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笑話之旅(1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9523 字 11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大國體育最新章節!

體部在廣州舉辦的這場賑災募捐晚會很成功,這從當晚募捐到的一千餘萬人民幣,兩千餘萬港幣,兩百餘萬美金,還有上百萬英鎊的捐款就足以說明了。

但讓體部沒想到的是,這些足以讓他們嘴角顫抖的巨款,還隻能算當晚的第二大收入。

這場賑災晚會的最大收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轉播費和廣告讚助,光是旁邊那個不共戴天的小本子,這一晚就在轉播和廣告上支付了五百萬美金的支票。

吳傑等人可不覺得小本子虧了,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太單純,整場晚會充斥的日本廠商太有欺騙性,很容易博取到這一代人的好感。

所以魯達的臉色一直不怎麼好看,小本子這五百萬買到的可是一代人的好感啊!

這些廠商將來就算一連數年都選擇在77號的晚上十點發布新品,還是會有一大批簇擁哭著喊著把鈔票送上門。

所以彆說五百萬了,就算五個億,甚至五十個億,其實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吳傑也知道小本子賺大了,但兔子要開放就必須讓出市場來引入國外資本和技術,學習這些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方法。

除此之外,他們沒有其它東西用來交易,因為一窮二白的兔子隻有市場這一項本錢!

這一晚大賺的不止小本子,所有上鏡的外資企業都成了贏家,包括捐款五十萬英鎊的阿森納,自此就徹底成為了全中國最喜愛的國外足球俱樂部。

當然了,肥水不能光流給外人,他們幾人的企業同樣在這場晚會上收獲了人民的好感。

但與外資企業不同,他們有不少企業在災難之初就前往了賑災一線活動,所以不僅僅是出了錢,還出了力。

這時體部還不知道,上麵這些讓其它部門直呼“不可思議”的巨額收入,依然不是這場賑災晚會的全部成果,體部今後還會有一項源源不斷的收入到賬。

吳傑當然知道是什麼,那就是這場晚會在全球的電視播放和錄像帶收入,包括吳傑刻意送給體部的部分版權。

他們在晚會上演唱的所有歌曲,全都是體部各個運動隊的隊歌。

這裡就涉及了版權歸屬問題,吳傑等人的唱片公司自然擁有這些歌曲的版權,但體部也共享了這一權利。

這種模糊的版權歸屬,吳傑當然是刻意為之,他又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他很清楚這些隊歌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否則轉播權也不會賣到那麼多國家。

但這點利益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其實已經無關輕重了。

所以刻意將一部分收入讓給體部的做法,絕對是利遠大於弊的事情。

當然體部還不知道這些隊歌的商業價值有多高,更不知道國外觀眾對這場所謂的賑災募捐晚會的震撼有多強。

第二場賑災晚會,國內的觀眾一開始都是以沉重的心情來看待。

但國外觀眾的感觸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就是為了追星,甚至單純欣為了賞音樂收看這場晚會。

這也不奇怪,他們為各支隊伍創作的隊歌,基本都是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紀的流行音樂,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現在各個隊歌都隻是第一版,男足隊歌的譜曲用是灌籃高手裡的《捕捉閃耀的瞬間》,填詞自然是中文;女足則是用了提前問世的《鏗鏘玫瑰》。

男籃這邊的隊歌譜曲用的是《直到世界的儘頭》,女籃隊歌用的則是《夢想在前方》。

女排的《陽光總在風雨後》算是最早創作的隊歌了,可就連男排都有一首譜曲采用了《我的朋友》,填上中文歌詞的隊歌。

但讓各國的運動隊們羨慕的不止這些,中國不光是三大球都有各自的隊歌,就連很多個人項目都有他們幾個親自譜曲,或是假借公司創作出來的隊歌,最蛋疼的是每一首歌的素質都不比三大球的隊歌差。

秦劍的拳擊隊就用了《sit》為譜曲創作了隊歌;遊泳隊早在兩年前就用《1986年のマリリン》的曲子創作了自己的隊歌;羅勝洋那個還未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的散打隊,居然都搞了一首重新填詞的《核爆版霍元甲》強行作了隊歌。

