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如泰山,堅如磐石,大智若愚,特彆是在防守端就像一座石佛,永遠讓對手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
吳傑這時還不知道,中國的解說已經在不經意間將“石佛”這個外號按在了馬冬龍身上。
但有件事可以肯定了,馬冬龍在做出這個天殺的扣籃動作後,不僅有資格單換喬丹,甚至有資格拿來與張伯倫和賈巴爾做對比了,當然前提是他願意去nba技術扶貧才行。
“這都沒有什麼慶祝動作嗎?”
吳傑也覺得馬冬龍冷靜得過分了,他今天可不光是上演了一個對中鋒來說不可能實現的罰球線扣籃,包括那些麵框進攻也都是不屬於中鋒的表演,但這會連個慶祝動作都不做,反倒是有些裝逼過度了。
但這就是馬冬龍的設定,他是真的冷靜到像一個機器人般可怕,而且一旦決定了什麼,他就不會半途再更改。
於是在這記非人類的扣籃過後,馬冬龍依舊在進攻端火力全開,他的手感也越發滾燙,甚至在三分線外都命中了一球。
這個不屬於常規操作,馬冬龍的常規武器庫裡並不包含三分球,因為在這支隊伍裡實在不需要他再去三分線外投籃了。
但畢竟也是有過好幾次夢境訓練的人了,隨便抽點時間練練就能具備一定的三分能力,手感好時投進一兩個三分,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然而在全世界球迷的眼裡,這隨手一投就空心入網的三分球,絕對意味著馬冬龍具備不俗三分能力,否則美國全隊扔了那多三分球,這會怎麼也才28的命中率?
這時再看看他已經展現出來的一係列進攻手段,美國隊和蘇聯隊的內線當場就有些崩潰了。
奧拉朱旺和尤因的崩潰,自然是覺得馬冬龍在和他們交手的時候,根本就沒使出全力,難道他們都不配這個人使出全力嗎?這也太瞧不起人了!
薩博尼斯則是有點被嚇壞了,這屆奧運會他本就拖著一條傷腿參賽,如何在進攻端對付馬冬龍就很傷腦筋了,現在防守端該怎麼應對這個怪物一樣的對手呢?
如果這個家夥拉到外線去,他跟還是不跟呢?問題是他想跟也跟不上啊!中國隊這都是些什麼玩意!?
美蘇兩隊的反應先不提,此刻巴西人覺得馬冬龍有點像裡約熱內盧的那座雕像了。
反正這個人在場上就隻有他們膜拜的份,怎麼對付已經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了,現在大家隻想跪求他快點下場。
但是馬冬龍的體能太好了,上半場隻休息了五分鐘,下半場還能在連續打了快十分鐘後,完成這樣一記非人類的扣籃。
所以隻要他願意,即便打完整個下半場,應該也沒什麼大問題。
馬冬龍確實打算這麼做,吳傑這個過來人的指導,他當然要虛心聽從了。
所以今天這麼好的刷分機會,那就一分鐘都不能錯過!
這也造就了奧運會籃球比賽的神奇一夜,當比賽結束的哨音響起時,馬冬龍這個打滿下半場,全場隻休息了五分鐘的超新星中鋒,最後交出的答卷是——59分26籃板6助攻8蓋帽3搶斷,總投籃31次,命中24次,其中三分球3投2中,另有罰球11罰9中。
“可惜啊,隻差1分就能成為奧運男籃賽場上,第二個60+俱樂部成員了。”
吳傑賽後哪壺不開提哪壺,臉上自然是一股濃濃的酸爽,他羨慕啊!
他是想讓馬冬龍趁著年輕往死裡刷,但你丫直接刷了這樣一個對西方來說簡直如同末日般的數據,簡直羨慕死人了好嘛!
