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他們根本就進不去。
人家的東西比他們好啊。
而中國不同。
不管是誰的,隻要能搞到,便宜,就要。
太窮了。
缺口也太大了。
“汽車,重載卡車,麵包車,小轎車及拖拉機,我們都可以提供。”
見到劉春來後,達科集團的人並不是很重視。
這樣一個年輕人手裡能有什麼權利?
沒有權利,就意味著做不成多大的生意。
對傲慢的蘇聯人來說,不值得浪費時間。
他們需要賣出手裡的貨,搞到大筆資金。
“這位可不簡單!”
何副市長介紹著劉春來。
在知道劉春來手裡有彩電廠,蘇聯人就開始看的劉春來不自然了。
後來知道,連他們看中的衛生巾、服裝等,都是劉春來下屬工廠的產品,蘇聯人的態度,變得熱情起來。
達科集團業務經理卡列科夫斯基一臉驕傲的向劉春來介紹他們能提供的產品。
“這些產品,在你們國內,都是緊缺的!”
“先生們,我們確實缺乏這些。不過呢,我手下有一家汽車廠,雖然技術基礎比較差……咱們也就不繞圈子,我需要整套的完整汽車生產技術跟生產線。”
劉春來平靜地說道。
他在試探。
看看對方是不是真的有這些。
“劉,即使給你們技術,難道你們能生產出來?要知道,汽車可是各種工業技術的集成。你們的配套有完整的嗎?涉及到很多種材料,很多的加工……”
一個蘇聯人一臉鄙視地看著劉春來。
即使知道他說的是事實。
劉大隊長也不由有了火氣。
“先生,我們現在是在談生意。不是考慮我們是否能製造出來。如果能達成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行。不能的話,大家各自回家……至於能不能搞定,那是我們的事情,不勞你們操心。”
劉春來冷著臉說道。
宋瑤準確地把他的話翻譯給對方。
連神態跟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達瓦裡氏,不要激動!我們的同誌並不是瞧不起你們。也是為你們著想。”
卡列科夫斯基急忙解釋。
開玩笑,要是這就崩了,後麵怎麼辦?
他們接觸了不少,可沒有誰有劉春來的實力強。
對他們來說,劉春來這點實力,其實也是不夠的。
矮子堆裡選高個。
聊勝於無。
劉春來不說話,隻是看著蘇聯人。
“你也知道,我們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需要多少數量,多少種類的汽車,我們都能提供。沒必要付出巨大代價來自己生產。生產廠投資規模很大,建設周期很長,而且,需要賣出很多汽車才能收回成本……”
達科集團總經理季米洛夫也開口了。
在他看來,劉春來隻是一個老板,看中的是利益。
完全沒必要建生產廠。
蘇聯國內很多汽車生產廠家。
在國家訂單少了後,都等著新增的訂單開工呢!
就連生產軍車的廠家,生產任務都不再飽和。
市場上,更沒多少銷量。
“達瓦裡氏,你們國內的經濟情況並不是非常好,人民連肚子都填不飽,我覺得投資建設一個汽車廠,並不劃算。”
季米洛夫見劉春來看著自己,一副我為你考慮的神態,繼續說到。
他們想要的汽車及各種裝備的銷售市場。
跟劉春來合作,也不過是為了尋找一個市場代理人。
源源不斷地從中國市場獲得利潤。
同時獲得訂單。
在有訂單的時候,即使利潤低一些,都沒有問題。
他們有太多廠在等新的訂單了。
出售技術,一次性能拿到巨額利潤。
從長遠來說,非常不劃算。
他們需要的是訂單帶來的開工率。
“不,就要技術。如果能提供瓦茲麵包車全套技術,我們就可以談下去,如果不能,沒必要浪費時間。現在時間就是金錢。”
劉春來態度堅決地說道。
他很了解蘇聯人的性格。
“瓦茲麵包車技術可以談。全套技術資料也不是問題。甚至,我們還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到你們廠裡負責培訓,一直到投產……”
季米洛夫的態度,出奇的好。
劉春來知道,老毛子絕對沒有這麼好心。
也不吭聲,就等著他的下文。
“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你們技術人員培訓需要很長時間……我想,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整個合作,分成幾個階段。第一步,由我們提供配件,你們按照圖紙生產;然後,我們提供核心零部件,你們自己開始加工其他配件;一直到最後核心零部件你們也可以自己生產。逐步轉移技術,你看如何?”
蘇聯人的目的很明顯。
要讓利益最大化。
他們一臉緊張地看著劉春來。
許誌強跟何國華等人都在琢磨這裡麵的道道。
都覺得這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蘇聯人,居然這麼好?
為什麼劉春來一臉嚴肅?
“我同意采取這樣的合作方式。不過,具體的細節,可能需要改變一些。”
良久,劉春來才開口。
這樣的模式,對於沒有多少技術基礎的紅旗機械廠來說,是最合適的。
在合作生產中,逐步培養技術人員跟管理人員,同時還能向市場提供產品,占領市場份額。
紅旗機械廠技術基礎,完全有能力組裝汽車。
對方的目的,很簡單。
想要利用中方基礎條件差,把提供零部件的時限延長。
最大可能地利潤最大化。
而到了後期,同樣可以用關鍵技術跟核心零部件卡脖子。
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幾乎都是走的這樣的道路。
甚至,就連後麵合資品牌,也是用的這樣的套路。
“春來……”
何國華有些著急。
對方的條件非常不錯了。
“你覺得應該怎麼調整?”
季米諾夫詫異地問劉春來。
這已經非常不錯的條件了。
而且他還沒說後續的條件呢。
“第一步,各種普通的零部件,我們自己生產,你們提供核心零部件,比如,發動機。”
紅旗廠,需要的,也就是強勁的發動機。
蘇聯人的汽車發動機,耗油。
質量卻沒得說。
著急的何國華等人,放鬆了。
“沒問題,但是我們需要至少百萬輛之後,才會轉移發動機製造技術……”
蘇聯人一起研究了一番,隨後開口。
100萬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