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誰是小醜?(1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8167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國體育最新章節!

吳傑沒有繼續關注沈浪和張甜韻,他的目光正放在一個文弱的孩子身上。

這個孩子看起來隻有十三四歲,雖然容貌靈秀,氣質清雅,但舉手投足間總是一副萎靡不振,仿佛病了很久的樣子。

吳傑覺得紀修文這副德行,直接去演虛空公子或梅長蘇都不用化妝了。

這個紀修文自然是他新找到的工具人,他也確實是久病纏身,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從小就是個藥罐子,儼然一個男版林黛玉。

這也虧了紀修文祖上三代都是頗負盛名的良醫,爺爺和父親都知道怎麼給他調理身體,否則就他這個體質很難活到這個年紀。

吳傑從係統給出的資料中也能看得出來,這個紀修文不僅天生體弱,還有先天性心臟病,腎也不好,即便有家人一直配藥調理,但以這個時代的生活條件還是很難活得久,不久前便因為先天心臟病發作掛掉了。

但此人雖然體弱,智商卻非常高,哪怕不用係統加強,居然也有四星級的圍棋天賦。

這樣的天賦與小林光一、聶文平、二李、柯潔這類能在很長一段時間稱霸棋壇的天才相比,當然還差了不少,但也足以在一省之內橫行了。

所以14歲的紀修文便已經是圍棋屆頗有名氣的少年天才,10歲起便一直參加著各類青少年圍棋比賽,不久前已升至新出爐的專業兩段水平。

吳傑對這個新同伴還是很滿意的,圍棋自然算是體育運動,儘管智力型運動不太可能加入奧運會,但圍棋在亞洲範圍內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他準備把紀修文往偶像棋手的方向培養,這會就開始讓他學習梅長蘇的言行舉止,一舉一動都要表現出柔弱的陰柔之態,同時又要充滿智慧,展現出運籌帷幄的範兒,就差讓他弄把扇子一年四季的搖了。

但這小子也確實有一股憂鬱深沉,悲情英雄的氣質。

試想一下,這樣一個多病纏身,吃藥比吃飯還多,風一吹就倒的柔弱公子,卻能在棋盤之上提兵百萬,立馬吳山,即便與天下棋,仍能勝天半子的棋聖,是不是更能激發人們的母性,從而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吳傑就打算塑造出這樣一個棋力超越吳清源,除了腎虛外無論做人還是落子都堪稱完人的新棋聖。

所以不光要賦予他五星級的天賦,還要再給他買上幾個五星級的特殊天賦,說白了就是讓紀修文兼具小林光一的計算和布局,大竹英雄的美感和藝術,聶衛平的大局觀和棄子,李昌鎬的計算和沉穩,李世石的逆勢和反撲。

當然也少不了借用係統的ai來進行作弊般的訓練,連吳傑這個不會圍棋的人都知道,未來圍棋領域在ai輔助訓練誕生以後,人類棋手的進步速度相比以往便有了質的飛躍,特彆是開局基本都在用ai的套路,而且是每隔兩三個月就能迭代出新的套路來,這是ai訓練誕生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其實也意味著柯潔這個時代的頂級棋手,平均水準無疑要比前輩們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不過紀修文要真正出道還得等上幾年,柯潔14歲時也才升到專業三段,奪得第一冠要到17歲了。

主要是聶衛平這會正值巔峰,特彆是在84-88年這段時間,老聶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壓製了全日本的圍棋高手。

吳傑當然不想破壞老聶的這段統治期,所以紀修文在三年後的第一屆應氏杯上拿到第一冠應該是最好的劇本,老聶也正是在這裡敗給曹薰鉉後棋運轉折,從此再也未能染指大賽冠軍。

最讓他不爽的是韓國圍棋正是從這一年正式崛起,一度統治了棋壇近二十年。

他希望紀修文能從這裡將韓國圍棋的輝煌時代一指頭按死,同時為自己開啟一個真正的神話時代,這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劇本了。

吳傑安排好未來棋聖的事情後,便開始一邊備戰新賽季,一邊故意讓人拍到他用籃球架來練足球的場景,當然也少不了讓外界時不時發現他非常關注籃球比賽的事情。

這些都是為他將來的轉職做鋪墊,但他也確實關注起了籃球,畢竟還要完成以籃球運動員身份參加奧運會的夢想,這些將來的隊友必須開始關注了。

8月中旬,第五屆世俱杯正式開打。

吳傑知道原本位麵的世俱杯沒什麼影響力,因為nba一直不買賬,nba球隊始終不參加這項賽事。

結果是隨著nba的全球影響力越來越高,這個世俱杯的影響力便越來越低,最後一度到了舉辦不下去的地步。

但這個位麵的世俱杯影響力就非同小可了,最大的原因就是nba球隊上來便被兩板磚拍暈,後來即便不再參加,那也不是瞧不上,而是被打慫了。

吳傑知道事情並非如此,但現在確實是連美國球迷都覺得自家球隊就是不敢參加,根本不是不屑於參加。

此外八一隊的強大促也成了這個位麵的世俱杯形成了中歐對抗的局麵,而不是原本位麵歐洲籃球的獨角戲。

這一點非常重要,吳傑也覺得這個位麵世俱杯的劇本精彩了不少,這裡麵不僅有中歐對抗,還有中蘇對抗和蘇歐對抗,而這種“對抗”才是一個賽事精彩與否的關鍵。

現在nba球隊再次出征世俱杯,自然讓本就不乏看點的賽事更加精彩起來,此時的“世俱杯”在影響力上已經僅次於“世錦賽”和“奧運會”了。

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籃球在國際籃聯中的地位也要比足球好上很多。

今年夏天,國際籃聯進行了四年一次的改選,中國不僅在兩名副主席上占據了其中一席,今年擴充後的24名正式委員裡,中國也占據了3個席位。

這在國際籃聯裡已經足夠發出自己的聲音了,美國和蘇聯也就隻有三個委員席位罷了,主席和副主席都不是美國人或蘇聯人,這等於說中國在國際籃聯的聲音比美蘇兩國都要大。

但這個地位不是憑白得來,首先是中國男籃和中國女籃在最近四年裡堪稱無敵的表現,還老是有意無意的落美國籃球的麵子。

國際籃聯和nba有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中國男籃懟美國籃球懟的越狠,實際上就越是符合國際籃聯的需要。

然而這次八一隊的出征卻有些拉胯,他們在小組賽裡不僅每場都打得十分艱難,還輸給了希臘的帕納辛納科斯一場,最後隻以小組第二的成績出線。

但這種表現其實才正常,八一隊雖說將國內精銳都吸了過來,可這批球員的年紀都不小了,按理說早就該進行更新換代。

但礙於人情世故和論資排輩的陋習,除非魯達親自站出來當壞人,或是等到這批人的水準下滑到所有人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否則領導們絕不會主動換人,這批球員又很少有張衛平的自覺,結果就是新星們都被迫擠在了二隊和青年隊。

吳傑這時不得不佩服張指導,他退役的時候還依然具備亞洲第一前鋒的水準,但人家卻乾脆利落的選擇急流勇退,光是這份審時度勢,積極轉軌的智慧就不是一般人具備。

魯達當然知道這批隊友是時候離開國家隊和八一隊了,他在二隊和青年隊積攢了那麼多青年才俊,實際上早就做好了更新換代的準備。

但這次出征世俱杯,他不僅帶著大批老隊友,還故意連中生代球員都沒帶幾個,年輕球員就更彆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