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新嫁娘(七)(2 / 2)

殷淮感覺婆婆似乎知道不少的事情,但是一次不好問太多,於是起身告辭,打算去拜訪其他的老人,以收獲更多的信息。

可能是因為前兩次她的行為符合性格,沒有做出出格的舉動,輕易就獲得了幾位老人的絮叨。

最終,殷淮收獲了一堆關於其他人的身份背景,以及後天又是集市的消息,滿載而歸。

隻等待時間被撥動。

……

慈溪鎮,又一次集市。

這次來到慈溪鎮,殷淮已經想好,先去給他們主動透露一些信息,再找找剩下還沒見到的兩個人,順便看看有無遺漏的信息。

她敢肯定,那幾個人的身份肯定是有什麼特殊之處,並借此與婚禮的兩位主人公扯上關係。

從河上離開,殷淮拐道去人跡稀少的一排房屋,這些房屋由陳家建立,用來為這個小鎮和周圍村子裡願意讀書的小孩一個途徑。

教書匠是從其他地方請過來的秀才,給小孩子啟蒙綽綽有餘,長到一定的年級就讓他們自己去拜師。

殷淮借口喝水敲開門,得到了孩子們的熱情包圍。

她借著講故事的口吻告誡它們,讀書人要懂得禮義廉恥,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這是一段即興發揮,因為她在複盤時,發現槐娘不僅把自己交給了平安,還把很大一部分錢財也交給了他。

這讓殷淮不住可惜,那麼多錢,就是在鎮上找個好人家也有可能,結果成了負心人攀高枝的本錢……

確定教書匠聽清楚自己的話,殷淮拍拍一個個小蘿卜的頭,離開此地,尋找下一個人。

跑堂的小二、做活的木匠、擺攤的矮個兒姑娘……

殷淮沒有用一套相同的說辭,而是將信息分彆揉入瑣碎的話中,在作為“客人”時不經意說出,隻等他們離開夢境就能拚湊出來。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兩點:第一,書生並不單純;第二,夢境不可沉迷。

做完這一切,殷淮還是沒有找到那兩個人,但是初步推斷,是兩個白衣人。

夢中的衣服是正常的,但因為在外麵已經憋了幾天,他們明顯有話癆傾向。

由此可見,即使他們不能操縱自己在夢境中做出其他的事情,但還是對夢境產生了影響。

可能是什麼不適合出門的身份……畢竟連著兩次集市都沒有影子,如果不是什麼特殊情況,他們或許一直都不會在夢境中露臉。

這次她一直等到罷市才回去,逗留讓殷淮聽說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

下個月,陳家小姐就會挑個良辰吉日與那書生成婚。

書生倒是沒來糾纏殷淮,估計是籌備東西去了。

殷淮又去村子裡轉了一圈才上山,隻覺這次收獲不少,沒有立刻睡去,而是坐在床上麵露思索……下次進來可能就是大婚前夕,畢竟外麵的時間距離婚禮隻有一天了。

並且根據劇情走向來說,這次槐娘就會發現書生的問題,後麵的走向倒是不好說……

想著想著,她的意識混沌起來,而後第三次被吵醒。

翻身坐起,第一時間查看腦中多出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