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你們還有什麼驕傲的東西?(2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10695 字 11個月前

這主要是西方媒體刻意隱藏了趙海東的新聞,當然也與他還未突破10秒以內有關。

現在畢竟是1988年了,距離海因斯突破被認為是人類極限的10秒,此時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年。

這期間在各類世界大賽上,儘管依舊沒人能打破伯勒爾在1983年創造的993秒記錄,但跑進10秒內的選手已經不是個例,正處在“9”的門口徘徊的選手就更多了。

但即便是這樣,趙海東的1011秒也應該被重視才對,因為這個成績即便在全世界頂尖選手彙集的奧運會上,隻要能跑出來也足以進入決賽,甚至去競爭一塊獎牌了。

趙海東當然不怎麼在乎這些事,因為他知道這場預賽結束之後,全世界就會知道他的名字了,即便西方媒體再想刻意冷落他,到那時也做不到了。

“我們看到了一位來自中國的選手,大家都知道最近中國湧現了不少出色的運動員,特彆是已經奪得7枚金牌的遊泳皇帝。但那畢竟是在水中的比賽,而奧運會舉辦至今,我們還從未看到過有黃皮膚選手闖入決賽,似乎連進入半決賽都沒有過,希望這位中國選手能創造出奇跡,代表黃皮膚闖進半決賽!”

“第八賽道是來自中國的一位選手,他目前隻有20歲,從體型來看似乎有些瘦弱,不過資料上顯示,他曾跑出過最快10秒11的成績。但我對此表示懷疑,希望他不是使用的中國產計時器。”

“亞洲選手在百米項目上一直是稀客,但我們不能怪他們的成績差,因為黃種人的平均肌肉爆發力,隻有黑人的50左右,白人的60左右。不過世事無絕對,沒有什麼是數量解決不了的。中國人已經用十億人口篩選出了像吳傑、魯達、沈浪這樣的奇跡。不得不說,這也是取得成績的一種辦法,隻是代價是什麼呢?我們是否能看到那些被犧牲掉的數億人呢?”

“……”

這會的趙海東已經準備好一戰成名天下知了,但他不知道比賽還沒開始呢,一群西方的電視解說就開始陰陽怪氣的帶節奏造謠了。

當然不知道也好,他正好可以心無旁騖的完成自己的比賽。

這時八名參賽選手已經在裁判的示意下,紛紛俯下身子進行起跑前的最後調整了。

各國的直播信號也切到了選手的近景畫麵,當鏡頭簡短的給到第八賽道的趙海東後,連很多西方觀眾也不得不多打量他一眼。

這是因為趙海東的身形在八名選手裡太過顯眼,他那188米的身高幾乎是百米賽場上的黃金高度,比這個高度矮的選手會影響跨距和步幅,但再高了風阻又會過大,腳步運轉速度也會變慢。

然而趙海東不止是身高完美,他那超越完美的40長跟腱,放在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身高198的人才能擁有,再搭配每根線條都很清晰,堪稱完美的小腿肌肉,這種肉眼就可見的天賦讓常看田徑比賽的觀眾,一眼就知道這個中國人絕非凡人。

但不給電視前的觀眾多看的時間,這時八名選手都在助跑器前準備妥當,隻等待會發令槍響後,便卯足了勁往終點線衝過去了。

趙海東的表情這時顯得格外從容,因為這類比賽他在夢境訓練裡參加過太多次,每一次身邊的對手都是博爾特、泰森·蓋伊、約翰·布萊克這樣的家夥,哪怕是983秒的蘇神都很少成為他決賽的八名對手之一。

所以區區一場1988年的奧運會百米預賽,一堆連10秒都無法突破的小歘歘,他不光沒有一丁點壓力,甚至連待會每一步的步幅和擺手動作,都已經清晰的模擬出來了。

“砰!”

