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輕工業產品換那邊的重工業產品。
到九十年代交易最頻繁的時候,什麼東西都能換到。
有個家夥甚至用幾百車皮的輕工業品換回來了幾架飛機,一轉手就是幾千萬的進賬。
劉春來不是倒爺。
需要的是廉價的設備跟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
從香江等地招聘的,成本太高;國外買設備,成本更高。
國內的設備,那質量……
至少,這年頭質量好的劉春來是買不到的,能買到的他瞧不上。
劉春來把需要的一些設備提了出來,鄭勇並沒有反對。
隻要不涉及國防軍事工業的設備跟技術,努力一下,還是容易搞到的。
蘇聯重工業發達,機械設備多,技術工人數量更多。
“那邊對我們的衛生巾需求很大,如果能充分保障供應,也許能有機會認識可以換到拖拉機跟汽車的製造設備的人。”
鄭勇沒有保證一定能搞到。
甚至能否認識到那種人都沒有保證。
“那邊要多少?”劉春來問道。
“16片裝的,至少十萬箱,而後麵,還會增加……”
劉春來直接翻了個白眼。
十一條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也不過生產一億多片,十多萬箱。
蘇聯人的胃口真大。
一下子就要走一年的全部產量。
國內還賣什麼?
“蘇聯那麼強大,生產不出來?會缺衛生巾?”當劉誌強聽說蘇聯人要麼多的衛生巾的時候,根本就不信,“那邊主要的生意是服裝啊。”
無路如何,他是不相信的。
能把宇航員送上太空,可以在宇宙上建立空間站的國家。
居然生產不出來衛生巾。
完全即使本世紀最大的玩笑話。
“不是生產不出來。隻是成本太高了,比我們零售的價格都還高很多倍。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彭大誌說道。
一開始他同樣也不相信這樣的消息。
可當他深入了解後,發現蘇聯真的缺這東西。
“那邊貿易,我們國內出口的一般都是糧食、家具、服裝等,蘇聯人直接就用機械設備、化肥等來換。日用品這東西,那邊缺……”
彭大誌向劉誌強彙報。
劉誌強是相信彭大誌的。
一起經曆過生死考驗。
“這消息一定要給春來叔說,不能讓彆人知道了,不然,到時候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劉誌強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劉春來現在不急著繼續擴大衛生巾的生產線。
甚至希望等天府機械廠那邊仿製各種機械設備甚至改進。
時間不等人。
設備彆人在造,他們不擴大規模,彆人會瘋狂地采購設備。
目前就連國內市場都沒法滿足呢。
“我知道了。”麵對劉誌強的焦急,劉春來隻能無奈歎息。
以前根本就沒聽說過,蘇聯那邊也會缺乏衛生巾。
“咱們不能再等了。得擴大衛生巾的生產規模,增加生產線……”劉誌強看著劉春來一點都不著急,急切地說道,“天府機械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生產,咱們直接就從國外買得了。”
“你知道這得多少外彙?尤其原材料這塊,我們根本無法生產。我們有那麼多的外彙麼?”
劉春來的話,讓劉誌強不知道怎麼反駁。
生產線跟原材料供應,是相互關聯的。
而現在,國內是無法生產各種原材料的。
“鄭倩不是在跟鴻發國際談引進原材料生產線的事情嗎?”劉誌強不死心,“先把生產線安置好,工人培訓到位。”
在他看來,目前這種局勢,再增加三十條生產線都不夠。
金德福那樣的,還算比較厚道。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現在已經有了很多人開始想要生產衛生巾。
設備不是啥複雜的,生產更不複雜。
“資金……”
劉春來第一次為錢犯愁了。
引進全套元原材料的生產工藝跟生產廠,總體投資將會超過六千萬,廠房建設等也不會是小數目。
他知道衛生巾市場很龐大,很火爆。
生產出來,不管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能賺錢。
目前卻因為蘇聯那邊同樣大量缺口,讓他原本的計劃有些不合適了。
可現在,如果他個人投資這麼龐大的資金,後續的問題也是一堆一堆的。
這是八十年代!
ps:媳婦兒新書《逆流千禧》pk成績不太好,跪求兄弟姐妹們支援。收藏,推薦票,月票都需要。為了讓葫蘆把這書加快完成,重新開軍工類的新書,希望兄弟們給點支持。葫蘆撅腚感謝大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