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個比賽日對中國代表團而言,這時就隻剩下“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女子網球單打半決賽”,以及女籃的第四場小組賽了。
中國女籃的比賽要先開始進行,對手是小組內實力僅次於她們的蘇聯女籃,這也算十分有看點的一場比賽了。
中國隊所在的a組形勢早已經明朗,她們前三戰全勝排在小組第一,不過依靠的是淨勝分優勢。
蘇聯女籃這幾年麵對中國屢戰屢敗,但在雙方碰麵前也是三戰全勝的戰績,隻是淨勝分比中國女籃少了一大截。
這其實已經能說明兩隊的實力高低,更何況在兩年前的世錦賽上,中國女籃曾以40+的巨大優勢碾碎了蘇聯女籃。
現在的蘇聯女籃對中國女籃甚至有些恐懼症了,而這種恐懼的來源多半是王小倩。
很多蘇聯球員回憶起來都覺得那場決賽她們是見到鬼了,因為那場比賽王小倩這個女魔鬼在她們頭上,砍下了生涯最高的單場得分——“61分”!(第506章的數據有錯誤,已修改)
這時正坐在電視前的老色批們,大部分都不知道一個女籃球員能在世錦賽的決賽砍下61分意味著什麼?
這麼說吧,現在“世錦賽”和“奧運會”的正賽上,全世界能單場砍下30+女籃球員都屈指可數,至於單場40+就隻有王小倩和鄭海霞做到過了,單場50+就隻有王小倩一人做到過了,更不用說60+的難度在她之前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做到。
王小倩的這個單場61+,還有一個最牛逼的地方在於,她是在世錦賽的決賽上斬獲。
這個含金量就顯得更不可思議了,原本位麵從世錦賽和奧運會設立女籃比賽開始,一直到2021年才有女子籃球運動員在這兩項大賽的決賽上砍下單場30分。
原本位麵的這個記錄由美國隊創造,但完成的時間是2021年,而這已經是美國女籃曆史上的單場第二高分了。
這時候再看看王小倩在世錦賽的決賽上,麵對強大的蘇聯女籃砍下的單場61分,是不是就有點小母牛坐火箭,直接牛逼上天了呢?
今天王小倩再次遇到毛妹後,也感覺自己的狀態非常不錯。
這或許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克星,而蘇聯女籃的克星是她,美國男籃的克星是她老公的意思吧。
但在體育領域就是有這種克星存在,這些毛妹一見到中國隊,特彆是一見到王小倩後,還沒開打就有點肝顫了。
這除了是陰影過大外,也是因為現在的中國女籃過於逆天,美國隊看了一樣發麻。
原本位麵,中國女籃隻靠鄭海霞一人,就把隊伍帶到了奧運會的決賽。
現在她們不僅多了一個得分能力逆天的後衛,還有一個大前鋒上的超新星,就連夏林這個足以在任何球隊打首發的控衛,這時也隻能先去打第六人,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個足以進入本屆奧運會最佳陣容的明星控衛叢學娣。
那這個……老實說……多少有點欺負人了……
比賽開始後,蘇聯女籃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內線的防守上,儘管她們知道王小倩是一個能單場砍下60+的怪物,但籃下的鄭海霞離籃筐太近了,如果不先防住這個怪物,那用不著王小倩出手,她們就要先被這條大鯊魚錘死了。
但問題是鄭海霞也不是想防就能防住的角色,她在禁區內隻要拿到了籃球,就算讓兩個強壯的毛妹一塊去包夾,最後也很難將她攔得下來。
最無解的是鄭海霞不光能自己強攻取分,你還根本無法猜到在下一個瞬間,籃球是不是就被她悄無聲息的傳到了某個空位上了?
這已經有點男版薩博尼斯的味道了,不過讓今天的蘇聯毛妹真正絕望的是,那個惡魔的手感非常好。
王小倩開場後的頭兩次出手,全都是在三分線外的遠投,而為她傳球的也都是在禁區內隻手遮天的鄭海霞。
老實說,她這兩次三分出手,機會並不算非常好,防守球員還是能對她形成一些乾擾,最合理的選擇應該是繼續突一下再分球,那時八成就有處在空位的隊友了。
但作為現役女籃攻擊力最強的明星,王小倩自己打也挑不出毛病,特彆是在這種手感滾燙的時候,她就算打得再不合理,那結果也多半會很合理。
“這場比賽沒懸念了!”
魯達看了一會就知道這場比賽穩了,中國隊內外線的兩大巨頭,如果都能有出色的狀態和發揮,那甚至不需要其她人表現,便足以拿下任何比賽了。
吳傑也知道這場比賽穩了,中國女籃在內外線同時開花的情況下,他那個完全能當第三巨頭的妹妹也沒法防守了,包括夏林也可以毫無壓力的展現自己的突破能力,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全麵開花將對方打成篩子!
他這時甚至覺得中國女籃的這套陣容,簡直就是女版的:保羅(叢學娣)+科比(王小倩)+鄧肯(吳英)+奧尼爾(鄭愛霞)+庫裡(夏林)。
所以感受一下蘇聯妹子上半場遭遇了什麼,特彆是麵對全員狀態出色的中國隊,蘇聯女籃不要說拆東牆補西牆,那根本就是連任何一堵牆都拆不掉,最後愣是變成了四麵楚歌,八麵受敵的全線被吊打狀態。
這時候再看看56:32的懸殊比分,吳傑甚至都覺得中國姑娘們在防守端太放水,這支中國女籃就是有能力把兩級球隊也當成菜包子滾來滾去。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分了一部分精力去看楊夢華的女單半決賽。
然而這場比賽的過程與女籃不能說像,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楊夢華即便到了半決賽上,依然展現出了勢不可擋的姿態,首盤麵對“阿根廷甜心”薩巴蒂尼,輕鬆以6:2先下一城。
這已經不是薩巴蒂尼第一次被楊夢華吊打了,應該說她就是楊夢華出道後的最大苦主之一。
但誰讓她與楊夢華同歲呢,包括另一位隻比楊夢華小了一歲,下午已經率先晉級決賽的施特菲·格拉芙,一樣總是在晚上做與楊夢華有關的噩夢。
這兩位在歐洲網壇和南美網壇聲名鵲起的美少女,基本從少年組開始就是一遇到楊夢華便大敗而回,整個網壇生涯愣是找不到一場對楊夢華的勝利。
但兩個美少女對比起來,還是格拉芙更慘一點。
這個歐洲網壇最具天賦的德國新星,1987年在還不到18歲的時候,就成為了排名世界第一的女子網球運動員,初期的成長曲線與後來的莎拉波娃完美重合,但原本位麵的生涯中後期比起莎拉波娃還要高上不少。
如果沒有楊夢華的話,她絕對會有一個傳奇的職業生涯,包括薩巴蒂尼也至少能在女子網壇的曆史上留下一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