1988年的百米大戰第一槍,就在趙海東那張毫無波瀾的臉龐下打響了。

全世界的觀眾隻聽到發令槍一響,電視屏幕裡那個第八賽道的中國選手,便像搶跑了一樣“嗖”的一下衝了出去。

但這當然不是搶跑了,趙海東在反應上與沈浪等人差不多,基本上已經處於人類極限水平,所以同樣能在起跑階段就占據不少優勢。

這個優勢在百米大戰裡可不小,趙海東又是一個前50米天下無敵的存在,兩個優勢一結合,便見到他在前30米階段就已經領先了大部分選手半個多身位。

但起跑還遠遠算不上他最大的優勢,趙海東真正的絕活是加速能力,他能在30米位置就達到自己的極限速度。

這幾乎是那些1米8以下的超級選手達到極限速度的最快時間了,相比之下大部分的頂級選手,甚至連博爾特都要在50米左右才能達到極限速度。

這也是百米大戰基本都要在50米以後才能進入衝刺階段,選手們才能拉開差距的原因。

趙海東的身高也接近1米9了,但卻能與矮了十公分的超級選手同時達到極限速度,那就意味著他可以從第30米開始,便利用自己先一步衝刺的速度與步幅拉開差距。

這場比賽就是如此,趙海東在前三十米就算處於領先,那也就是領先一個身位左右(指兩肩之間的距離),若是到了決賽可能連一個身位的優勢也沒有。

但是從第30米開始,趙海東利用自己更早達到極限速度的優勢,一轉眼就拉開了對手們好幾個身位的距離,即便是被認為穩進決賽的布蘭登,這會也在被趙海東快速拉開著差距。

等到這些選手進入50米後,終於達到了極限速度時,他們與趙海東多得已經有四五個身位的距離了,那個布蘭登也被拉開了兩個多身位的距離,其中一名歐洲選手因為正好在趙海東旁邊的賽道上,結果不可避免的被影響而導致腳步錯亂,居然直接撲街摔倒在了跑到上。

但趙海東的優勢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其實哪怕大家都達到了極限速度後,每個人的“極限”也不儘相同,包括維持這種速度的時間也有長短之分。

趙海東維持極限速度的時間要略遜於博爾特一丟丟,甚至“極限速度”本身也比博爾特略遜那麼一丟丟。

但那是與博爾特相比,況且就算是與博爾特相比,他也有“起跑更出色”和“更早進入極限速度”的優勢。

而今天這些對手彆說和博爾特相比了,就算大蘇神來了也足夠碾壓了。

所以趙海東都沒有拿出全力,他不光沒有把“極限速度”發揮到真正的極致,還隻將這個有所保留的極限速度維持到80米就開始減速了。

但即便如此,當一副遊刃有餘姿態的趙海東最後衝過終點時,現場的電子計時器也亮出了9秒98的駭人成績!

這時先把時間拉回到十秒之前——

“比賽開始了,趙海東的啟動堪稱完美,他是八名選手裡第一個完成啟動的……等等,趙海東領先了,他在前30米……趙海東加速了,他的優勢太……衝線了!第一名……9秒98!9秒98!趙海東9秒98!他創造了曆史,他做到了……他是亞洲,他是中國第一個突破10秒大關的選手……這是屬於黃種人的速度奇跡,這是全亞洲的速度奇跡,他可能是全世界的速度奇跡……”

吳傑沒有看央視的解說,不過他能猜到主持人一定會有些語無倫次,因為百米大戰的比賽過程太快了,哪怕預賽全過程也就10秒出頭,所以很多時候解說還沒想好用什麼詞合適呢,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宋老師這次發揮已經算不錯了,至少沒有因為過程太快而出現結巴,或用詞不當等低級失誤。

但在趙海東那不足十秒的比賽過程裡,他還是連一句完整的解說都無法完成,每句話隻能說一半就立刻pass掉,可就是這樣他的嘴巴還是遠遠跟不上趙海東的一雙腿。

當然百米大戰的解說,本身也不需要在意這些,隻要解說的足夠激情就夠了,特彆是最後的時間,一定要咬碎銀牙,反複呐喊出來!

宋老師在這一點上當然沒問題,他光是用激昂澎湃的語調,便足以將廣大中國觀眾的激情點燃了。

“不可能,黃種人怎麼可能跑進10秒以內?”

“一定是計時器出了問題!風速呢?今天的風速是多少?是不是超風速了?”

“9秒98!這在美國運動員裡也是第三好的成績了,我不相信他沒吃藥,黃種人不可能跑出這種速度!”

“絕不可能是真的,白人選手都沒有人突破10秒,他一個黃種人怎麼可能做到?”

“藥檢!一定要藥檢!這場比賽要重賽!”

“……”

這時的中國觀眾,很多人其實都不太理解,趙海東這個998秒究竟有多大的意義!

但是西方觀眾,包括日韓觀眾都明白,一個黃種人先於白人跑進了10秒以內,這究竟是多麼不可思議的結果,背後的意義又是多麼的重大。

現在光是憑借這一結果,就完全可以說:黃種人至少在速度上,超過了白人種族。

這時再想想沈浪和張甜韻在水裡的統治地位,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黃種人在水裡的身體素質也超過白人呢?

最後再看看中國在大球項目上,在拳擊和功夫領域的強勢,還有體操、跳水、舉重、網球、乒乓球、射擊、射箭等項目上的不俗成績,那豈不是說在平衡、柔韌、技巧、力量、團隊協作等方方麵麵,黃種人都比白人隻強不弱嗎?

所以當見到電視上顯示的998秒成績後,無數西方觀眾都坐不住了。

他們無法接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種優勢,居然又一次被中國運動員當著全世界的麵給碾碎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