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周此時已經把京城之事全部放下,和蘇時一起見過周瑾和秦之道後,便施施然離開了。
周瑾和秦之道卻沒有蘇周那樣瀟灑,兩人都麵沉似水,擔心的看著蘇時。
蘇時疑惑的看著他們,忍不住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周瑾看了看秦之道,秦之道點點頭,然後把今天在大殿上發生的事情詳細的給蘇時敘述了一遍。
不過蘇時聽後,神情沒有絲毫擔憂,反而點頭說道:“齊王總算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
然後他看著秦之道,笑道:“伯父沒有反對吧?”
秦之道微微搖頭道:“賢侄曾說過,齊王受到如此重大的損失,必不甘心,會伺機反撲,無論如何都不要攖其鋒芒,所以今日大殿之上,我並出言反對。”
周瑾這時忍不住問道:“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
蘇時悠然道:“我的確很擔心,擔心齊王想不到這個辦法。”
雖然蘇時說得很輕鬆,但這樣並沒有打消他們的擔憂。
看見他們的臉色依然沉重,蘇時解釋道:“如果齊王還想用一些下作的手段來對付我,反而會讓我不勝其煩。現在用這種堂堂正正的方法,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周瑾不解道:“大皇兄明明就是故意針對千秋質庫,你還說他堂堂正正?”
蘇時道:“不但他的初衷是針對誰,如果真的按照齊王的意思把質庫借貸的年利金限定在六厘以下,受益的會是誰?”
周瑾和秦之道的眼睛都不約而同的一亮,因為他們明白了蘇時的意思。
如果此項真的成為國策,不隻是千秋質庫,大乾境內的質庫都會遵照這一規定,得益的自然是百姓,也會少了許多悲劇。
蘇時繼續說道:“而且我們如果真的隻是靠賺取利差來贏利,這千秋質庫遲早都會垮的。”
周瑾和秦之道都知道蘇時後續的計劃,也知道蘇時在商業一途有獨特的見地,因此並不擔心賺錢的問題。
不過周瑾還是沉吟道:“但是現在我還是擔心如果這件事真的被朝廷議定下來,那些把錢財存在千秋質庫的人會不會要求紛紛取出?現在我們可沒有那麼多的銀子兌付給他們。”
蘇時點頭道:“雖然我們與那些人簽訂得有協議,未到期取出錢財者賠付千秋質庫兩部利金,大多數的人隻怕不會這樣做,但也不得不防。”
“那我們該如何提防?”
蘇時笑道:“自然是讓他們對千秋質庫有信心。”
然後他想了想,對周瑾說道:“你回宮時向陛下稟明,此事就按齊王的提議形成國策,公告天下。不過請陛下拖延一下時間,最好讓我們有半個月時間來應對。”
周瑾說道:“這沒有問題。”
蘇時突然笑道:“既然是國策,就絕不能隻限製質庫,所有借貸皆應把年利金限定在六厘之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