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2 / 2)

墨珣抬頭看了說話的人一眼,麵上雖是不情不願地點點頭,卻又十分乾脆地退到倫沄軻身邊去了。他是一直以為李涵榮的惡意是對倫素程散發的,根本沒意識到李涵榮是想要對自己做什麼。若是讓他知道了李涵榮對他動了歹意,墨珣能一腳把李涵榮的手指骨給踩碎了。

“起來!”倫沄軻命小廝將李涵榮支了起來,準備等他們去府考的時候把他順道扭送到衙門去。

逃是不能逃的,畢竟戶籍在哪裡,還不如乾脆到衙門裡頭低個頭、認個錯,知府也罰不了他什麼。李涵榮冷笑了一下,絲毫沒有後悔和懼怕之意,隻不過看到墨珣的時候,還是能隱約感覺到那處疼得厲害。

由“考引”引發的事件在李涵榮閉嘴、不再動作之後便平息了,一眾考生見沒熱鬨可看,便又回去睡覺了。他們寅時就要出發,現在應該回去補覺了。

府試當真是一場硬仗了,進入貢院之後的三天都得一直呆在裡頭。吃喝拉撒睡,全是在一個小隔間裡。

客棧裡專門安排了人來叫這些考生們起床,以免錯過了考試時間。等到墨珣再次睜眼的時候,倫素程已經先他一步坐起來了。

因為李涵榮的事,墨珣能感覺到倫素程一直沒睡著。或許是腦子裡一直反複地閃過今天的情形,也可能是他在暗自思揣自己若是考引真丟了會如何。倫素程雖然不愛說話,但給墨珣的感覺一直是思慮過重的。

像“思慮過重”這種事,隻能靠自己想辦法緩解,或者是長輩從旁開導,反正墨珣比倫素程小了有五歲,怕是說什麼都不頂事。

他們一大群人站到客棧門口時還彼此互相問了是否記得帶考引,年紀大的幾個較為穩妥的考生還幫著數了數人數。

“少了一個?”數完了,結果人數對不上。年長的考生便又說:“看看有沒有跟你們住一起的沒……”

譚忠良上前拉了拉他,把今晚的事簡單地告訴他了。

“哦,那我們就出發吧。”這事讓旁人聽來也是尷尬得很: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縣出來,還有一同趕考的情分在,李涵榮這鬨的叫什麼事啊!

卯時一刻,貢院開門,門口站著的衙役開始檢查各個考生的考引,無考引者不得入場。墨珣他們跟著進了大院,而後按照考引上頭的序號,跟隨不同的引路人進到不同的場區。進場之前,還要接受士兵的搜身檢查。

這次搜身就搜得很嚴格,甚至連腦袋上的冠都得摸上一摸。

墨珣跟其他人站成了一排,然後在士兵的指引下脫鞋、脫外套,又讓挨個搜了一遍,這才重新穿上衣服按著考引上頭的號碼去找自己的位置。

每個考生享有一個小隔間,裡頭已經擺放好了筆墨,以及一支蠟燭。

府試的考場與縣試的不同,縣試的時候左右毫無遮擋,隻是彼此之間隔了一段距離。墨珣一進號舍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屋小就算了,味道還非常感人。

墨珣原本是想在外頭再站上一會兒,但是已經有監考員看過來了,他也隻得捏捏鼻子坐到號舍裡去。

他在裡頭等了好一陣才傳來敲鑼的聲音,便有人來送早餐。但是這個早餐也是簡陋得很,隻一碗米粥,一塊大餅。

墨珣三下五除二就將早餐用完了,之後便由考官開始沿著每條小路往隔間裡逐一發放試題。所有的試題放在匣子裡頭,由士兵捧著,再由考官取出,親手交給考生。每份試題都被封了火漆,隻有等到第二次銅鑼被敲響,才能打開。

又等了一陣,這第二聲銅鑼響才傳了過來。墨珣將上頭的火漆刮開,取第一張擺在跟前,將其他試卷擺在一旁用鎮紙壓住。

第一場考的是帖經,主要是考考生的記誦能力。考題的內容為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墨珣開始研墨,這時才覺得安秀才挺有先見之明的。若是當初真讓青鬆作他的書童,幫他研墨洗筆打下手,那他現在磨個墨恐怕就得花上不少時間。

“威儀孔時,____________。孝子不匱,____________。”1

“宣昭義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萬邦作孚。”2

“辟爾為德,俾臧俾嘉。____________,不愆於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我以桃,報之以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墨珣掃了一眼試題,便提筆開始寫。

第一場的考題分為幾個部分,前麵的幾張卷子都是這種掐頭去尾填中間的題,後頭四張則是需要默寫整篇經文。

墨珣雖然一再宣稱自己記性不好,但實際上他隻是懶得管罷了。

考前被二舅揪著背重點,再加上他已經決定要參加考試了,便把已經確定會考到的書找出來翻了翻。他的書都是以前墨延之留下的,又從石裡鄉搬了過來。當時因為決定要參加縣試,所以帶的書並不很多。有些沒帶來的,墨珣隻得跑到倫沄嶽的書房去看。

倫沄嶽若是對一個人有想法,他會斟酌再三才開口。像墨珣一直覺得他對自己是既放縱又嚴格的。明明倫素程年紀比自己大,可倫沄嶽放在他身上的心思似乎沒有放在自己身上的多。

墨珣剛寫下“有虞殷自天”,便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了,現在當務之急是通過這個府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