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長孫,說話自然管用。
何玉英也發現了,當即說道:“爹,胳膊擰不過大腿。先把地換了,免得劉春來這個剛當上大隊長的狗曰的拿咱們家立威啊。”
她可是為了自己兩個孩子的前途。
尤其是閨女,在四隊的製衣廠裡麵沒乾多久,就領了18塊錢回來。
現在看著彆人一個月拿五六十。
這些天,都快趕上他們一家累死累活一年的收入了。
他們這還是整個四大隊條件最好的生產隊。
“爹,咱可是用石穀子土換水田啊。先換地,他們不是說年底根據各家交地分錢嗎?如果錢多,咱也把地交了,上交提留啥的都不用咱們擔心……何況,你這種年齡,按照大隊規矩,每個月能領30斤糧,媽也可以領一半,就是什麼都不做,也夠你們吃了!”鄭新雲看著媳婦兒在那裡跟著嚇唬,趕緊擺能到手的好處。
“對的,爺,70歲以上,一個月三斤肉呢!一年就36斤!要是把婆婆的加起來,一年都54斤了。半頭豬了!”
鄭秀芳在旁邊見著老頭一臉肉痛,也跟著補刀。
老頭老太太沒上過學,不知道如何去判斷,彆人幾句話一說,就信了。
從現在開始,到過年,他們家裡就因為沒交地,少分至少270斤穀子,27斤肉,還有相應的油跟雞蛋……
鄭秀芳把這些算給老頭老太太聽。
鄭潤民聽完,渾身都哆嗦起來,連煙葉也裹不好。
不換地,會被劉春來送到牢裡。
不交地,他們一家人半年時間損失了270斤穀子,算起來得有170斤以上的米!
狗曰的鄭建國。
該死!
鄭子強看著,急忙上前蹲在乾瘦的老頭旁邊,幫著把葉子煙裹好,塞在煙杆一端,劃燃火柴給點上。
鄭潤民吧唧了好一陣。
心中不斷衡量著得失。
他們一家人的地雖然不少,可每年交了國家的稅,還有地方上交提留,剩下的糧食一天吃一頓乾飯都沒有可能。
煮稀飯,裡麵不搭各種瓜果蔬菜,也沒法完全填飽肚子。
眼看一袋煙燃完,一直到沒有煙霧了,鄭潤民才歎了口氣,對著大兒子說道:“新民,你去找楊光明,就說我們把交地!”
“爹,現在大隊不收地了,得等到過年了。這地換了,可再不能反悔了……”
何玉英拉住了正要去找楊光明的鄭新雲,開口說道。
“還反悔個啥?狗曰的鄭建國,他兒子是國家乾部,咱家七代貧農,從沒做過違法亂紀的事,祖宗也沒偷沒搶過,總不能到了我這裡,眼看要下地了,還進大牢,那不是給祖公老子抹黑嘛!”
鄭潤民哆嗦著說道。
說完,有些無力。
就因為當初鄭建國,這下好了,少上百斤大米,幾十斤肉……
這都能給孫子好好補一陣了。
“隻是可惜,這地交回去,強娃討了婆娘,就沒法傳下去了……”
“爹,地還是咱的。交出去,得跟大隊簽合同,大隊相當於承包咱們的地。當然,咱也不是白拿,大隊掙了錢,咱才能拿到,掙不到錢咱也拿不到……平時,隻有你們這些老年人才能不乾活,每月領米麵糧油……”
何玉英輕鬆了起來。
隨後對著旁邊同樣一臉笑容的閨女的開口:“秀芳,趕緊去煮早飯,給爺爺、婆婆一個人煮個雞蛋……”
鄭秀芳脆脆地答了聲“欸”,就跑向了廚房。
趙天明兩口子昨天晚上同樣沒睡著。
不是因為範萍被鄭建國欺負了,趙天明嫌棄自己婆娘臟,而是擔心鄭建國家裡的人報複他們。
鄭建國可是有著一個在市裡當大官的兒子。
這是兩口子不敢反抗的根源。
自古,民不與官鬥。
被欺負了就隻能被欺負,打落了牙,往肚裡咽。
尤其是這事情被很多人看到,今天公社當場,很快就會傳開的。
那比以前聽到的,甚至會更難聽。
很多人肯定會罵兩口子為了多分糧食,從隊長手裡拿好處,範萍主動讓鄭建國睡的。
而不會去想,當初集體生產時候,兩口子分的各種糧食都是數量最少,質量最差的。
彆人分乾穀子,他們可能會分到濕穀子……
“不去下地,家裡吃什麼?”
到了以前應該扛著鋤頭下地乾活的時候,兩口子依然在家裡發呆。
這是鄭天明說的。
可昨晚上鄭建國當著他拔了自己婆娘的褲子的一幕依然在腦海中,根本無法拋開……
楊光明從鄭潤民家過來時,看著兩口子都無神地坐在屋簷下,不由歎了口氣。
“隊長,大隊長說沒說,啥時候帶我們去山城?昨晚我們都已把東西收拾好了……”
趙天明看著楊光明過來,眼中恢複了一些神采。
楊光明皺眉,看著兩人。
“昨晚你們不是不願意去嗎?”
楊光明也知道,今天公社當場,肯定會傳開。
即使這兩口子是受欺負的,可那些議論的人隻會圖自己說得爽,而不會考慮這兩口子啥感受。
特彆是一些男人,估計更會打範萍的主意。
這婆娘,臉蛋一般,但是胸大p股翹,唯獨就是肚子裡如同那石穀子地一樣,啥種子丟進去,都沒收成。
“隊長,今天公社當場,青山公社肯定有來趕場的,要是傳回去了,範萍會被她舅老倌打死……”
趙天明提醒楊光明。
“要不,我讓人送你們去縣城裡待幾天?公安局要定鄭建國的罪,必須得你們兩口子作證……”楊光明也有些為難。
換成之前,他會直接板著臉說哪裡來的這麼多屁事。
可劉春來昨晚上交代過這事兒,不能讓這兩口子出事兒。
很明顯,劉春來要利用這兩口子來收拾鄭建國一家子。
“我們也沒錢啊……”趙天明臉上帶著哭腔,“圈裡的豬才開始拉架子,也賣不出去……”
“這樣,你們先去跟我一路去我屋頭,吃了早飯,我去問問大隊長……”
兩口子也沒主見,自然也就跟著楊光明往他家裡走去。
一路上都在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看到。
劉春來在山頂上看了一陣,由於山上都是石頭,土腳薄,麵上的一層泥土需要用撮箕鏟起來,挑到旁邊不修房子的地方去,加厚那些地方的土層,以後種樹啥的才能行。
地麵上,不經要把石頭麵上一層平整了,有些低的地方還得條石砌起來,中間用高的地方石匠用鏨子打下來的碎石去填起來。
今天的五十人,全部都是劉家的人。
大家都習慣集體生產,由劉支書親自安排,自然他劉大隊長就成了一個閒人。
看了一會兒,沒得啥看頭,爬到燕山寺頂上又吹了一會兒風,看著溝裡一層雲海,周圍都是忙碌的人,就他一個人閒著,著實有些過意不去。
索性就往上下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