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第 218 章(1 / 2)

墨珣聽到趙澤林這麼說, 也覺得他們這麼站在院裡說話多有不妥。而且大家會站在院子裡,也全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 這就帶著歉意道:“是孫兒思慮不周了。”這麼說著,墨珣便側過頭去,讓懷山去廚房,叫廚房備些安神湯上來。他剛才看倫沄嵐和林醉的臉色都不是很好, 想來也是被嚇得不輕。

趙澤林不以為意,這就進了屋。

廚房那邊聽說幾個主子都回府了,這就開始備起午飯來。而越國公他們一進前廳, 立刻有小廝往裡頭端茶送水。

等到大家都坐下了,越國公才又開始說起今天的事來。其實說來說去也就是那些,雖然越國公與趙澤林他們都在場, 但事情怎麼演變成了現在的局麵,真要認真探究卻也是茫然的。

墨珣聽越國公說越說急,嗓門也一陣高過一陣, 顯然是煩心得很了。

一杯熱茶下肚, 越國公的身上的煩躁才逐漸退去。

墨珣也不知道越國公怎麼會看起來這麼生氣,明明又沒人招惹到他, 按理說不應該啊。

如果說越國公是因為今日災民借故鬨事,那也不是該由越國公煩心的事;如果是因為蔡炎恩對災民的態度,那也不對。蔡大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經過宣和帝授意的,而且處置方式也沒什麼不妥的地方。

不能放災民進城, 這是經過一眾大臣討論過的。墨珣之前與越國公也討論過這個事, 越國公的想法跟蔡大人差不多, 也是讚同的。更何況這次是因為有人生病,瞧不好了,要進城。那誰又知道是什麼病,會不會傳染?萬一真是疫病,蔡大人這麼鬆了口將人放放進城裡,那城裡的數萬百姓又怎麼辦?

“祖父且放寬心。”墨珣看越國公的表情,怎麼也不好當作視而不見,這就說了句不痛不癢的話。“蔡大人會處理好的。”

越國公眼神莫測地瞅了墨珣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質疑墨珣說的這句是廢話。

墨珣原是想笑,但今日出了事,他若是這麼笑出來恐怕越國公還會覺得他沒心沒肺。而且,越國公昨天才剛跟自己說了“不要攬事”,墨珣若是今天再拿這個話說給越國公,那他必定會當自己早上不欲與他們出城是在賭氣了。

如此想來,墨珣倒也不好再就此事繼續說些什麼了。

越國公本來看墨珣好像還有話沒說,這就等了一會兒,然而卻是什麼都沒等到。“你沒什麼彆的想法?”

墨珣瞧了越國公一眼,見他是真的想聽,便也認真想了想。“夫人,今日說孩子生病的那幾個夫郎可是前幾日來問你進城做工的那幾個?”

林醉搖搖頭,“我記不太清了。”隻是一麵之緣罷了,而且每個人都蓬頭垢麵的,他確實不大認得。若是那些人隔日還來問倒也罷了,可是隻頭一天問,之後便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每日來排隊取粥的災民有那麼多,也不是人人都會開口跟他說話的。

林醉剛說話,頓覺懊惱起來。聽墨珣的意思,想來這兩件事是有關聯的,可偏偏自己卻記不清……

墨珣聞言,隻是點點頭,這就微微朝著林醉笑了一下,讓他不要胡思亂想。

“我其實覺得這件事應該等蔡大人差清楚之後再下定論。”否則他們現在一點證據都沒有,說什麼都不過是瞎猜。

墨珣心裡有些懷疑,今天主動挑事的漢子怕就是之前使人來問林醉,想要進城做活的那幾個。但他卻也不好這麼說出來,畢竟林醉已經不記得了。

就算讓墨珣推測出了真相那又如何?這件事又不歸他管。

不過今日這事,倒也讓墨珣不再那麼擔心了——原先事情一直隱在水下,隻有墨珣他們幾個在操心。今日總算浮出了水麵,那操心的人多了,解決的辦法自然也就多了了。

墨珣看這幾天宣和帝上朝時的反應,再加上還出動提及休沐的事,想來災區的洪水已經在退了。而四位王爺一到地方上就開始查賬,應該也已經有了眉目了。

越國公顯然沒有墨珣這麼樂觀,但他昨天才剛剛同墨珣說了那麼長的話,今天竟然拿不出彆的話來反駁墨珣。

趙澤林昨晚倒也問了越國公究竟跟墨珣說了什麼,所以今天聽到墨珣這麼勸越國公,倒也覺得墨珣說的有理。“你就彆煩了,如果事情真的那麼嚴重,京中早就戒嚴了。”

墨珣點點頭,越國公他們後來聽了蔡大人的話回了京,自然不知道後頭發生了什麼事,說不定蔡大人已經將災民勸住了呢。

安神湯送上來之後,趙澤林他們三個哥兒一人用了一碗。差不多到了用午飯的時候,他們一行便一同移步到飯廳去了。

大概是剛才說了好多話的原因,在飯桌上越國公就沒再開口了。

墨珣瞧著大家的胃口都並不是很好,隻以為是他們今日受了驚嚇,飯前又喝了湯這才吃得不多,也並未多想。

用過午飯之後,墨珣便跟倫沄嵐到了馥蘭院。倫沄嵐看起來神情懨懨,不知是瞧見了什麼。

剛才墨珣在與越國公說話的時候,倫沄嵐似乎也一直在走神。

“爹怎麼了?可是今日被嚇到了?”

