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 104 章(2 / 2)

既然與墨珣有了約定,那麼田以艮便也不能坐視不理,這就簡單地向墨珣介紹了一下圍場的情況。

周圍與田以艮原就熟稔的監生也圍了過來,大家便開始閒談了。

宣和帝禦駕到圍場之前,就先需得派官兵駐守,騎兵先行,行至不好騎馬的地方,那便由步兵上陣,務必要保證宣和帝的安全。而圍場之中,除卻野生的禽類、獸類,還有一些是由人工飼養,一般都是比較溫和的動物。若是在途中發現有猛獸,不能獨自射殺,需得回報給守圍官員,再由守圍官報告給宣和帝知曉。

墨珣琢磨出味兒來了,就是猛虎啊、黑熊之類的猛獸,就應該由皇帝來殺,方能顯出皇帝的與眾不同來。

每日圍獵完畢,就需要清點獵物。按照獵殺動物的大小和難度分出前三等,便可獲得宣和帝的賞賜。這賞賜隨宣和帝的心情,可以是食物、獵物、銀錢、官職、品階這些個。

不多時便開始上課了,墨珣忙謝過田以艮與其他幾位監生,這便開始聽起課來。

國子監中安排有飯堂,也有學舍,基本與建州官學一樣。墨珣自早上來上課,與越國公和倫沄嶽一樣也是要到戌時才會回國公府了。

因為墨珣應了田以艮的邀,在彆個監生心中那就是拿田以艮當朋友了。是以今日用午飯,墨珣便與田以艮他們一道。而幾位皇子並不在國子監用飯,一下學便由宮裡的馬車接走了。

國子監中的學舍一人一間,互不打擾。墨珣用過午飯便辭彆了田以艮,自行回到學舍中休息。與田以艮攀談之後,許多一應的麻煩事也隨之而來。可能在今天下午,田以艮便會將墨珣引薦給三皇子了。

墨珣打定主意要謙虛謹慎,那無論是在國子監還是隨之而來的圍獵,他都要好好把自己隱藏起來。作為一個背靠越國公,且並不想摻和進立儲紛爭的“小孩兒”來說,墨珣需要將鋒芒全都收斂住。否則他此時尚為一介白身,無官位無品階,就算是越國公的乾孫子又如何,國子監裡的這些人,有的是手段讓他在國子監呆不下去。

不出墨珣所料,到了下午課間休憩,田以艮便將墨珣帶到了三皇子麵前。三皇子大概是十四歲的年紀,如果墨珣沒猜錯的話,三皇子生辰一到便要封王了。而按照宣和帝所言,在國子監就讀的這五位皇子連同大皇子在內,很快就要被委派到各地任職,應當有好長一段時間回不了京。

三皇子隻是簡單地打量了墨珣一番,便點了點頭算是認識了,他也不多問,轉而聽彆人說起話來。

田以艮拉著墨珣到一邊,“三皇子的性子如此,不太愛說話,不是針對你。”

墨珣點頭表示理解,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再者,要讓他與三皇子說話,又能說點什麼?

緊接著,田以艮又領著墨珣認識了學堂裡的其他幾個監生,同時還將餘下的監生都介紹了一遍。這一下子,墨珣便把人都記住了。越國公並未到過國子監,就算知道與墨珣一個學堂有哪些個監生,也不可以一一對得上名號。此時墨珣倒是借著田以艮把人都認下了。

下學之後回了府,待越國公與倫沄嶽都回來了,墨珣便在飯桌上將今日在國子監裡發生的事說了。

趙澤林並不覺得這事兒墨珣做的有什麼不對之處,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宣和帝身上。隻要能知道宣和帝到底意欲何為,那麼墨珣這邊就不需要再這麼小心翼翼了。

今日就算不是工部侍郎之子,也可能是禮部侍郎之子。墨珣總不能為了避嫌而一直不與彆人來往吧?

越國公乾脆點了點頭,算是知道了這件事,在飯桌上卻不談這個。轉而對倫沄嶽道:“早前跟你提過的那個宅子,我已經讓人整修完畢了。”

倫沄嶽忙放下碗筷,拱手向越國公道謝,“多謝師大人。”

“我也不是在趕你,就是跟你提這麼一句。”越國公繼而解釋道:“說實話,你住在國公府上也不礙著我什麼事。”

倫沄嶽自然明白,但越國公雖不計較,可旁人卻不這麼看。再者,倫沄嶽既然已經開口說要搬出去,那就不會再改口了。“待休沐日……”

“不急,不急。”越國公擺擺手,“先用飯吧。”

倫沄嶽給臨平縣去信,應當還沒這麼快到,而倫沄嶽讓唐歡遙進京,也是讓他與素華素安他們先到越國公府來的。

用過晚飯之後,越國公才將墨珣招到書房之中,“皇上下旨讓你隨行是我沒想到的。不過在國子監裡,你也不要有所顧慮,該如何還是如何。”他在飯桌上不提,隻是在想墨珣這般行事是好是壞。此時反倒覺著不如看開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

越國公想了想,還是勸了墨珣一句,“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不要因為聽信他人的話而讓自己被奸人欺騙,也不要因為過分自信而意氣用事。1

相當於是在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了,墨珣忙點頭應下。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2君子不應該不願意與彆人來往而使得自己陷入踽踽獨行的境地。這樣讓彆人看來,隻會覺得此人自命清高,不知變通。

墨珣與倫沄嶽畢竟都是第一次參加圍獵,所以越國公得了空便向兩人講了一些圍獵時的禁忌。倫沄嶽倒還好,畢竟身處翰林院,凡事看著彆的翰林怎麼做,跟著學便是。墨珣則不同,士族子弟自小便在京中,耳濡目染的,雖懂得多,但心眼也不少。工部侍郎的那個兒子雖然在京裡沒什麼汙名,但也說不定就是隱藏得當罷了。

每位大臣可帶兩名侍衛隨行,越國公便打定主意讓侍衛跟著墨珣去,也省得墨珣讓人給欺負了。

雖然禮記中有所記載,但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禁忌和章程,越國公上朝之後又往禮部去了一趟,借了本禮樂典簿來,供墨珣學習。

此次圍獵之前足足準備了有一個月,等到了欽天監所測算出的良辰吉日之時,那是百官扈從,結駟千乘,旌旗蔽日,鼓樂喧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