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委員長親電唐生智,讓其在南京多守一日是一日,如能堅持半個月以上,則大量援軍都可到達。
但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份電報到達唐生智手上的時候,這位之前信誓旦旦一定能夠保衛南京的司令長官,已經倉促下達了撤退命令。
撤退?怎麼撤退?誰先撤,誰負責狙擊掩護?
無論在12日下午3時製定的“衛戍作戰命特字第一號命令”八條,還是根據這一命令製定的“南京衛戍軍突圍計劃”六點,都說的非常含糊籠統。
八條六點中,充斥著大量的“自行炸毀、協同破壞、不得已時渡江”等等字眼。
掩護渡江的36師應該怎麼打,具體的堅守時間,什麼時候能夠撤等等,一概沒說。
這份匆忙間擬定的撤退計劃,基本核心是大部由正麵強行突圍,少部分跟隨衛戍司令部由下關渡江。
但書麵命令剛剛下達,唐生智卻又忽然改了主意,命令87師、88師、74軍和中央教導總隊這些中央軍嫡係部隊,有輪渡時可以先行過江,向滁州方向集結。
一個指揮官,最忌諱的就是臨陣失措、出爾反爾。
可是這位唐司令長官,卻什麼都沾了!
更加荒謬的是什麼?
挹江門外的沿江碼頭,人山人海,秩序混亂。
要渡江的人千千萬萬,渡船卻隻有這麼兩三艘。
好不容易嚴重超載的渡輪到了江心,對岸浦口胡宗南第一軍居然開槍,禁止南邊撤下來的渡輪靠岸。
因為唐司令長官有名,不許任何人撤離南京。
然後,他司令長官倉皇逃跑的時候,撤退命令卻根本沒有來得及通知北岸守軍。
一個堂堂的指揮官,昏聵到了如此地步,也算是古今罕有的了。
南京憲兵司令蕭山令可以走,但他卻沒有走。
“憲兵團的給我留下來,頂住鬼子進攻,掩護友軍撤退!”
這是蕭山令下達的命令。
“蕭司令,我們邱團長腿上受傷,怎麼辦,怎麼辦啊?”
幾個從前線潰退下來的306團士兵,抬著他們的團長邱維達驚慌失措。
“快,王耀武知道你沒過江,千辛萬苦找了一條船來接你了,快走!”蕭山令不暇思索:“就在煤炭港那裡!”
“蕭司令,和我們一起走吧!”邱維達急忙說道。
“我不走,首都淪陷,是我等革命軍人恥辱!我已經準備殺身殉國了。”蕭山令慘然一笑:“邱維達,你和那個孟紹原的認識?”
“是,我們一起在青浦作戰過。”
蕭山令深深吸了一口氣:“有機會見到那個小無賴,告訴他,老哥哥答應他的事做不到了,我蕭山令一輩子言出必行,可是這次要食言了!”
“我要蕭司令做的這件事是,不管南京保衛戰打成什麼樣子,我都想請蕭司令好好的活下去。一個活的司令,能夠給國家帶來的作用,遠比一個死的司令要多。請您答應我!”
那天,孟紹原是這麼懇求他的。
蕭山令食言了。
國破家亡,首都淪陷,身為南京警備司令的蕭山令,他沒有顏麵再活下去。
總要有軍人,有一個高級軍官來為這座城市撒上熱血的。
那個人,就是他蕭山令!
不是每個人都像唐生智那樣。
1937年12月12日,南京大撤退。
是夜,51師306團團長邱維達,腰間綁著一條繩,被人從水中拉到了船上。
次日,南京憲兵副司令、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蕭山令,帶領將士在下關與日軍展開肉搏血戰,激戰5小時,終因眾寡懸殊,背水無援,數千將士壯烈犧牲。
那些還活著,不甘做亡國奴的士兵,在最後時刻把槍口塞到嘴裡,義無反顧的扣動了扳機。
蕭山令舉槍自戕,殺身成仁,兌現了自己誓與南京共存亡的諾言。死時半截身子屹立江水之中不倒。
據說,蕭山令殺身殉國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小無賴,我們下輩子再見了!”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