此外田徑隊的隊歌采用了《tears·fe》作為曲子,乒乓球隊用了《光るなら》的譜曲,射擊隊用的則是《獻給你的羅曼蒂克》的曲子,就連網球隊都有一首《the·nights》當曲子的隊歌。

這裡有不少歌早就問世了,像《獻給你的羅曼蒂克》和《the·nights》都已經有好幾個版本在他們的專輯,或是在動漫裡出現過,甚至有幾首已經做出了日文和英文版。

但對目前的國外民眾來說,這些每一首都足以連續進入本國暢銷榜的歌曲,他們今晚還是首次聽到,而且是一次性聽到了這麼多首。

那種由音樂本身帶來的震撼和愉悅,相信足以讓每個收看晚會的人難以忘卻了。

最無語的是這些歌不完全算流行曲,它們都是中國各個體育隊的隊歌,這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這些隊歌還隻是第一版,吳傑等人將來還會為各個運動隊創造第二版,甚至是第三版隊歌。

現在讓體部想不到的不光是這些隊歌的商業價值,更想不到的是這場掛著“賑災募捐”的晚會,如果被包裝成“音樂會專輯”的形式出版,未來會在全球賣出多少份?

今天這場晚會不像第一場都是以合唱的形式演出,除了最後一首用《時代を越える想い》曲譜填詞的歌是大合唱外,其餘的歌半數都是吳傑、魯達等人親自演唱,剩下的也是由他們旗下唱功卓越的歌手們單人或雙人演唱,最差也是由夏林這樣在隊內唱歌好聽的半吊子作為代表來演唱。

這其實就是為了方便將來出現場版專輯,所以不能像第一場晚會那樣全是合唱。

體部也不知道他們為了保證現場的錄音和拍攝質量,今天使用的大部分設備都是由他們的唱片公司花了大價錢從日本引進,就連演出人員的服裝和化妝都是提前設計好的,這根本就不是一場單純的賑災晚會。

當然這些彆有用心的準備也讓這場晚會的演出質量之高,不僅放在全世界範圍都稱得上優秀,完全可以當做頂級演唱會來看待,事後剪輯一下作為音樂會專輯來發售也完全沒問題。

吳傑的死忠粉們,還有魯達、沈浪等人的國外粉絲們,整場晚會過程就沒感到這場演出有什麼賑災募捐的味道,現場五千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幾乎是從頭嗨到了尾。

電視前的國外觀眾同樣把這場晚會當成演唱會來看待,全場下來隻感覺嗨的不行,一點沉重的氣氛都沒有。

老實說,這樣的搞法不光外國人感覺不到任何嚴肅的氣氛,就連國內觀眾也忘了這是一場賑災演出。

現場的體部官員在晚會過半時,不少人的臉色就有點難看了。

吳正鬆就感覺很尷尬,但也終於知道為什麼第一場晚會邀請了不少其它部門的大佬,這一場卻連體部的人到場都不多。

就這個不嚴肅的現場氣氛和演出過程,真要想找什麼毛病的話,甚至有可能成為可大可小的智障事情。

但一想到這場晚會募捐到的巨額賑災款,吳正鬆也知道明天的官媒一定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這個數額大到了讓他都感到心驚的程度。

他們過幾天把這些錢往上一交,再加上第一場晚會在全國各界獲得的讚譽,應該不會有人專門在第二場演出上做文章了,即便真有人使壞也難以引起什麼回響。

第二場賑災募捐晚會結束後,吳傑等人在廣州逗留了幾天,參加了一些各自代言的活動後,他反正是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陣子了,因為嚴格來說他現在已經退役了嘛。

但見到以投資名義一塊來到北京的伊莎貝拉和海倫娜,吳傑在蛋疼中伴隨的是一陣坐立不安。

他知道這也就是有卡片傍身,不然自己這麼浪早就聲名狼藉了。

不過這兩人還真是來投資的,或者說是伊莎貝拉身後的三大家族準備在華進行投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