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大國體育最新章節!
阿美莉卡現在是看誰都來氣,因為二戰以後的奧運會,他們還沒這麼拉過。
但這次不僅被社會家族無情吊打,就連新收的小弟都騎在自己頭上賣萌,這就真的有點蚌埠住了啊!
中國確實在幸災樂禍,甚至有給新大哥點個肯打雞噴射套餐的想法。
今天晚上的籃球比賽隻是小組階段,但兔子還是與新老大進行了隔空交手。
美國男籃與西班牙男籃的比賽晚上六點就開打了,等到中國男籃與南斯拉夫男籃晚上八點半開戰的時候,那邊已經分出勝負,美國男籃以110:70大勝西班牙,而且比賽過程裡依舊沒有主動請求過一次暫停。
如果沒有中國男籃進行對比,那麼美國男籃確實是夢幻一般的表現。
但問題是中國男籃兩天前已經與西班牙較量過了,當時以126:56的比分血洗對手70分。
這樣看來,似乎中國男籃更像夢之隊?
今晚這場與南斯拉夫的較量也算是重頭戲,這支隊伍一直都是美蘇外的第三強隊,很多時候甚至能擊敗美國和蘇聯。
可惜進入八十年代後,中國男籃崛起的勢頭太引人矚目,以至於同樣湧現了“黃金一代”的南斯拉夫男籃總是被人忽視。
實際上南斯拉夫的“黃金一代”非同小可,這批由德拉岑·彼得洛維奇帶領,搭配逐漸成長的迪瓦茨、庫科奇、拉德加等各自位置上的好手,最近一年幾乎打遍歐洲無敵手,甚至還在兩年前的世錦賽上贏了中國男籃一次,沒讓他們蟬聯男籃世錦賽的冠軍。
這支南斯拉夫男籃的強大也與體質有關,隊內很多球員從青年隊起就在一起訓練,主教練佩西奇等於是將他們從小帶到大,再加上南斯拉夫的籃球環境本就容易誕生出色球員,現在運氣來了集中湧現出一批年齡相近的優秀天才,這才能橫掃歐洲!
如果這屆奧運會上,南斯拉夫能擊敗美國隊奪冠,那算上80年奧運會擊敗蘇聯,86年世錦賽擊敗中國的傲人戰績,他們完全稱得上橫掃世界了。
中國男籃自然不會小覷這個對手,吳傑已經準備好拿出真正實力與這個籃球領域的傳統強國進行較量了。
今晚中國隊的首發沒有變化——
中鋒:馬冬龍(89):218米,102公斤。
大前鋒:魯達(99+++++):206米,112公斤。
小前鋒:張繼先(84):195米,95公斤。
得分後衛:張勇軍(84):193米,90公斤。
控球後衛:吳傑(88-98):190米,90公斤。
南斯拉夫的陣容也不出預料,依舊是那套橫掃歐洲的五人組——
中鋒:弗拉德·迪瓦茨(86):216米,110公斤,20歲。
大前鋒:迪諾·拉德加(87):211米,105公斤,21歲。
小前鋒:紮克·帕斯帕約(87):203米,100公斤,26歲。
得分後衛:德拉森·彼得洛維奇(96):196米,95公斤,24歲。
控球後衛:德拉夫科·拉杜羅維奇(88):191米,85公斤,25歲
南斯拉夫的這套內線其實還沒有進入巔峰期,但看起來就已經很高了,似乎有點不科學。
這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值是在fiba體係之下判定,如果換成nba體係自然就不同了,但具體多少還得看去哪支球隊?擔任什麼角色?球隊戰術打法如何?化學反應是否良好?
係統評定球員的能力值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賽事規則、球隊化學反應、球員健康狀況、球隊戰術體係來進行綜合評定。
這支南斯拉夫隊一直打得就是fiba體係,球隊的戰術打法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化學反應自然趨於滿值,這會球隊的健康也沒什麼問題,所以係統才會給出這樣亮眼的能力值。
但如果把他們打散,單獨放到nba去,那恐怕連彼得洛維奇都有可能跌到90以下了!