倫沄嵐見墨珣擔心,立刻擠了個笑臉出來,“沒有,就是覺得挺好的糧食,平白給糟蹋了。”

墨珣點點頭。所以他才覺得並不是災民想鬨事,隻是有人煽動罷了。

“爹爹不要想太多,待會兒睡一覺就好了。”墨珣也不知道該怎麼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今天沒有在場,沒有親眼瞧見沒,以至於這說出來的話也隻是這麼不痛不癢的。

倫沄嵐當然不想兒子擔心,這就讓他趕緊回棲桐院去看看林醉怎麼樣了。

等墨珣回到棲桐院,林醉還站在院子裡不知在想些什麼。直到墨珣靠近,林醉都沒有察覺到。

“想什麼這麼出神?”

“……!”

“嚇到你了?”墨珣看林醉猛地回神,隻以為自己把他嚇得不輕。

“沒有。”

墨珣朝林醉伸出了手,“彆逞強。”

“我沒有。”林醉十分自然地牽上了墨珣的手。

今天他其實並沒有親眼見到有人被打死,隻是聽到了人群之中的喊聲罷了。而林醉本身又不是愛湊熱鬨的人,聽到聲響,避都來不及,又怎麼會湊上前去瞧?不過,後來災民騷動起來,蔡大人下令關城門,而所有人推搡起來,倒是真把他嚇了一跳。

“真沒有?”墨珣稍稍想了一下,無論是林醉被山賊擄走,還是被熊追,似乎看起來都挺鎮定的。

隻是,麵上鎮定卻不代表心裡不怕。

林醉快走兩步,走到墨珣身邊,這就小聲說道:“隻有一點點。”

“嗯,我又不會笑你。”

林醉總算是體會到越國公跟墨珣說話時的那種無力感了。

不過,他卻也不想再跟墨珣談這個了,隻是親昵地挨到墨珣身邊,問起了墨珣今天的事做完了沒有。

墨珣覺得林醉今天的反應有些古怪,卻也隻當他是被嚇著了,這才對自己表現得多有依賴。

墨珣今天本來也沒什麼事,這就讓洛池送林醉回屋去休息。林醉雖然嘴上沒有拒絕,但眼睛卻是定定地盯著墨珣看。

洛池自然不會催促林醉,這就十分安靜地等著兩人。

“我陪夫人午睡?”墨珣從林醉的眼神裡好像是瞧出了這麼個意思。

“那就……有勞夫君了。”

林醉得了墨珣的話,這就滿意地才轉了身,拉著墨珣的手往歇室去了。

墨珣被林醉的反應鬨得不明就裡。林醉這麼突然的依賴讓墨珣有些始料未及,甚至差點沒能接上。

墨珣讓林醉這麼拉著,也很快反應過來,這就握緊林醉的手,低聲問道:“夫人今日這是怎麼了?嚇壞了?”

林醉聽到墨珣這麼問,隻覺得心中尷尬非常,卻又不知該怎麼回答。

墨珣等了等,當真沒有等到林醉的回應,隻側過頭去看林醉的反應。

林醉覺察到墨珣的視線,很快彆開眼,“我困了。”

“嗯,那先睡吧。”

林醉見墨珣是我真的被自己糊弄過去,不再追問,頓時鬆了口氣。

他今日在城外,聽了昌平郡君的話,不知怎麼就格外想見墨珣。

回了府,見到了人,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剛才確實有些慌了,可是見到墨珣的時候卻是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災民在懷陽城門在鬨事的事很快就傳到了宣和帝的耳朵了,而下午宣和帝便命人將三公和懷陽府尹全都請進宮中商量對策。

墨珣與越國公兩人都沒有進宮,但卻也聽到了傳聞。

等到翌日上朝,墨珣在太和殿外聽到宣和帝親口透露出四位皇子在地方上查出不實款項數額多達十一億兩,而且災區的雨水已經停了,眼見著洪水也要退了。

繞是墨珣心中早有準備,也被這個查出的貪汙金額驚了一下。宣和帝統共往地方上撥款十九億,居然就有人硬生生貪了十一億去……

宣和帝此言一出,殿內的大臣們立刻開始議論紛紛,顯然也是被這數額嚇得不輕。

“皇上,王爺可有將涉案人員名單一並呈交上來?”錢丞相這就站了出來。

“是有名冊。”

