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隨著各國和地區的代表團陸續進場,不少中國聽眾開始覺得有些好笑了,因為有不少國家居然隻派了十幾個,甚至幾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特彆是聽到安道爾、巴哈馬、緬甸等小國,居然隻有兩三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時,很多人都大笑不止。
但是一些了解中國近代史的人卻笑不出來,因為舊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時候,才隻有一個人單刀赴會,那時國內的報道是——“我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裡關山,此刻國運艱難,願諸君奮勇向前,願來日我等後輩遠離這般苦難!”
所以由此可以想象得到,那時的外國人看待一個擁有過千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麵積,四萬萬人口的中國,居然隻能派出一名運動員時會有什麼反應,我們前輩又是何等地獄難度的開局?
中國人應該多了解一下那段大家都不願翻開的曆史,如果再往前翻五十年,劉步蟾的那一段話更加讓人感慨萬千——“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儘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裡長途,彆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吳傑對這兩段話的感慨更深一層,因為他知道四十年後的中國是什麼模樣。
這時的新中國用四十年後的眼光來看自然還是無比的貧窮落後,但相比當時的單刀赴會,相比當年北洋艦隊的屈辱無奈,這樣的日子就已經是那時的國人畢生的夢了。
吳傑很多時候都不敢想象先輩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就算這大國體育(靜物jw)最新章節手機訪問:/book51626/2941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