這兩支球隊相比之下,中國隊顯然是強在三個核心。
南斯拉夫的實力則更為均衡,還有個能力突出的彼得洛維奇可以隨時充當核心。
比賽開始前,剛剛名震歐洲的迪瓦茨看著比自己還高的馬冬龍,心中有謹慎,但更多的還是將其踩在腳下當作踏腳石的想法。
他的狂妄要比郎利更有資本,作為一個年僅二十歲就隨隊橫掃歐洲的年輕中鋒,他有狗皮膏藥般黏上就揭不下來的貼身防守能力,他有紮實的籃下腳步配合穩定的勾手和擦板球,他有出色的卡位和籃板球保護能力,他還能利用高度串聯球隊並傳出致命球。
這樣一個全能中鋒,如果說有什麼缺陷的話,那在歐洲還真看不大出來。
但今天在爭球環節,特彆是隨後的退防上,迪瓦茨的缺陷一下就暴露出來——他的彈跳,還有速度,比起馬冬龍至少差了一條街。
馬冬龍倒不敢輕視迪瓦茨,這可是單換科比的男人啊,即便排除玩笑成分,迪瓦茨也是名人堂球員,自然不能小覷。
約基奇比這位前輩更為全麵,但並不是因為天賦更出色,而是時代的進步迫使他必須掌握這些技術,他其實是站在這些前輩的肩膀上開始打球。
所以見到馬冬龍快速落位到弧頂三分線外,迪瓦茨以這個年代的認知來說,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要和吳傑做弧頂擋拆配合,當下馬不停蹄的衝往禁區提前占據防守位置。
這個意識已經很到位了,吳傑也確實和馬冬龍做了弧頂擋拆配合,但是兩人拆開以後,吳傑突到一半就把球從身後回敲給了馬冬龍,這是一次經典的不看人傳球。
馬冬龍站在高位便即停住,接到傳球後毫不猶豫,立刻起跳出手,投出了一個遠超這個年代中鋒射程的遠距離中投。
“這麼遠就投了?”
“這才進入三分線一步吧?”
“瞧這個高度,瞧這個臂展,他比中國隊原來那個巨人可怕多了!”
“……”
馬冬龍的投籃讓小組內的各支隊伍都感到很棘手,這麼一個身高臂長,運動能力出眾,射程還這麼遠的中鋒,實在是太難防守了。
迪瓦茨衝到禁區回頭看到馬冬龍居然直接投籃了,心中升起第一個反應是不相信這球能進!
但馬冬龍這記手形優美的五米外中距離投籃,連一點磕碰都沒有遇到,便“唰”的一聲空心墜入了網窩!
這樣一個完美的進球說明馬冬龍絕不是毫無準備的出手,更不是撞大運的進球,他明顯具備遠距離投籃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具備三分投射能力,畢竟他這次出手的位置距離三分線也就一步遠。
南斯拉夫的主教練佩西奇見到這一幕便感覺有些難辦了,這麼高的大中鋒居然有這麼遠的射程,那要怎麼防呢?
馬冬龍進攻端先捅了對手一刀後,轉過身就讓迪瓦茨有些喘不過氣來,因為他的機動性太強了,那雙胳膊也太長了,無論迪瓦茨怎麼移動都感覺有個四隻手的家夥在籠罩著自己。
但畢竟是九十年代nba最會傳球的中鋒之一,迪瓦茨不至於連這個功能都被鎖住,隻是要以他的進攻能力打破馬冬龍的防守,那就不太可能了,隻能在進攻端徹底化身策應型中鋒。
不過比他更鬱悶的是拉德加,馬冬龍這會力量還沒有練上來,更多還是利用身高臂展搭配機動性來防守。
但魯達可是正值巔峰的怪物,拉德加唯一有優勢的身高在魯達的超長臂展下也無法占得便宜。
迪瓦茨剛把球傳過來,拉德加就被魯達一路從禁區攆到了三分線,就算急忙把球傳出去了,還是被魯達推土機一樣毫不留情的推了出來。
“過分了吧?這是連站都不讓站了?”
拉德加臉色鐵青,這種連立足之地都不給的防守,簡直是羞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