按理說,宣和帝應該會被這些貪官氣得在將王爺們遞上來的奏折都甩在大殿之上。然而今次,宣和帝的語氣卻顯得格外地平靜。

墨珣一時也抓不準宣和帝的心思,但四位王爺能揪出貪官,不論怎麼說都是大功一件。而且,朝廷財政吃緊,十一億兩若能完全追回,那麼災後的重建工作也能更好地開展了。

錢丞相聽到宣和帝這麼說,隻以為宣和帝是還沒有收到名冊。

宣和帝將這名冊直接就放在了龍椅的軟墊下頭,錢丞相問完了之後他就伸手將名冊掏了出來,“來,念念。”

宣和帝雖然將名冊遞給了齊公公,但話卻是對柱下禦使說的。

“萊州副都統,陳浣青,貪汙銀兩共計六千五百九十三萬三千三百五十六兩。萊州巡撫,林海森,貪汙銀兩共計……”

等到柱下禦史將這本薄薄的名冊念完,宣和帝就笑起來了,“一個人就要貪了一個富庶州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挺厲害啊!”

墨珣在殿外聽了這麼一長串名單,又聽到宣和帝這麼輕描淡寫的話,總覺得他這麼平靜的表麵下似乎隱藏著驚濤駭浪。

滿朝文武又不是傻,當然知道這件事宣和帝絕對高興不起來,這看似“誇獎”的話實則與催命符無異。

“這名單上大多數人已經被關押起來了。”宣和帝見沒人回應,這就自顧自地往下說。“然而卻還有人畏罪潛逃。”

“貪汙銀兩超過一萬兩以上者,斬首示眾;超過五萬兩以上者,涉案官員家眷集體受罰,漢子發遣邊疆充當苦力,哥兒則充作官奴;涉案金額不足一萬兩者,示情節輕重,發配邊疆或者革職查辦吧。”

“皇上聖明。”

“不過……這錢隻是從他們家裡抄出來的,恐怕還有不少被他們藏在外頭。”其實這個名冊的統計多有不實,畢竟從家裡抄出來的,也不見得全是貪的這一回的災銀。然而,貪汙就是貪汙,不管貪的是哪一次,都得受到懲罰!

“皇上所言極是!”

宣和帝當真平靜極了,這就開始說起他要順藤摸瓜,將貪官汙吏一並揪出。

“這件事就交給禦史台去辦。”

“臣遵旨。”禦史丞這就站了出來。

“如果不是這次,朕尚且不知原來百姓的父母官竟是這樣為人父母的。”宣和帝說著說著竟自己笑了起來,“這些人,隻一次就貪汙了國家整整三年的財政收入。比朕都有錢……”

“這些人是瘋了嗎?!”宣和帝原先還平靜的語氣頃刻間就變了,“剛才那份名單,幾乎整個萊州的官員全部落馬!沒有一個不貪!朕第一次派到地方上的那些官員,無論是工部出去的,翰林院出去的,還是禦史台出去的……怎麼都沒人給朕寫奏折?!”

宣和帝此時雖然說的是那些被派出去的京官,但卻以那些人的作為來質問起在場的一眾官員。

“查,繼續給朕查!”宣和帝壓根就不信被他派到災區去的第一批京官有多乾淨。這麼說著,他又掃視了底下站著的這一批官員。

然而,朝臣們聽到了宣和帝這樣一番話,自然隻能高呼“皇上聖明”。

之後,宣和帝冷哼一聲,又說起了災區目前的災情。

自從防洪工程決堤潰裂之後,朝廷已經組織大批災民撤離。而四位王爺遞上來的奏折中寫到:現在災區的雨勢已停,想來不出十日洪水便回退去。

宣和帝的“罪己詔”,正是要卡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發布出去。

除了“罪己詔”之外,宣和帝還命人往城外張貼告示,隻說是洪水已退,現希望災民能夠返回故裡。不過這樣不痛不癢的一句話自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宣和帝又說,朝廷將按照戶籍上報送的人數,給災區的每個百姓以一兩的補貼。而已故百姓則發放棺木錢,以安葬亡民;災區停征一年,停免災區稅收;發放穀米和種子,以供災民來年開春播種……

宣和帝所說的這些舉措大都是沿用舊製,隻不過在舊製的基礎上又多加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查貪官,查出了十一億兩。本來已經空虛的國庫忽然之間就豐盈起來,宣和帝大手一揮,就將賑恤定下了。

減免賦稅的事說完,宣和帝才說到了昨日懷陽城外災民鬨事的事。

昨天事情一發生,懷陽府尹就下令關閉城門,而後自己進宮向宣和帝稟報自己掌握到的情況。後來宣和帝急召三公入宮商討對策,這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個時辰。

“此次災民鬨事,朕已從懷陽府尹處了解到情況,係有心人惡意引導。朕昨日已經下令,此事由懷陽府尹全權負責此事,而各軍參領從旁協助。若在災民之中,發現有人肆意散布謠言,汙蔑朝廷,煽動災民造反的,一律殺無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