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排球的最大敵人是?(2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6587 字 11個月前

隻不過與楊夢華在第一輪的砍瓜切菜不同,張坦克在第一輪就打得十分艱難,首局還以5-7輸給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明星選手麥齊日。

這一場雖然全世界關注的都是被譽為“體育奇跡”的張坦克,但大家對於勝負並沒有太多爭議,因為麥齊日是世界排名第15位的男子選手,張坦克卻是剛剛16歲還沒打過四大公開賽成人組的新星。

西方媒體和西方的網球迷都認為他能獲得奧運會網球項目的參賽資格,完全是亞洲網球太拉胯了!

這些西方媒體的大肆報道也未嘗沒有變相捧殺張坦克的用意,因為賽前越是突出他這個“運動奇跡”的難能可貴,那麼比賽中輸得越慘就越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最後很容易讓人覺得這個中國人隻是在利用自己的疾病博取同情,這隻是一場作秀罷了。

但這個陰險的用意在首局比賽後就難以達成了,張坦克雖然開局不利,但5:7的比分說明雙方打得有來有回。

這時再結合他16歲的年紀,以及血友病這種不可能進行運動的體育奇跡,實際上麥齊日的心態反而有些炸裂了。

這個時期,張坦克的短板主要在身體上,他有五星級的身體天賦不假,但16歲的年紀還處於剛開始高速兌現天賦的時期,所以他的各項身體指標相對於成年選手還有差距。

但畢竟是可以用夢境訓練作弊的自己人,張坦克在技術和經驗上早已超出所有現役球員。

第一局他已經摸清了麥齊日的弱點,此人的發球、接發、正手進攻能力都讓他應付的很被動,但網前技術和反手卻有很大缺陷,包括步法也算不上優秀。

所以第二局開始後,張坦克隻要能在對方的接發球和前兩拍上堅持下來,便猛攻麥齊日的反手,爭取讓他更多的上網打高壓球和各種網前的機會球。

麥齊日沒想到對方的打法如此有針對性,更沒想到隻要自己在接發球和前兩拍上無法建立足夠的優勢,後麵居然就會被這個16歲的小家夥弄得十分窘迫。

最鬱悶的是麥齊日的短板被對方找到了,可他卻找不到張坦克有什麼技術缺陷?

這個16歲的小孩除了接發球,正手強攻的力量不足外,攻防兩端竟然十分均衡,不僅正反手沒有技術性短板,步法也十分飄逸,網前和底線技術同樣隻是缺乏一些力量,但在技術上同樣毫無短板可尋。

第二局就在這種一方身體素質占優,一方技術碾壓的情況下,打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比分,張坦克居然以6:4的比分扳回一局。

這讓所有媒體和觀眾都大吃一驚,但不僅是吃驚於這個比分,更是震驚於張坦克在比賽裡展現出來的幾乎完美的技術!

這時隻要是真正的網球迷,都能看出張坦克在技術上幾乎是碾壓的水準,如果不是在力量上差了一些,麥齊日彆說四分,估計想拿兩分都難,這t是一個重度血友病患者?

但是這個疑惑從特寫鏡頭上,特彆是張坦克四肢隨處可見的淤青和淤紫上,還是能確認了哪怕有凝血因子的幫助,他身上的淤血還是遠多於正常人。

然而離譜的是,張坦克的體能卻又好於正常人。

他才16歲啊!

但第三局能明顯看到麥齊日因體能消耗過大,步法和力量都有所下降了。

可張坦克依舊生龍活虎,這不得不讓很多西方媒體生出了“藥裡可能有興奮劑”的念頭?

然而,他們連吳傑都敢當麵懷疑,但對於張坦克卻不好把懷疑當麵說出來來,因為這小子身上有buff!

他們的懷疑一旦出了錯,那這個buff很可能讓懷疑者被全球聖母討伐了!

林耀東就曾表示過:張坦克光有這個buff還不夠護身,如果能再疊上動保環保素食主義光環,外加同姓跨姓心理障礙buff,最好再信仰個,那才是真正的百毒不侵,橫行無忌!

此時場上局勢已經發生了改變,張坦克的步法在第三局依舊像個鬼魅,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他大部分移動都是用腳尖著地,步伐之輕盈,仿佛漂浮在球場上一般。

最讓人咋舌的還是他在跑動過程中接球的一刹那,無論身體的控製還是對來球的擊打,包括擊球後恰到好處的順勢隨上,看起來都像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基本在技術上挑不出絲毫瑕疵。

麥齊日相比之下就顯得十分狼狽了,特彆是在體能開始下降後,他就像張坦克手中的牽線木偶,除了任由擺布,竟是毫無反抗之力。

這讓第三局的比分變成了吊打的6:2,現場的西方媒體看到比賽居然以張坦克晉級而結束,特彆是看到立刻就有好幾個私人護理上前對其進行全套消腫和化瘀護理後,真不知道該如何對這樣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體育賽場上的“奇跡”進行報道了?

吳傑倒是知道張坦克現在還很難走到最後,麥齊日實際上不算是真正的一流選手,他有不小的技術缺陷能被張坦克針對。

但要是遇到技術相對完善的一線選手,張坦克能利用的短板就不足以填補身體上的不足了,他要想真正爆發還需要差不多一年時間,這屆奧運會能不一輪遊便算交差了。

電視前的中國觀眾在看完這場晚上六點開打的比賽後,立刻將頻道轉向了三大球的女子組上。

今晚女籃的首場小組賽,還女排的首場小組賽,全都是在7點至8點開打。

結果不用想,女籃的三大美女讓正在重建的女排成為了第一個受害者,超過八成的觀眾一到8點都選擇了轉台去看實力強大,顏值也高得多的中國女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