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宣和帝又開始與越國公討論起圍獵的事來。
“朕去年秋獵,獵獲兩頭狼,四頭野豬,其餘諸獸亦不在少。”
“皇上雄韜武略。”
宣和帝聞言便笑了,“你這乾孫子可學了射禦?”
“學了些,前年入了建州官學,官學裡有射禦課程。”越國公端坐著回話。
宣和帝這就將視線轉向了墨珣,“成績如何?”
“兩科的兩次期末考核均為‘優’等。”官學的成績是有存檔的,墨珣倒不怕宣和帝讓人去查。但依著他今日與宣和帝交談的情形來看,宣和帝的重點其實……根本不是自己。
宣和帝頷首,逗起墨珣來,“此次夏苗想參加嗎?”
墨珣一聽便搖頭了,“不想。”
宣和帝一怔,顯然沒料到墨珣還會拒絕,原先想好的說辭倒也用不上了,“怎的不想?”
“若是參加了夏苗,那國子監的課就落下了。”當然,這並不是主要理由。墨珣本身進國子監也是因為彆人覺得他有必要進,他才進的。而更多的,則是他對圍獵提不起興致來。
“但是國子監裡大部分監生也是要參加此次夏苗的。”宣和帝的意思很明確了——你的同窗也不上課,你怕什麼?
墨珣明白宣和帝的意思,更何況他現在被分到的學堂裡大都是宗室子弟,再加上幾個皇子也在,若是宣和帝當真要進行圍獵,那麼這些人必定是要跟去的。墨珣頓了頓,“應當也有不參加的同窗。”
宣和帝當即來了興致,覺得墨珣這娃娃有點意思。“為何一心要留在國子監念書?”
因為不想去狩獵啊!
“因為後年要參加鄉試了。”
墨珣話音剛落,宣和帝卻想到了——墨珣曾是建州鄉試的解元,但因為貢院起火導致的成績作廢。再加上認親宴讓被同鄉鬨了事,若是不考個好名次出來,那日後回了建州怕是也抬不起頭來。
宣和帝自然不認為是自己的一句話才造成了這種後果,隻覺得墨珣小小年紀考慮的事兒還不少。
“為什麼要參加鄉試?”
宣和帝這問法未免有些奇怪了,墨珣雖然覺得奇怪,卻還是答了。“為了參加會試、殿試啊。”
“為什麼要參加會試、殿試?”
這語氣……
墨珣眨眨眼,“自然是為了做官。”
“做官有什麼好?你瞧你乾祖父,每天起早貪黑的,累得很。”宣和帝一說起起早貪黑簡直深有感觸,麵上笑意不減,但顯然積怨已深。
墨珣琢磨了一下,想著要按照自己現在這個年齡給一個穩妥的答案,便脫口而出道:“我不做官也總會有人做官的,彆人能做,為什麼我做不得?”
“做什麼不好?怎麼就非得當官?”
墨珣知道宣和帝一生下來就是皇子,自然沒有體驗過所謂的民間疾苦。墨珣本身是出生在窮苦人家,隻是正巧被玄九宗挑中,成了內門弟子,這才擺脫了窮困潦倒的命運。在民間,農人家的子弟要想出人頭地,唯一的出路便是考科舉了。有句話叫“朝中有人好辦事”,就算本本分分當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若是背後沒了靠山,又不知道哪天自己耕的這個地什麼時候就歸了彆人所有。
“那既然能當官,為什麼要做彆的?”
宣和帝被墨珣這句反問逗笑了,朗聲笑了幾聲之後,才問:“你如何確保自己能做官?”
墨珣被問得愣了一下,他確實不能保證自己能做官,但不試試誰又知道能不能呢?
“你做官又是為了什麼?”見墨珣被問住,宣和帝才又繼續發問。
“我……”墨珣剛開口,見看見越國公眯了眯眼睛。宣和帝一直注意著墨珣的反應,自然也發現了他往越國公那兒看了。墨珣忙改口,“草民……”
宣和帝也不糾正,就隨墨珣說。
“草民想做官,是為了……”
“實話實說,朕恕你無罪。”
“為了能夠擁有權力。”墨珣這麼一說,宣和帝和越國公都有些難以置信。墨珣也不管他們探究的眼神,繼續道:“有權可濟蒼生,安黎元。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1。草民亦可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越國公其實一直認為墨珣年紀小,考科舉也不過是因為家中有人讀書,他便跟著學了些罷了。宣和帝問一個孩童為什麼想要做官,這本就是一個很不合理的行為。但再不合理的事,隻要是宣和帝做的,那必然也有其合理性。
這樣一個問題,就算宣和帝拿去問任何一位大臣,恐怕所得的答案都與墨珣所言相差無幾。但墨珣年紀小小,卻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著實不易。
宣和帝聞言反而直搖頭,“師愛卿果真是教得好。”原以為墨珣年紀小,會說出什麼不同的言論來,卻沒想到還是這些。宣和帝覺得失望透了,也不想繼續同墨珣說下去。
墨珣知道宣和帝不想聽這種空話,但實際上隻有這些話說出來才無功無過。“草民不做官,也總會有彆人做官。但沒人敢保證所有的為官者都能夠造福百姓,能夠明辨是非曲直,不貪汙**,不埋沒良心。”
“你又能保證自己能夠造福百姓,不埋沒良心?”
“管不住自身,人又與禽獸何異?”墨珣這麼說著,起身朝宣和帝拜了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君子有絜矩之道。既然皇上金口玉言恕草民無罪,那草民便如實說了。”墨珣不等宣和帝給反應,便繼續道:“草民必定是有私心的,草民希望獲得一定的權力,使得草民能夠有能力去守護所在意的人。草民畢竟隻是一介普通人,做不到與皇上一般大愛於天下。但若草民有朝一日為官,定當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儘其責。若居於廟堂之上,必當匡君輔國,安邦定國。”
一時間,屋裡屋外的人都有些仲怔,但宣和帝很快反應過來,大笑出聲,“哈哈哈哈,那朕就好好看著有朝一日你入朝為官的那一天。”
墨珣自認不是一個好人,他一直表現出的隻是為了能夠護住家裡的人,能夠在林醉開口時幫上忙,才想著要考科舉、當官的。但若是讓那等狼心狗肺之徒為官,最終導致生靈塗炭,百姓蒼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讓他放任國亂歲凶,他還真是做不到。
若他真能將凡塵俗世撇至不理,那他也不必時不時派門徒下山幫人解決麻煩了。玄九宗若是不想讓凡間的事沾惹上,隻需一個大陣便能解決,而他本人也大可以找個地方避世,安安心心地修自己道。
無論宣和帝這笑是信或不信,墨珣隻要無愧於心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