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除了打猴子,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奧運會,畢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加奧運會,又是在這樣一個冷戰期間,可謂意義非凡。
李振嶽和穆婉秋肯定是來不及參加這次奧運會了,但兩人的雙排貢獻並不比十塊八塊金牌差。
吳傑準備讓他們一直雙排到1987年,因為未來幾年兩山邊境上同樣要進行輪戰,儘管大仗沒有了,但是小仗無數,正適合狙擊手發揮,他們兩人最後的戰績肯定不會低。
北京這邊,吳傑很快就加入了國足最後一個月的集訓。
他在國家隊這一塊算是很不負責任了,82年世界杯後起碼缺席了一半的集訓,也幾乎沒再參加國家隊的比賽。
但沒人敢對他發表意見,因為人家的水平和貢獻可一點沒拉下。
上個賽季,吳傑在德甲聯賽裡一共打進59球,另有11次助攻;德國杯上則是6球3助攻;歐冠上也創造了17球5助攻的新紀錄。
他光是在這三項賽事裡就打進了82粒進球,再算上豐田杯和歐洲超級杯,單賽季一共打進了85球。
這會的“歐洲足球先生”依然隻限歐洲國籍的球員評選,但把這兩年的金球獎得主羅西和普拉蒂尼拿來與吳傑一比,真應了那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話。
現在吳傑在足壇的名氣已經不限地域,哪怕是南美洲也有他的大量簇擁,再加上長期現象級的表現,國際足聯必須要考慮為吳傑所代表的國際球員設計一個重量級獎項了。
如果國際足聯不帶頭,很多類似法國足球的足球雜誌也準備單乾了。
伊莎貝拉控製的媒體集團就在不久前收購了英國的老牌足球雜誌世界足球,準備利用該雜誌打造一個“世界足球先生”的獎項與法國足球的“歐洲足球先生”隔空對壘。
現在他們正與國際足聯商討合作的意向,這個獎項如果能得到國際足聯做背書,那立刻就能與“歐洲足球先生”打擂台,畢竟“世界”這兩個字單從字麵意思上就對“歐洲”有著天然的壓製。
吳傑對這件事自然是傾力支持,如果年底真有“世界足球先生”頒獎典禮的話,他絕對會現身捧場,反正獲獎人肯定是自己,領完獎還能順便做個種,一點不便宜外人
除了“世界足球先生”,“亞洲足球先生”也準備在今年開始頒布。
這個獎項是由亞足聯牽頭舉辦,基本就是“歐洲足球先生”的翻版,同樣隻會頒發給亞洲國籍的球員,但同時限製獲獎球員必須在亞洲範圍內踢球。
這讓吳傑感覺到了滿滿的惡意,因為這樣一來大部分中國球星都沒戲了。
但即便如此,吳傑也覺得這個獎項多半還是會落在中國球員身上。
今年在亞洲踢球,並且表現最突出的亞洲球員,依然大半都是中國球員,特彆是任誌輝、薑偉、崔永華、王東寧、吳群立、馬林這幾個年輕球員,今年在亞洲比賽的表現都可謂鶴立雞群。
等到這批人也去了歐洲,王元麟、吳勝、毛秀全、範誌毅等人也要開始登上舞台了,今後“亞洲足球先生”這個獎項怕是要被中國球員長期承包。
吳傑這邊加入集訓後,第一件事是先驗收兩個小弟打造的鏈式防守體係。
這兩年他不負責任的原因,主要還是有人幫他乾活,這就是有工具人的好處啊。
況且他是前場自由人,打造防守體係這種事情自然輪不到他,肯定是林耀東和陳浩南的事情。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鏈式防守早在二戰前就有了,也曾在一段時間登上過神壇。
但任何輝煌之後就是低穀,最初的鏈式防守在被人研究後發現了大量弊端,最終使得一度被棄用了幾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才又被並非發明者的意大利人撿起來回爐重製。
這也是所有戰術誕生、發展、衰落的過程,起初大都是由某個天才的靈光一現而誕生,然後各方小心翼翼的摸索驗證試錯,再到逐漸成熟後的廣泛應用,最後由某個天才教練將其發揮到極致,達到巔峰。
但這種巔峰一般隻會持續年,因為最強的戰術必定會被所有人鑽研針對,總會有另一個戰術或陣型將其壓製並拉下神壇。
最終的下場就是濃縮為經驗被後來居上的戰術所吸收,搞不好某個幾十年前就被摒棄的戰術汲取了新姿勢後,突然就煥發了第二春,就像鏈式防守一樣再度登上曆史舞台。
現在足壇開始流行的平行站位、區域防守、反越位戰術,就使得古老的鏈式防守有了煥發第二春的契機。
意大利人已經開始對其進行改革,但此時的中國隊無疑領先了一步。
中國隊的鏈式防守自然是采用兩條鏈的站位,第一道由陳浩南率領的中場組成,包括吳傑這個前場自由人也需要看情況采取前場壓迫防守,然後在中前場就向對方的球星發起包夾。
但這樣的防守容易被對方球星利用個人能力,或是團隊配合衝破。
所以第二條鏈就要由後衛線組成,他們負責看準機會前壓配合中場進行斷球和破壞。
但與九十年代的意大利喜歡用拖後自由人來查缺補漏,並且將平行站位與菱形站位隨時切換不同,中國隊負責拖後補漏的人是門將,同時在陣型上會長期保持平行站位,更加看重造越位。
林耀東就是這條鏈的指揮官,他負責指揮後衛線何時前壓,何時造越位,同時利用自己大範圍的出擊配合後防線隊友安心前壓,以及進行反越位戰術。
這種戰術練好了自然威力無窮,不僅可以彌補球員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上的差距,還能彌補單兵防守不佳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