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左侍郎喬楚端坐在太師椅上,不緊不慢的喝著茶。自從回府之後,他一直在等。
雖然已經等了兩個時辰,他的表情依然很平靜,平靜得猶如一潭幽水,即使外麵風浪再大,也難以影響他半分。
即使今日在朝堂之上,他表現得慷慨激昂、舌燦蓮花,內心卻沒有一絲波動,因為那隻是今天他該扮演的角色而已。
經過三十多年的曆練,在什麼時候該扮演什麼角色,喬楚不但深諳此道,而且已臻化境。
正因為他的演技已臻化境,所以他也能一眼看出來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
在今日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之際,他一直在觀察兩個人的反應。
其中一人就是陛下,而另一人則是秦之道。
陛下的反應在他意料之中,在他看來,即使陛下目前站在千秋質庫這邊,但此法令惠及大乾子民,而且一旦頒布實施,將極大的提升陛下的聲望。
與之相比,千秋質庫是隨時可以犧牲的。
而陛下之所以沒有當場表態,隻不過是要私下安撫住蘇時,不用背上卸磨殺驢的名聲。
但秦之道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因為秦之道沒有任何反應。
秦之道與蘇時的關係眾所周知,但秦之道明明知道他提出的法令是針對蘇時,卻沒有任何維護的意思,這就讓他很費解。
而且從秦之道一臉從容的表情來看,似乎早就知道他們會出這一招。
這不得不讓喬楚感到心驚。
既然料敵於先,必然會有對策,蘇時又會怎麼化解?
雖然喬楚沒有見過蘇時,但他絕不會看輕這個少年,更不會掉以輕心。
相比於蘇時的化解之策,他現在更希望知道東源質庫到底是怎麼敗下陣的。
東源質庫實在是敗得太快了,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幾天之內就轟然倒下,不但連累了理約司,就連戶部也被牽連了進去,他很想知道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所以他在等,等一個答案。
而這個答案隻有齊王才能給他。
就在這時,喬楚聽到院子響起一陣匆匆的腳步聲,知道他要等的人終於來了,於是放下手中茶盞,緩緩站了起來,迎了出去。
他剛走幾步,周煜已經大步流星踏進了書房,後麵跟著有些氣喘籲籲的管家。
喬楚輕輕揚了揚手,管家立即恭身退下,然後他向周煜脆拜道:“微臣見過齊王。”
周煜把手一揮,說道:“喬侍郎不必多禮。”便走到正位坐下。
喬楚見周煜臉色難看,知道他今日行事不順,於是不再說話,默默為他斟上茶,然後退到一邊。
周煜指著旁邊的椅子,說道:“喬侍郎請坐,本王有事相詢。”
喬楚恭聲說道:“謝齊王。”
等喬楚坐下後,周煜目光炯炯的直視著他,問道:“今日所提的法令,以侍郎之見,父皇可會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