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拜仁要打4場聯賽,2場歐冠,1場德國杯,總共7場比賽。
這個賽程比起三月份也不遑多讓了,結合現在拜仁的狀態和傷兵滿營的現狀,最好是有所取舍才能保證不在賽季末滿盤皆輸。
但是吳傑很快就發現這不可能,因為媒體和球迷不會在目前形勢還不錯的情況下讚同這種選擇,球隊管理層也不希望丟掉任何一個冠軍。
那就三線並進唄!
吳傑是無所謂的態度,反正這與他刷數據的目標沒有衝突。
他的體能也足以在這種魔鬼賽程下保持堅挺,至於隊友會不會因此出現更多傷病,他就不打算操那麼多心了。
畢竟這是拜仁球迷自己的選擇,他可沒義務去當敲鐘人。
拜仁在4月份的首場比賽是歐冠8進4的比賽,對手是來自葡萄牙的本菲卡,這是一支葡甲聯賽的老牌勁旅,也是大家能有些印象的歐洲強隊之一。
吳傑在比賽前一天收到了一個重要消息,他的狙雞手工具人搞定了。
這是他目前最關注的幾件事,當即打開係統消息,點擊了“確定”選項!
“14軍41師的老兵?”
吳傑見到這個工具人的詳細資料後,倒是覺得省去了許多麻煩。
這次對越自衛反擊戰,雖然是全國各大軍區輪換練兵,但也有幾支部隊長期堅持在第一線,14軍的41師就是其中之一。
14軍的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1總隊,這場與白眼狼的戰爭其它部隊可以輪換,但是作為廣西的子弟兵卻換不下去。
14軍做為西線戰場的主力,自79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一直到幾個月後發起老山戰役,攻上老山主峰,再到隨後幾年的長期防禦作戰,基本上是從頭打到尾的王牌部隊了。
這個叫李振山的廣西人年紀並不大,他是1961年出生,1979年戰爭打響時他隻是一個剛學會了開槍的菜鳥。
所以他一開始沒有被調入41師,隻是個後勤部隊的新兵蛋子。
但是土生土長的李振山對於戰區複雜的叢林地形很熟悉,加上射擊天賦和膽氣都不錯,幾次戰鬥後自然變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開始加入41師進入了前線作戰。
1979年那幾次大規模作戰結束後,東西兩條戰線都進入對峙期。
這段時間大仗雖然暫時沒有了,但小範圍的交戰卻在頻繁進行。
而這種對峙自然是狙擊手發揮的戰場,李振山由於槍法過人,很快就被調到41師擔任狙擊手,他的任務就是專門在前線陣地放冷槍對敵人進行殺傷和乾擾。
這時不得不提一下,由於對狙擊步槍及其戰術運用的認識不足,中國的軍隊從建國之初到1979年都沒有列裝專門的狙擊步槍,因此前期吃了越軍狙擊手很多苦頭,李振山算是運氣好才沒有死在越軍的對狙之下。
當時兵器工業部召開會議,安排測繪仿製繳獲的越軍蘇製德拉戈諾夫SVD7.62毫米狙擊步槍的任務,最終僅用半年就完成了79式狙擊步槍,以及配套瞄準鏡的樣品生產。
李振山作為前線狙擊手,自從80年79狙開始在前線試裝後就開始使用這把槍了,一直到今年4月份,他的這把槍下已經有了35名越軍人頭的戰果,這個擊殺數在對越反擊戰裡絕對能排進中方的前十位了。
但整體上相對於作戰經驗豐富,並且使用蘇聯原裝SVD的越軍狙擊手來說,中國狙擊手在長期的對狙上無疑要處以下風,死傷其實要超過對手。
這個主要是“瞄準鏡”和“射擊精度”都比蘇聯原裝差了很多的原因,特彆是500米外的遠距離射擊,79狙的首發命中幾率不高,經常需要先試射再修正彈道偏差。
但敵人又不是傻子,你第一槍打不到就意味著自身暴露,接下來再冒頭很可能被反殺。
如果是先被人打了第一槍,那麼就算沒有被擊中,反擊時同樣會因此而吃很大的虧。
李振山就是死在了這一槍上,他與喜歡在前線的狙擊點上架槍的狙擊手不同,他更喜歡利用山區複雜的地形進行狙擊活動。
這次與他合作兩年的觀察手已經先一步發現了目標,但李振山的第一槍卻未能命中敵人,結果麵對同樣高水準的越軍狙擊手,李振山和他的觀察手最終在打野途中雙雙GG了。
吳傑看到這裡搖了搖頭,這把槍的精準度讓李振山不止一次遇到麻煩了。
但以往靠著老辣的經驗和不錯的運氣,他不僅數次都化險為夷,還讓自己的人頭數一直在增加。
然而這次他到死前都不知道,這個越軍狙擊手就是專門為了他而來,或者說是“這批人”才對。
中越雙方的狙擊戰一直是越方憑借武器和經驗優勢稍占上風,畢竟越南有不少和美軍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
但最近西線老山這邊卻有兩個中國的王牌狙擊手讓越軍損失慘重,因此越方調來幾個從六十年代就開始參加越南戰爭,身經百戰的王牌狙擊手,專門與這兩個中國的王牌狙擊手對狙。
李振山隻是其中一個目標,另一個目標是擅長定點狙擊的鄭鈺。
他們兩個算是41軍的狙擊王牌了,鄭鈺擅長在前線的狙擊點上架槍狙擊,一槍不中馬上轉移,絕不貪功。
李振山正好相反,他屬於走來走去到處偷人的那種,經常會和從小長大的觀察員在一個山洞內,或是隱蔽地點潛伏數天,更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幽靈。
“這個打法太浪了啊!”
吳傑知道李振山這種打法早晚要出事,不過這樣的身份和經曆倒不用解釋能力突然變強的問題了,因為他本身在技術上就是頂尖的存在,這次撲街也是武器背鍋。
他那一槍在係統的判定上應該是100%命中才對,但很明顯是槍管和子彈的問題,那就瞄的再準也沒用了。
中國的79狙和幾年後85狙仿製的都是大名鼎鼎的SVD,但除了瞄準鏡和核心部件材質不過關,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專門的狙擊彈,這使得本來就精度不足的問題又被更加放大了。
越南的狙擊手使用的都是蘇聯原裝的SVD,搭配的也是蘇聯原裝的四倍瞄準鏡,以及專用的7N1狙擊彈。
這樣的差距讓李振山飲恨當場,不過對麵做夢也不會想到被狙擊槍擊中軀乾部位的李振山,這會那個拳頭大的傷口正在迅速愈合。
吳傑了解李振山的死因後,自然是讓他恢複後帶著犧牲的觀察員返回陣地。
這之後他需要繼續返回前線作戰,而且要打的比以前還浪。
什麼,你說中國仿製的四倍瞄準鏡性能不過關?
不好意思,他現在有能在方圓3000米內生效的全圖動態顯示,任何出現在他3000米內,具有威脅的敵人都會以紅點的形式,標注在隻有他能看到的全息地圖上,並且是動態顯示的噢!
這個叫做“河圖”的虛擬地圖在放大後能夠單獨列出他所選擇的目標信息,以及射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