魯達倒是情緒穩定,因為世錦賽和奧運會男籃的曆史上除了有60+俱樂部,還有70+俱樂部,而這兩個俱樂部的成員都隻有一個人,那就是他魯大官人。
如果是單純的fiba比賽記錄,那魯達甚至在亞洲菜雞身上刷到過單場100分。
不過各大洲的fiba洲際比賽有很多實力懸殊的情況,歐洲那邊甚至出現過單場單人砍下144分的奇葩紀錄。
這種在超級弱隊身上刷分的事情,魯大官人不光懶得提,甚至都懶得算,能被他算作榮譽的隻有“世錦賽”和“奧運會”上的記錄,哪怕亞錦賽他都懶得計算了。
所以現在不要說馬冬龍就差一分便成就了新傳奇,就算他真進入了60+俱樂部,那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巔之上仍然隻有他孤身矗立。
這時很多西方記者也翻開了記錄,然後十分痛心的看到了那些血淋淋的中國名字。
現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的單場得分紀錄,無論男女都是由中國球員創造了,甚至男子組這邊的單場前五高分,依次是由魯達、魯達、魯達、馬冬龍、魯達所創造;而女子組的單場最高得分也是由王小倩創造,她是女籃唯一的50+俱樂部成員。
這還不止,這兩大fiba賽事上的單場最高籃板和封蓋記錄,前兩位保持著同樣是魯達和馬冬龍。
此外各個與三分球有關的單場紀錄,同樣是由中國隊和中國球員創造,甚至連全場最高命中率也是由中國隊在本屆奧運會上創造。
總之這一翻人們才發現,中國男籃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在許多球隊和球員的最高記錄上,悄然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時候再聽到現場少數中國觀眾高喊的“o1”,甭管西方人聽到後會怎麼想,反正中國男籃的表現100配得上這句話。
現在唯一可惜的是,中國體育暫時還無法角逐第一。
今天哪怕是在中國男籃的這場大屠殺結束前,薛雨琪經過內戰的洗禮後,一舉拿下了“女子花劍個人賽”的冠軍,可惜中國代表團在金牌榜上依舊未能再次反超蘇聯。
這場男籃的比賽結束後,第七個比賽日也同樣結束了。
中國代表團在第七個比賽日上,一共斬獲了4金2銀1銅的好成績,將總獎牌數提升到了18金8銀7銅。
這個成績已經足夠出色了,但在總獎牌榜上,蘇聯人依舊保持著穩中有升的領先狀態——
1、蘇聯:20金9銀10銅。
2、中國:18金8銀7銅
3、東德:10金5銀7銅。
4、美國:6金6銀14銅。
5、韓國:4金5銀4銅。
這個獎牌榜前五位的名字已經兩天沒動過了,各個國家已經基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至少暫時不會有什麼變動了。
但這也意味著西方媒體原來盤算的“美蘇大戰”劇本徹底落空,現在真正的劇本其實是“中蘇較量”,連“三國爭霸”的戲碼都沒有,根本就沒美國人什麼事。
你丫想加入還是先把漢斯貓乾掉再說吧,但要小心彆被自己的狗一棒子偷襲了。
美國人當然不甘心自己正處的位置,這t不是一下從主角變成配角了嗎?
但目前的獎牌數和金牌數,無一不說明了美國在社會家族加入競賽後,表現就是拉胯,就是遜的現實。
美國人最忌諱的也就是這個,先前兩大陣營已經12年沒碰過麵了,這期間自由家族因為在媒體上的領先,一直在塑造著“茲有必勝,皿煮藥丸”的大形勢,
現在兩大家族終於又一次碰麵了,可結果卻是社會家族的內戰,根本沒自由家族什麼事。
最蛋疼的是茲有家族的帶頭大哥直接被碰個稀碎,這一周下來好像是有幾次要翻身的樣子,可最後一看竟都是180度翻身,反而躺的更平了。
這種都不能說拉稀,簡直是竄稀的表現,試問讓西方媒體怎麼回顧美國在奧運會開始前的種種豪言壯語?又怎麼抬頭去看對麵同行那充滿鄙夷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