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第572章 盛世繁華(2 / 2)

轉眼便到了除夕,她還沒出月子,一應的事務都是許懷義操辦的,吃喝玩樂啥都顧及到了,比她安排的更周全細致,這個年過的熱熱鬨鬨。

過了年,日子溜的更快,滿月,百歲,等到麥子收割時,顧歡喜已經能推著兒子去湖田村下地乾活了。

今年風調雨順,麥子再次大豐收,人人笑逐顏開,不過,百姓們最期待的還是許懷義獻給朝廷的新作物,尤其聽說了紅薯的高產後,家家戶戶爭搶。

到了秋上,平均畝產三千多斤的數據,震驚了大雍,甚至有那伺候精細的,可以達到五千斤的產量,這是什麼概念?隻要家裡有一畝地,就能養活七八口人,人人吃飽飯,再不是奢望了,天下無饑,觸手可及。

紅薯一時間被誇成了神物,百姓趨之若鶩。

隨之而來的,便是催生了很多以紅薯為主的吃食,許懷義跟蘇喆再次合作,加工紅薯粉條,美味還耐儲存,朝廷將之當成了軍糧。

京城的大街小巷,也開起了一家家的酸辣粉鋪子,以粉條為配菜的吃食,更是數不勝數,人們最大限度的去開發利用,壓榨它的價值。

還有以紅薯為原料的酒水,也漸漸在尋常百姓家風靡起來,要知道,之前大雍因為糧食欠缺,朝廷有規製,作坊是不能隨便釀酒的,這也導致酒的價格很高,隻能成為達官貴人的專屬。

有了紅薯,山野鄉下,才終於聞到了酒香。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改變,都得益於紅薯的逐漸普及,產量實在太高了,總不能頓頓吃它,再者,儲存也是個問題,百姓們自然就變著花樣的去折騰。

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誰能想到以後還能愁吃不完、怕浪費糧食啊?以前能吃飽就是好日子,如今已經開始精細化的享受生活了。

對此,許懷義功不可沒。

不過,他已經是靖寧侯爺了,再往上封,二十來歲的國公,實在太惹眼,朝中大臣誰能樂意?

所以,哪怕人人稱讚感恩,朝廷也沒再給他啥封賞。

他也不在意,除了乾好本職工作,他的心思都用在教養兒女上,在陪伴這方麵,他絕對是全京城當之無愧的第一。

哪家當父親的能天天給兒子換尿布、洗澡、喂飯、陪他練習每一個成長的過程?

他就做到了,隻要他在家,這些事兒他從不假手旁人,都是親力親為,這在男人講究抱孫不抱子的當下,絕對是異類。

他完全不在乎旁人如何看,每天樂在其中,跟兒子的親子關係,比顧歡喜這個親娘都要親密。

照顧兒子的同時,他也沒有忽略對閨女的陪伴,早上一起跑步鍛煉,手把手教她習武,睡前故事一晚都不落,沐休時,帶著她上山下河的玩兒,京城跟阿鯉同齡的小姑娘,誰不偷偷羨慕她?

她們被長輩們逼著學各種規矩時,阿鯉可以恣意的做著喜歡的事兒,她們被攔在垂花門內時,阿鯉在莊子上暢快的飛跑,她們處處被要求當個名門閨秀,不敢有絲毫行差踏錯,阿鯉卻完全可以活出自我,不受任何拘束。

當然,這種非主流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不少人的質疑和不屑,不過,他們兩口子都置若罔聞了。

一晃五年過去。

百姓衣食豐足、安居樂業,朝庭清明、邊關安寧,一派盛世美景。

京城越來越繁華熱鬨,常住人口有八十萬左右,加上城外的駐軍,逼近百萬大關,人多,需求就多,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朝廷甚至還開辟出幾條街道,晚上不再設置宵禁,極大豐富了人們的夜生活。

顧家也在其中開了好幾家鋪子,這幾年生意越做越大,和皇商蘇家都能平起平坐了。

當然,倆家是合作共贏的關係,蘇喆作為家主,憑他和許懷義的交情,自是不存在競爭傾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