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再加上容誌行和吳傑這一老一小的積極配合,隊內驕傲自滿,輕視對手的風氣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這次蘇永舜還對陣容進行了一些調整,黃向東和楊玉敏被調了進來,還有八一隊的年輕中後衛朱波也被調進隊中,同時替換下了幾名亞洲杯發揮不佳的球員。
這三名新球員實力都不錯,關鍵是態度十分積極,也沒有輕視對手的心態,他們的加入有助於提高全隊的積極性。
吳傑現在覺得蘇永舜做思想工作的能力真是很不錯,這番操作讓球隊又充滿了積極性和鬥誌。
但在戰術上,吳傑覺得他隻能算矬子裡拔高個。
蘇永舜的戰術非常簡單,就是兩翼齊飛+長傳衝吊,領先後看情況打防守反擊。
但如果讓他在中場打一些地麵傳切配合,根據兩翼和鋒線的優勢細化一些進攻戰術,或是利用傳控球來把握節奏,打造成體係的後防線等等。
這些不要說蘇永舜不會,球員們也沒接受過這種訓練和戰術上的灌輸。
他們在亞洲杯上的防守反擊,實際上就是最簡單的反擊戰術,根本沒有體係可言,純靠個人能力和對手的不給力。
這種打法在亞洲沒問題,因為大家都沒什麼戰術體係可言,菜雞互啄的情況下對中國隊非常有優勢。
但如果麵對亞洲之外的對手呢?
中國隊打亞洲球隊靠個人能力和簡單的小配合就夠了,但如果打世界杯想出成績,那就必須有靠譜成型的戰術體係,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風格。
他也知道這是在為難蘇永舜,這個時期的國內球員依靠苦練和天賦練出了還算不錯的技術,但大部分人的戰術修養,還有對足球比賽的理解都非常落後,技術上偏科嚴重,壞毛病和壞習慣一大堆。
中國隊現階段能打出這些簡單的戰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他說的那些都是從青訓時期就往基因裡雕刻的東西,成型後的球員很難再改變對足球的理解,技術上的偏科和錯誤的習慣也都難以再去糾正。
吳傑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該把自己的位置往中場靠一靠,這樣就能與中場,或是邊路隊友打一打簡單有效的2過1,甚至是三人組合的快速推進。
2過1屬於足球場上最基本的過人配合,麵對防守出色的球隊不會有太大效果。
但如果能與兩個邊路形成三角站位,這樣的配合往往就能撕開對手的防線。
他認為這個有機會通過未來一年的集訓做到,如果能練出連續的二過一撞牆配合,那中國隊的進攻就能再上一個台階了。
一直以來他都很喜歡這種傳切戰術,利用多次撞牆式配合撕開防線,然後多點包抄跟進完成致命的進攻,儘管現在這支中國隊幾乎沒有希望做到全部的要素。
但這種傳切並不是巴塞羅那的傳控戰術,他認為巴薩那種不停用傳控溜猴,然後利用球場寬度拉扯防線,打出空擋傳出致命直塞的打法節奏太慢,效率高主要是靠夢三時代的黃金中場,伊涅斯塔和哈維退役後就很難打出原來的威力了。
儘管這種打法很適合中國隊使用,因為他可以花大代價創造出伊涅斯塔和哈維這樣的天才中場,那麼中國隊就一直有資本打這種戰術。
但是相比較巴塞的傳控打法,他更喜歡阿森納那種利用小範圍多個2過1快速一腳向前推進的進攻戰術。
這種打法平時以穩固防守為主,還可以加入前場壓迫,隻要一有反擊機會,哪怕對手沒給出多少漏洞,依然能通過快速地一腳傳遞配合生生撕個口子出來。
這樣的打法不光節奏快,抓住機會三五腳即可打穿防線,觀賞性也會更強。
但這兩種打法都有一個同樣的難點,需要中場和前場球員有出色的小範圍傳切配合能力,需要有一腳傳遞能力,需要有優秀的戰術意識和視野,以及紮實的盤帶技術,當然還要有個頂級中鋒或前鋒。
中國隊除了他以外,包括容誌行和古廣明都沒有這麼全麵的能力。
如果想讓中國隊打出這種流暢快速,同時又細膩華麗的配合,除了利用寄生係統搞兩三個幫手外,那就隻能讓足協訂下中國足球的整體發展方針,然後從各地的青訓開始就加強這些技術的培養。
隻有這樣才能在十年後收獲一批腳下技術細膩,擅長小範圍傳切配合,戰術素養出色的新一代球員。
但光是培養這類球員也不行,吳傑心裡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一些想法。
他覺得中國這麼大,不應該隻發展一種風格。
中國北方和中國南方的球員在身體素質上有非常大的區彆,那麼為何不通過地域的不同,利用內部競爭的方式培養出兩種風格和體係的球隊和球員?
北方球員身材高大,擅長對抗,那完全可以學意甲風格,培養出優秀的後衛、中場工兵、強力中鋒。
南方球員更加靈活敏捷,擅長腳下技術,更適合學西甲培養控球組織能力,很容易出優秀的進攻型中場、出色的邊路球員、腳下技術出眾的前鋒。
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就中國一個省的麵積,這種想法完全有達成的條件,隻是有一些前提不太好辦。
但是再不好辦,吳傑也想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