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漢城奧運會,參賽運動員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依舊是“自由平等”的美國和“科學民主”的蘇聯,兩位老大一個派出了612人,一個派出了524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1978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後,“自由平等”與“科學民主”的首次奧運會大火拚!
全世界的觀眾也是這時才想起來,原來這兩位已經12年沒在奧運會上乾過架了,先前兩屆奧運會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兩位都在各個領域率領自己的小弟抵製對方。
那麼這次在南棒舉行的奧運會就沒人再拉抵製了嗎?
這個當然有了,北棒一聽到這話立馬跳得老高。
但北棒有自己的抵製理由,四年前在“雙棒聯合舉辦1988年第24屆夏季奧運會”的談判破裂後,北邊的棒子不僅一怒之下抵製了漢城奧運會,還斥資數十億美元,準備舉辦1989年的世界青年聯歡節,其目標是超越南邊棒子的“漢城奧運會”。
北棒可不是單純過嘴癮,這幾年他們擴建了首都平壤的機場;鋪設了新的街道;修建了世界上最大體育場館之一的“五一體育場”;甚至正修建一個設計高度超過1000英尺的世界第一酒店。
這個酒店對吳傑而言可謂大名鼎鼎,因為這座設想中世界最高的柳京飯店從1987年開始建設,一直到2017年才終於在埃及電信巨頭的注資下才完成,期間有二十年都成為世界上最高的無人入住的建築。
吳傑覺得北棒才是最不希望老大哥GG的一方,因為在毛熊的扶植下,北棒的這番操作並非不自量力,幾十年後的人根本不知道巔峰的北棒也曾輝煌過。
1976年,北棒的發電量曾是兔子的三分之一,但麵積卻隻於福建省相當。
1980年,北棒的人均GNP超過了2000美元,尚與南棒處在同一水平。
所以北棒不僅有能力進行這些建設,甚至真的有資格與南棒一塊舉行“雙棒奧運會”,特彆是四年前談判那會!
但這些在毛熊崩潰之後,自然也都隨之化作了泡影。
兔子卻在“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驅動下,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但也更加獨立自主的道路。
當然毛熊和鷹醬應該都很不爽,因為這次中國代表團打著的旗號太欺負人了,居然是“和諧”、“自由”、“民主”、“科學”、“平等”,不多不少正好與國旗上的星星對上了,但鷹醬和毛熊也被兔子給徹底摸光了。
此外中國代表團的出征人數也高達為790人,其中團部冒號、領隊、教練員、醫療等工作人員388人,運動員422人(女運動員240人、男運動員182人)。
這個參賽人數在往常肯定是第三位了,但在這屆隻位居參賽國的第4位,因為東道主運動員不需要參加任何資格賽便能獲得參賽資格,所以這屆奧運會南棒派出了467名運動員參賽。
吳傑在前往漢城的飛機上有些尷尬,因為中國男籃和中國男足坐在同一架航班上。
所以當11號啟程前往漢城時,他在飛機上就同時被兩支隊伍的人一塊叫老大,這讓他有種當了叛徒的既視感。
他們乘坐的這架航班是中國代表團飛往漢城的最後一班,其它項目的隊伍都在前麵啟程抵達了,幾個大球類項目由於擔心到了漢城後不方便備戰,所以都安排在10號和11號啟程,這樣到了漢城休息幾天就可以迎接比賽了。
這屆奧運會體部給他們布置的任務難度不小,主要是考慮到中國運動員不需要調整時差,甚至都沒什麼舟車勞頓,畢竟飛兩個多小時就到地方了,中國運動員在體能方麵肯定比歐美各國有優勢。
此外考慮到漢城這地方兔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雖不是主場卻勝似主場,那麼自然要當半個主場來看待了,所以體部又把布置好的任務難度又向上提了一下。
這麼提來提去的結果可想而知,最後連體部看著自己頒布的任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次兔子居然要與鷹醬和毛熊爭奪金牌榜第一的歸屬。
吳傑表示還好不是“獎牌榜第一”,他們雖然把中國體育在短時間內打造成了第三極,但要想在十年不到的時間裡就與這兩位進行全方位的抗衡,那還是差了不少底蘊。
實際上就算是“金牌榜第一”的任務,如果沒有他一天一萬點租來,每使用一次同樣要花費一萬點的“燈塔的照耀”,那還是不可能做到,畢竟這屆奧運會堪稱人類體育史上的至暗時刻,數百位“生化戰士”再加上“棒子體育精神”的超級加倍,幾乎是凡人之軀不可戰勝的難度了。
毫不客氣的說,他們這次出征可謂是一場“逆天之旅”,每一場比賽都要拿出勝天半子的精神才能逆天!
當然了,中國的三大球不在這個行列,特彆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各國眼中,中國的足球、籃球、排球,反而是歐美白人國家該抬頭仰望的存在,尤其是女子組裡的中國三大球堪稱一枝獨秀!
這架飛機搭載的便是中國男子足球國奧隊,中國男子籃球隊,以及三大球最拉胯的中國男子排球隊。
中國男排相比另外五支不是排名世界第一,就是在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之間來回橫跳的隊伍,確實是非常卑微的存在。
但就算是這樣一支自己都頗為自卑的隊伍,上屆奧運會也是第四名的成績,兩年前的世錦賽在剛剛完成新老交替的虛弱期,他們同樣殺入了四強。
現在這支中國男排平均年齡隻有23歲,但世界排名第四位,亞洲排名第一位,實力其實頗為不俗,潛力更是不可忽視,這屆奧運會並非沒有奪冠的機會。
北京到漢城兩個小時的旅程,大家隨便看會書,聽聽歌就過去。
棒子媒體在機場見到中國三大球的男子組終於千呼萬喚使出來後,心裡的酸爽自然是比吃了一大碗泡菜還要濃烈。
亞洲各國的媒體也多少有些同感,但是見到那些閃耀世界的亞洲球星,不少人又忍不住內心中的激動之情,畢竟這些人代表了亞洲人足以在任何體育項目上戰勝黑人和盎撒人。
“來了來了,那是中國男子足球的U23隊伍!”
“他們好高啊!又高又強壯!”
“你們看過上個月中國國奧隊和日本國家隊的友誼賽嗎?”
“當然看了,我感覺日本球員全力衝刺時,還不如中國球員進球後慶祝的奔跑速度快!”
“日本人何止是速度慢,他們在比賽裡幾乎一碰就倒,體能也差得離譜,那場麵簡直像大學生打初中生,他們連高中生都不如!”
“我聽說日本足協打算用規劃的方法提升實力,這倒是與他們脫亞入歐的大戰略一脈相承。”
“規劃有什麼用,真正有實力的人會不為自己國家效力,跑去替日本人踢比賽嗎?”
“就是啊,看看人家中國隊,那個楊書華是法甲連續兩年的金靴射手,上賽季被《世界足球》評選為歐洲五大前鋒之一;還有任誌輝和王元麟,他們是上賽季歐洲的十大邊鋒;外星人的弟弟雖然才18歲,但上賽季也被評為歐洲最佳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