排也非常滿意。

但從去年就開始各種耍大牌了,不過那會至少沒有坐地起價,沒有用罷賽來威脅。

然而這次不光出席商務活動時敷衍了事,哪怕日方滿足了各種無理的要求,拜仁球員最後還是非常不配合,頗有點“老子賺你的錢是施舍你”那味了。

這時的吳傑反而成為拜仁隊中最容易打交道,麵對媒體、商家、球迷態度最和善,也是最不耍大牌的人。

這自然讓日本公司,日本媒體,尤其是日本球迷感動不已!

但他們卻不知道拜仁球員的這種改變,包括比賽日期的不妥協,全都是吳傑在暗中挑唆教導,甚至連拜仁球員口中的“日本人傻錢多”也是吳傑在私下裡灌輸的話。

這句話對於拜仁在日本球迷心目中的印象形成了極其糟糕的影響,起因是日本媒體不知道從哪弄到了拜仁球員賽後在更衣室的一段錄音,那時剛剛贏下比賽的拜仁球員在更衣室裡自然是各種粗鄙之語。

特彆是馬特烏斯說了一句“日本人傻錢多,明年咱們再來賺一次小矮子錢”的話。

這話一出立刻引起了拜仁球員的起哄、附和,隨後各種貶低日本人的話紛紛說了出來。

這段錄音被日本媒體曝光後,馬上引起了日本球迷的無窮憤慨,一時間拜仁球員大都成了聲討的對象。

但這裡不包括吳傑,因為錄音裡馬特烏斯向吳傑說了一句:“老大,日本人和中國人長得差不多,但我說的可不是中國人,你不要生氣啊。”

吳傑這時隻回了一句德國人聽不懂的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番話並沒有對日本有何讚譽,甚至還吐槽了一下未來的中國。

但在整個更衣室都是粗鄙之語的襯托下,這段話很容易讓日本人大受感動,甚至因此過度解讀,覺得這是吳傑與日本人站在一塊,不惜譏諷自家的隊友,隻不過他是用一種讓德國人無法明白含義的高明方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