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上,因著神識強大的原因,簡易無論學什麼東西都特彆快,且記得也很牢靠,也因著這個原因簡易在這一年中,將大學研究生博士等,需要學習的內容都給記了下來。
因著簡易科科滿分的優異成績,簡易蟬聯了兩個學期的專業第一,也領了兩個學期的特等獎學金,將遠在千裡之外的林父林母高興地走路都帶風,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散下去的時候。
既然這個世界的知識體係已經學會了,那麼就可以準備一下揚名的事情了,畢竟簡易這個世界的目標就是為國家科研事業獻身。
要為國家科研事業做貢獻,那麼以她現在的身份年齡肯定是不夠格的,她得要拿出什麼東西來當做敲門磚。
畢竟要研究什麼東西,就是得要花錢的,除了不可或缺的經費,研究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簡易目前最缺的恰恰也是這些個東西。
雖然簡易空間裡有的是錢,想要什麼設備都可以自己搞定,可,簡易能拿出來使用嗎?
簡易現在的身份就是一農村出來的窮學生,突然之間要是錢,設備都不缺,讓人怎麼想?
不要說進研究院搞科研了,不被抓起來滅了都是好的了。
所以,簡易打算乾一件符合她數學專業的事,去攻克那些世界難題。
因為數學同其他科研不同,數學數論是隻要你懂,你就是躲在任意旮旯角落,拿著紙筆就能自己琢磨出來的。
不像搞其他科研研究,要是沒有國家做後盾,想要自己搞的話,家裡沒幾條礦都整不了。
但凡是學數學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上聽教授提到那些個世界難題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的臆想,要是自己能夠解決些世界難題就好了,那樣的話什麼功名利祿,香車美人就都有了,真是想想都覺得美爆了。
現在簡易打得也是這個主意,最後,簡易將目標定為,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哥德巴赫猜想。
它的由來就是1742年的時候,哥德巴赫提出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辦法證明的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
因著1956年,華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3+4”,“3+3”,“2+3”。
1962年,華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5”,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4”。
1966年,華國的陳景潤證明了“1+2”。
等數位傑出數學家的努力,哥德巴赫猜想在華國的數學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就是教授在課堂上講到這些世界難題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得多講上一些。
雖然這一難題過了幾個世紀還是沒有人能將之證明出來,但這對於簡易來說卻並不是有多困難的事。
於是接下來的一整個學期,簡易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學術研究裡去,每天除了上課,吃喝拉撒睡,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不論是林菲菲看她一直悶在宿舍過來找她出去玩,還是教授看重簡易,想要簡易進他的研究室給他打個下手,簡易都統統給拒絕了。
簡易是那種特彆犟的人,決定做什麼了就不會輕易的改變。
現在簡易決定去攻克這一難題,那麼在沒有攻克前,簡易的心裡就再也裝不下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