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三不死(1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8396 字 11個月前

吳傑覺得紀修文現在的外號很拉胯,但這個年紀想要自主選擇外號也不太現實,其實他就連加入中國圍棋隊也是靠的外力。

老聶對紀修文可沒什麼好感,那場對局他雖然贏了下來,但就算不論尷尬的過程,他堂堂“棋聖”麵對一個不到16歲的小屁孩都無法輕易戰勝,這本身就夠丟人了。

這次紀修文能搭上前往日本的最後一班車,主要還是簽約了“傘公司”,再加上沈浪不知道怎麼認識了紀修文,如此才能拿到一張前往日本的門票。

今年的“中日圍棋擂台賽”是第三屆了,第一屆是雙方各承辦一部分,上一屆舉辦地完全設在了中國,那麼這次自然要轉到日本進行。

中國圍棋隊派出了9人出征日本,這個人數是雙方商議後確定的結果,那麼也就是誰先拿到9分就算贏了。

這次使用的規則也是兩方事先商量好,最終決定用前八場單局決勝,主將對主將的決勝局則才為三番棋(三局兩勝)決勝。

其它與上屆相差不多,隻是多了每方一小時的時間限製,也即是每方有一小時自由時間,超過後必須一分鐘內走一手。

這個規則對於中國隊很不利,彆看前兩屆擂台賽都是中國贏了,但中國圍棋相比日本依舊處於弱勢一方。

這時的中國圍棋除了老聶外,江鑄久、劉小光、曹大元、馬曉春等人麵對日本的超一流高手贏麵都不高。

先前的兩屆“中日圍棋擂台賽”,除了在第一屆上演五連斬的江鑄久外,日本隊其實都是輸在了最後壓陣的老聶手上,連續兩屆都是被他以一己之力連勝數人完成翻盤,特彆是第二屆基本是老聶單核帶隊。

江鑄久在第一屆比賽上有超神發揮,但隻風光了一年就再無突出表現,更未能拿下任何一個世界冠軍,上一屆對抗賽也隻有一勝一負的成績。

這一次雙方的參賽人數達到了9人,整體實力更高,頂尖棋手更多的日本隊,自然占了大便宜。

吳傑這個外行都知道小日本打得什麼算盤,他們肯定是想以最小的損失將中國隊的前八人儘數斬落,這樣就能讓老聶陷入車輪戰當中。

這次最後的主將之戰又是三番戰,老聶很可能要麵臨日方四五人以上的車輪戰,哪怕能涉險過關還要再與對方的主將鏖戰三盤。

今年老聶的年紀已經不小了,真要是形成了這種不利局麵,那麼對他的精力和體力都會是一次難以承受的考驗。

但這是三個月前的情況,如果日本人那會就想把參賽人數擴大到9人,他們肯定不會輕易妥協。

不過現在嘛,老聶雖然不喜歡紀修文,但也不至於暗中打壓,既然他加入了中國圍棋隊,那麼不妨利用一下這個懂事過頭的小妖怪。

老聶除了是家喻戶曉的棋聖,他的另一個身份還是中國圍棋隊的總教練,這次出征日本自然有排兵布陣的權利。

吳傑這邊還在猜測紀修文會第幾個出場時,老聶已經在房間裡拿著“副將”和“先鋒”的標簽在紀修文的照片上比量起來。

這顯然是還在糾結之中,如果讓紀修文打前鋒,他很可能開局就重創日本隊。

但萬一真讓這小子來個N連斬,那也未免太便宜他了。

“哼,你小子不是懂事嘛,真懂事就給我把大門看好了!”

老聶心裡還是有些情緒,那盤讓棋讓他在國內圍棋界聲名大跌。

這倒也就算了,最可氣的是不久後的一次打牌都沒叫上他,而是把紀修文叫了去。

老聶越想越氣,最後還是在紀修文的照片上將“副將”標簽貼了上去。

至於先鋒嘛,他們前兩屆一向是女士優先,這一次也不好例外。

…………

11月30號,吳傑總算在這場中日大戰的前夕趕到了日本,下榻的正是中國圍棋隊居住的酒店。

日本民眾對於這次的中日大戰依舊很關注,但與當初第一屆比賽時的全國矚目相比,這次肯定要差上一些,誰讓前兩屆的獲勝者都是中國呢。

但這次改變最大的還是雙方的自信心,兩年前日本雜誌做了一項民意測試,結果在三千多名投票者中,隻有27個人認為中國隊會勝,而這27個人中有24人是在日的中國留學生。

那會在中國也差不多,《圍棋天地》公布的中國投票結果隻有20%的愛好者預測中國隊會勝。

這就是兩年前發生的事情,現在想來還近在眼前呢。

但就是這麼一轉眼的功夫,今年的民意測試結果就已經扭轉過來——今年日本隻有50%的民眾認為自己一方能獲勝,而中國卻是80%的投票認為自己能勝。

日本圍棋界對這一戰的態度是不容有失,主將加藤正夫已經放出話來:如果這一次在家門口也敵不過中國的話,他們每個人都不再刮胡子,直到擊敗中國隊為止。

這話吳傑很喜歡聽,但也知道這是為了挽回圍棋在日本關注度下滑的趨勢,更是要以破釜沉舟的氣勢逼出自己的全部潛力。

日本圍棋隊已經輸不起了,如果連續三次敗給中國,日本民眾對圍棋的關注度和興趣,恐怕都要大幅下降了。

但對於吳傑來說,就算殺得日本人以後都不願意下圍棋了,他也不想看到中國隊輸!

他在酒店裡找到中國圍棋隊的領隊時,得知那邊正在開會討論明天的首戰策略。

這次的擂台賽要打上九天,每天都要淘汰兩人,一直到第九天的終局之戰為止。

但這隻是最慢的流程,如果某一方有人連戰連勝,那麼最快五天就結束戰鬥了。

吳傑沒讓領隊去打擾圍棋隊的隊員,他過來聯絡也隻是做個樣子。

紀修文那邊什麼情況,他怎麼會不知道呢。

這段時間正好關注一下亞足聯U23錦標賽的比賽,這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足的預選賽。

男足的預選賽與男籃不一樣,流程更像是世界杯的預選賽,區彆是各國隻能派出23歲以下的球員比賽。

這是上屆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與奧組委大打一場後的最終決定。

很明顯,國際足聯又一次壓倒了奧組委。

今後奧運會足球賽球員的年齡將被限製在23歲以下,這一新規定從1988年第24屆奧運會上開始實施。

原本位麵,奧組委至少爭取到了“每支球隊能征召三名超齡球員參賽”的補充條款,但這個位麵不用想都知道為何不見了這一規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